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文化意识水平及提高方法

浅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文化意识水平及提高方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文化意识水平及提高方法

【论文关键词】 教学 意识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重视语言知识学习而忽视了对讲英语国家的文化的了解的现状及原因,介绍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提出了学习和使用一门,必须同时学习和适应这门外语所赖以存在的文化以及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意识的建议。

1.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中国与世界各国日益频繁的交流,英语作为当今社会的主流语言,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国家和社会对学生的英语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即使是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许多院校或用人单位也硬性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才能获得学位证书或予以聘用。在此大形势下,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英语的重视力度大有提升,许多学生在大学的三四年里,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在英语学习上,而从过级证书上来看,收获也颇丰。到毕业时,一般的大学生手里都握着一本(四级)或两本(四级,六级)甚至更多(BEC,雅思,托福)的英语等级证书。从学生的过级率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掌握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句子结构和行文造句方面己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有的甚至与英语专业的学生水平也不相上下。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一方面是学习英语的人群越来越庞大,学习热情越来越高涨,另一方面却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实际中使用英语的能力并没有很大改善,高分低能、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于非英语专业学生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语言学家和英语工作者出两点原因:一是以往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中只重视了对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而轻视了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点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已经得到重视并改善“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而许多院校也都相继增加了大学英语的听力内容和开设了口语课。二是注重了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读、写、译几项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而放松甚至是完全忽略了对该语言文化的。导致的结果就是即使我们的学生都有较为牢固的语言,语音和语法基础,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常常是能够听懂或认识所要听的或表达的所有单词,但是因为大至社会文化、历史、制度、宗教、习俗等方面,小至对某一单词的背景、感情色彩等方面知识的缺乏,所以往往是能够听出每个单词,却不能较好的理解整句话的意思;如许多学生听到英国人说“let's go Dutch”时感到不解,以为是邀请对方去荷兰。实际上它的意思是指一种以费用自付方式进行的活动,即我们常说的AA制。而”go Dutch”的来由应追溯到17世纪,当时英国和荷兰是两个互相对立的帝国,因此在当时的英语词汇中就出现了很多贬低荷兰人的词语,"go Dutch”就是英国人对他们认为节俭成风的荷兰译名的讽刺。可见语言蕴涵着历史信息,了解该国历史可以更好的理解该语言。还有一些非英语专业人士虽然能够语音清晰语法恰当的叙述每一句话,但是却不能使外国人正确理解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或是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而导致误解。例如一位中国青年陪美国客人吃饭,当他们饱尝了中国的美味菜肴之后,中国青年问:”What staple food would you like?”意思是说:“您想吃点什么主食?’,这位中国青年的英语从语音到语法几乎无可挑剔,可是却令美国人迷惑不解,因为美国人通常把一餐中吃得最多的事物称为主食,而他们刚才己经吃了很多以肉为主的菜肴,所以对这位青年的问题让他感到莫名其妙。而中国人则无论吃了多少菜,却总是把米饭、面食作为主食。如果不了解这一文化差异,即使掌握了正确的词汇和语法,在交际中也会出错。

2.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综上所述,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任何语言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长的社会文化。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Sapir)曾经说过:‘。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性,即文化个性,不同的文化氛围自然会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而这种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因此,学习外语实际上是一个既学这门语言,又学这门语言所蕴涵的文化的过程。而语言同时是文化中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它是整个文化的基础,是文化的现实载体。正是通过语言,文化才得以保存和继承。语言直接反映一种文化的现实。因此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离不开语言。

人们要运用语言实现成功的交际,除了要正确地使用一种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外,对这个民族的生活习性、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趣味等也要学习。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交际者没有清晰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或者对另一方的语言文化不甚了解,一方面会导致在交际中对隐含文化内涵的语言现象理解不准确,不深刻,甚至误解;而当在运用这种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往往运用自己的文化规约去理解对方的话语,或无意识地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另一方。其结果就是使交流受阻,影响沟通合作。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除了要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外,更要进行相关的文化教学,提高他们对目的语国家文化意识,以克服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交际障碍。

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能力落后于语言能力的原因

与英语专业学生对比(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与社会文化能力发展相对较平衡),我们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能力明显落后于其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说,即使学生已经有相当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但是还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常常不能用英语灵活、得体和有效地表达思想、进行交际。导致这种结果的具体原因为何呢?

3.1与专业的教学不同,目前大学中尚未足够重视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教学。无论从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选用还是在课堂教学中,通常只满足学生关于发音、语法、词汇以及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知识需求。但是要把当做一种交际工具,渗透于世界范围的各种场合,上述这种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3.2一直以来应试的影响使许多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因此,在日常学习中只重视学习要考试的内容,而轻视或忽视非考内容。而目前的大学英语考试中所涉及的文化考点极少,学生也就自然而然不学它了。

3.3许多在校生尚未意识到非语言交际手段在实际交际中的重要性,认为只要牢固掌握好语言、语音、语法、词汇就能听懂和讲出漂亮英语。

3.4已经意识到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交际的密切关系的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引导,在提高自身跨文化能力方面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3.5在许多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与外籍人士或外籍教师接触机会甚少,即使在口语课堂上,教师也是中国教师。这不仅淡化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气氛.而且使学生失去了很多了解外国人和生活的机会。

4.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意识的建议

4.1在制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时,注意使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作为一个有机体结合起来。教学大纲和教材是学生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充分吸收文化知识最强有力的保证。

4.2改革现行的英语等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可适当参照英语专业的专四和专八考试的命题形式,在考试内容中加人少量的外国文化知识测试。同时,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四、六级考试词汇有文化内涵的应在词汇表中注明其文化内涵。

4.3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文化知识包罗万象,大到、、、、文艺、宗教等;小到日常用语、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都蕴涵着大量的文化知识。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肩负着文化中介的重担,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双文化修养,培养双文化的理解力、识别力、鉴赏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准确、生动的传授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克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语言理解与运用障碍。

4.4教师要抓紧时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首先,在讲解词汇时除了讲清楚该词汇的基本意义及用法外,若该词汇还含有关于文化内涵的附加意义,也应顺便向学生介绍一下。例如,在遇到词汇"floor"时,应告知学生,英美两国关于楼层的表示方法不一样。美国和中国说法一样,而英国则把二楼叫作first floor,把一楼叫作“groundfloor".其次,在讲解课文或对话时,教师也应将与本章主题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人们的价值观念等加以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更好地感受文章所传输的内容,必要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图片、幻灯片、、等直观道具讲解外国文化,如在介绍外国人的居住时,播放几张图片就一目了然。

4.5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些外国作品,教师可推荐几本外国文学著作供阅读,然后偶尔抽时间在课堂上对作品里面的部分文化现象进行讨论。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的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最生动、最丰富的。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采取对话、表演、竞赛、唱歌、做游戏、看电影、开Party,背诵小诗、学习成语等方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词汇量、并使学生了解到学习英语不能用生搬硬套。

4.6尽量创造条件让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多接触外教,和讲这种语言的本族人接触可以大大缩小对该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同时还可以学到很多生动的,贴近生活的东西,这都是别的方式所不能代替的。

5.结语

总之,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减少语用错误,就要在传授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利用各种途径渗透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中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My mother(我的母亲)
colors of seasons(颜色的季节)
rn from Steven Spielberg(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我的暑假
开幕式大猜想
志愿者要做的事情
excellent teacher(优秀的老师)
无烟奥运(non-smoking Olympic)
in travel and air travel(航空旅行)
my big family(我的大家庭)
我的暑假
auto fan’s dream(汽车爱好者的梦想)
奥运会志愿者
给灾区的中学生一封信
love environment(爱护环境)
安全事故监理无力承担责任
分包有界限,施工单位须划清界限
3D3S相关资料汇总
工程从进场到竣工 资料报验的一般程序
工程审计就是付款的前提吗
项目部安全生产月工作总结
冷桥现象讨论
厂房新建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鲁班造价软件相关资料汇总
签订施工合同谈判的依据是什麽
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分析
钢筋工程技术讨论之梁的腰筋
理正软件相关资料汇总
2011建筑认识实习报告
写字楼地毯选择
《难忘的泼水节》 范文习作
《难忘的泼水节》 相关介绍
《日月潭》随堂练习 巩固篇
《日月潭》 整体阅读感知
《难忘的泼水节》 考点练兵2
《难忘的泼水节》 趣闻故事
《日月潭》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难忘的泼水节》 知识点精析
《难忘的泼水节》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日月潭》 重点问题探究
《日月潭》 知识点精析
《难忘的泼水节》 重点问题探究
《难忘的泼水节》随堂练习 巩固篇
《难忘的泼水节》 整体阅读感知
《难忘的泼水节》 考点练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