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教师语言的语用功能

浅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教师语言的语用功能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教师语言的语用功能

【论文关键词】教师 教学语言 言语行为理论 语用功能

【论文摘要】:文章先借助语料库研究教师语言的形式和特征,再以言语行为等理论为,分析教师语言的语言形式和语用功能,然后提出其对教学的启示,帮助教师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语言,使教学事半功倍,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引言

所谓教师语言,是指教师职业的语言,是指教师在育人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的总称,包括教师所使用的口头语和书面语,课堂上语言和课堂下语言,以及在其他育人活动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可以说教师语言是指教师对学生实施素质整个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的总称。正如Nunan(1991)所说的那样,在外语和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两者都至为关键,这不仅因为教学内容要通过完美的教师话语才能得到有效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因为教师语言本身起着对目的语的使用的示范作用,是学生语言输人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教师语言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比如,除了Ntman所说的示范性功能外,教师还使用语言组织教学、实施教学、教学,从而激发师生互动,体现了教师语言的交际功能;作为教师语言一部分的教学语言,所负载的知识信息、信息以及其使用方式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品格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这里体现了教师语言的教育功能。fz)因此,本文侧重研究教师语言中的教学语言,借助语料库揭示其形式特征与规律,再以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其语用功能,希望可以帮助教师规范自己的语言行为,更好地服务外语教学。

二、关于教学语言的类型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组织和从事教学所使用的语言。可以粗略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跟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教学话语;另一类是跟教学内容无关,但起着组织与引导教学作用的英语课堂用语。本文根据教学语言所起的功能与作用,再具体分为:课堂组织用语、讲授用语以及反馈用语三种。课堂组织用语是教学语言中最基本的一类,因为无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都必须有组织课堂活动的语言输人形式,如:问候、分小组、布置任务等,包括问候语和指令语。其中,指令语起教学作用、过渡作用、管理作用;讲授用语是教学语言的主干,是教学中应用最广的讲授法的语言表现形式,在教学实践中,讲授用语往往贯穿在课堂全局,包括讲解语和提问语;反馈用语是教师对学生活动参与进行评价和褒贬的反馈信息,从功能上分为肯定反馈与否定反馈两类。

三、关于言语行为理论

由此可见,完整的言语行为理论应该包括Austin和Searle两人关于言语行为的理论。其实质是:人类的语言具有交际的自然功能;人类学语言和用语言,不是为了别的什么目的,而是为了用语言更好地做事。我们每说一句话就意味着对别人实施一个行为,因此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语言观,有助于我们对言语交际的实质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参与交际和成功交际。

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论框架,尝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作出描写和解释,同时验证言语行为理论的解释力。

四、教师语言形式与特征及其语用功能分析

(一)课堂组织用语

1.问候语

问候与寒暄是教师每节课都要使用的课堂用语。在本语料中,问候语共有28例,教师们采用最多的是“Goodmoming/afternoon"这种典型的教师语言来问候学生,同时引导学生进人课堂、集中精神、准备上课。有14例,占了总数的一半。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这种简单的问候语在特定的课堂语言中,包括了三种言语行为。当教师们说出"Good momi呵afternoon"时,首先完成了言内行为,即:向学生问好,达到交际意图;同时完成了言外行为,即:通过与学生问候,建立课堂秩序,引人课堂教学,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此外还完成了言后行为,即:通过与学生问候,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培养学生良好的礼貌习惯。

即便如此,这种问候方式却显得有点单调、例行公事,不能很好地创造良好的交际气氛,因而经常收不到预期的言后行为结果。因此,在教师们的问候语中出现了另外一寸件寺点—利用语境和情境进行师生交流,共8例,如:How二you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How~youweekend? 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Were you busy studying?What did you do? It' s really nice to see you back from the longholiday.等等。这种利用环境、天气、节似日、学生活动等为话题进行师生交流的问候形式可以巧妙地启动教学,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话语贴近他们,使他们有交流的空间,对引发的话题有话可说、有话想说,那样便能自然地进人学习状态。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使用利用语境和情境进行师生交流的形式进行问候,让学生有更多的交流欲望与空间,使言后行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指令语

此外,指令语常常以祈使句的形式表达一因为祈使句具有简明扼要、果断有力的特征,教师为了让学生去做某事或完成某个任务,往往使用祈使句来达到目的、从表2得知教师在发布课堂指令时所使用的祈使句占总指令语数的75%将近八成。虽然使用祈使句可以迅速地让学生明白该做什么,该完成什么任务,也可以树立教师的威信,但是它也会引起学生紧张,从而影响他们执行指令的效果。因此,教师也会根据不同的言语和不同的学生,采用“Let' s”句,或采用语气较委婉如“would yow ……,couldyou. .”等的“请求”式疑问句发布指令,以缓解学生执行指令时的心理压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但此种以言行事的方式只占总指令语数的12%a,还不到一成半,没有被教师广泛使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被问者情况决定使用何种语言形式来发布指令,更有效地达到既清楚明了地让学生去做事又照顾到学生心理的效果。

(二)讲授用语

1.讲解语

2.提问语

提问是一种典型的教师课堂话语,起到引发话语、提起话题的作用。提问语按问题形式分,可分为特殊疑问句提问、一般疑问句提问、选择疑问句提问和陈述句提问;按回答形式分,可分为限答式提问—封闭的、限定答案的提问,以及非限答式提问—开放的、允许有不同答案的提问。在本语料中,如表4显示,提问语共有604例,在问题形式中,最明显的特点是有超过四成是用特殊疑问句提问,有将近三成是用陈述句提问;而在回答形式中,有将近七成属于限答式提问,只有大约三成属于非限答式提问。

(三)反债用语

在课堂上,教师往往要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做出适当的评价与反馈。教师使用的评价反馈语一般可以分为肯定反馈与否定反馈两种

从表6可以看出,教师在使用反馈语的时候,绝大多数是使用肯定反馈,只有6%是否定的反馈。在肯定反馈的语言形式中,如表7所示,出现频数最高的是“ye翻yes”,其次是“ok,good/very good/well done/not bad”等形式;在否定反馈的语言形式中,直接说出正确表达来纠错的形式出现频数最高,其次是“sorry, down' t matter, never mind”等语气比较委婉的形式,而直接伤害学生的语言形式几乎没有出现。

以上结果,从言语理论的角度来看,反馈语本身体现其言内行为;对学生回答和表现的赞赏或批评、纠正体现其言外行为;而其言后行为则体现在不同的反馈语传达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态度,对学生引起不同的影响。肯定反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否定反馈往往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导致学习兴趣下降,甚至以沉默来拒绝回答或参与课堂活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多采用肯定反馈,肯定学生的成果,给予他们继续努力的信心。而在使用否定反馈时应尽量采用委婉的表达方式,不直接打击、伤害学生勇于尝试的信心与劲头。

五、结束语

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对学生有着示范的作用,教师话语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当以言语行为理论为,使用更加准确、精练、合适的语言进行授课,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用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教师教学语言的语用功能,旨在帮助教师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语言,增强职业语言意识,提高职业语言运用能力,使教学事半功倍,更有效地为进行育人服务。由于本文使用的语料容量有限,出来的教学语言规律与形式仅供参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话说我班小捣蛋
我的小伙伴
旭东给王波的信
我们班的“能手”
未来的舞蹈家
我的好朋友——雅琳
我的新同桌
超级像女生的男子汉
孟雯月变了
朋友如花
我们班的女生
友谊
回来吧,我的好朋友
校园人物秀
我的同桌
关于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现状及意义
关于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探究
浅析影响青少年思想品行的重要因素
关于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简论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试论高校课堂教学公平的思考
试析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试析在大学生群体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五心”服务
关于应用型大学学生学业管理探究
试析高校毕业班学生的安全现状与对策
试析河南城建学院特色专业建设探讨
关于新时期高校科学化“导生制”管理模式运行探析
浅析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课堂文化冲突的反思
关于高校思政课引入大学生表达思想观念的探讨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及评析
平等对话,让阅读教学同构共筑──《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
《灯光》课文提示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反思
《灯光》写作特点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后记
长文短教──《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后记
读课文 学照应──《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谈
《灯光》词语解释
《灯光》句子解析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后记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后记
质疑 设疑 释疑──《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谈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及评析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