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军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问题的研究

浅谈军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问题的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军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问题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教学 学习 交流

论文摘要: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出发,阐明了所有语言的学习都是文化学习。着重分析了文化教学在军校大学教学中的现状,进而提出随着全球知识时代的到来及我军对外交流合作的不断加强,培养军校学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成为新时期军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在军校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加强学员对目标语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学员良好的综合文化素养,全面提高学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一、语言与文化教学

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所有的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儿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在习得该民族的文化。所以,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Agar创造了“”这一术语,强调语言文化的不可分割性。他认为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任何研究都不能将两者孤立起来,否则两个概念都会被扭曲。Heath指出:“所有的语言学习都是文化学习。”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语言是“文化知识得以交流、协商、论证乃至变迁的象征性媒介”,而“以文化为基础的社会活动、社会及社会行为则是语言传授及学习过程中最强有力的影响因素”。

学校、社会群体及家庭工作场所对二语习得者的交际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为它们构建和塑造学习者的交际常规及交际方法。作为大学本科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是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对英语文化的认识与学习过程中,获得一种新的文化视野。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应将语言分析和文化比较相结合,不断增强学员对文化差异的比较,从而拓展国际视野。要让学员认识到不同的语言不仅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在交际规则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如果对某些状况下所折射的文化全然不知,忽视它们的差异,那么其交流一定会受到阻碍。语言与文化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语言交流中文化的重要地位,目标文化的传递、目标文化的学习是学员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基础。语言的交流实际是文化的交流,语言学习本质上是一个文化学习的过程,不应将文化退变为语言学习的背景,是文化让语言的交流成为可能[#]。所以,教学不是纯语言教学,更是一种文化教学。外语教育涉及外国文化教育。语言教育离不开文化教育,文化知识对于成功的语言学习非常必要。因此,教语言必须教文化。

二、文化教学在军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

目前,在军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学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不容乐观,文化意识较淡薄。学员不能用英语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来理解、运用英语,同时也缺乏对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礼节常识的了解。其主要原因是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还没有完全真正地重视语言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学习与实践严重脱节。当前,对大学英语四、六级和各类等级考试过度重视的这种考试体制也误导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和学习者的学习方向。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员,习惯被动接受式的教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由于军校比较严格,学员自主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加之学员的积极主动性不够,他们很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而是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背单词、短语、句型和大量做模拟题上,学员文化意识薄弱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文化的认知过程。英语教学界已经开始关注文化意识与文化教学,军校教员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意识到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应试教育依然占着上风,教员们在文化教学的实践中感到力不从心,课堂上往往偏重语言知识的教学,从而忽视了文化教学。有的教员把英语当作一门知识课来教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只顾讲解语言点或语法,对文化教学视而不见,把语言与文化人为地隔开。这些做法与目前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格格不人的。著名语言学家Brown认为语言学习者失败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没能把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由于学员自己没有足够注重目标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导致文化品位、情趣不高。大多员毕业以后要到基层去任职,于是便认为英语使用的机会很少,且与将来从事的工作关系不大,因而文化学习的动机强度不够。而且,军校对学员的军事素质和思想素质要求较高,业余时间军事训练、公差勤务和学习时间较多,学员能够个人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少,学员投人到目标文化学习的时间更少。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英语教员自身的文化素养不够,教学观念陈旧,投入到文化学习的时间与精力不足。在实施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没有让学员在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中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洞察力,没有让学员多层次、多渠道地了解跨文化知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比中国文化和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够,导致学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不强,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交际规则、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语言教学不能脱离文化教学而独立存在,既然外语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那么文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文化教学是当代革命军人的发展基础

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知识和风俗习惯,有助于学习者进一步了解该族语言并用其进行沟通和交流,增强语言学习能力,提高语言综合文化素养。大学英语教学就应当注重文化教学。在培养学员正确运用目标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不同文化间的互相了解并非易事,其交流常常会遇到困难。因此,教员在课堂上除了教授语言知识外,适时、适度地导人相关的文化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中西文化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必然会造成多种语言现象的不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愈加密切,这必然涉及到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我们不得不和一些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外民族人们交流,了解文化差异和学习目标文化显得日益重要。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只有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识,才能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根据话题、场景和文化背景使用得体的语言,才能理解语言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才能更有效地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随着各国军队的交流越来越多,如中国海军远赴亚丁湾护航,中国军队与外军举行首次联合训练,为纪念中国海军成立60周年而邀请多国海军举行的友好交流活动,多国海军的高层研讨,多国舰艇海上阅兵式,舰艇专业交流,文化体育交流和海上舶板比赛等多项活动,都体现着我军对外交流的强烈愿望。社会迫切需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交官,军队更需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型军事人才。目前,英语是当今世界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英语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学好英语对实现上述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文化是语言的基础,学习英语这门语言的同时就应该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深层次的理解,用英语进行思维,理解在英语文化背景中生活的人,这样才能无障碍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员十分有必要使学员在掌握英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学习和适应英美文化,增强他们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有助于学员运用目标语言,拓宽知识面,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如何使大学英语教学迎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适应当代军队发展的需要,如何提高学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对大学英语教员和目前英语教学模式提出的新要求。

四、结束语

随着我军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作为沟通和交流的工具,语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不了解目标文化也就不能真正掌握该种语言。不了解其相关文化背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文化障碍,甚至造成文化冲突。文化教学必须在语言教学中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应当加大文化教学的力度,培养学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增强学员的文化敏感性和灵活运用各种交际手段的能力,从而使学员有能力在今后的对外交流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无论将来从事何种工作,学员的文化教育都应是一项基础性的、持之以恒的工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西游记》读后感
十字绣
快乐的童年
拼拼图
小水壶
梅花
读《白雪公主》有感
我的玩具史丁仔
练书法
找春天
做一个有梦想的人——读《不一样的卡梅拉》后感
难忘的一件事
摘草莓
看书
新学期的打算
设计自动钻孔的组合机床
PLC 机械手自动控制设计
高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轮胎压路机简支式后轮驱动装置结构设计(II)
计算机应用课堂教学的优化路径
基于Gene8310的嵌入式家庭服务机器人
计算机选修课程特点与问题探究
计算机网络化教学实施过程
论交易信用的商法维护(1)论文
中世纪商法的形成及背景分析(1)论文
计算机在化工中的运用课程系统建构
论商法的发展与信用机制建设(1)论文
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异常故障的诊断和处理
谈企业成功实施信息系统软件外包的关键因素
浅论商法的商业保护原则(1)论文
《掌声》写作借鉴
《掌声》教学案例与反思
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掌声》教学实录及点评
爱是人类最好的语言──《掌声》教学案例
《掌声》教学反思
深入挖掘文本──《掌声》教学反思
《掌声》和孩子们
整合学习方式 实现三维目标──《掌声》教学有感
《掌声》案例分析
《掌声》教后记
语言与情感共生文心与人心交融──《掌声》精读教学片段及教后反思
《掌声》教学反思
《掌声》的评课稿
让语文课堂充满和煦的人文之光──《掌声》一课教学感悟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掌声》教学片段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