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语境构建中人称指示语选择的语用移情与离情

关于语境构建中人称指示语选择的语用移情与离情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语境构建中人称指示语选择的语用移情与离情

[论文关键词]语境构建 顺应理论 人称指示语 语用移情与离情

[论文摘要]人们进行交际,目的是要达到一定语境下的语用功能,而语境是可以按照表达者的意图来构建的。同时构建语境可以为各种语境策略的实施提供更为广阔的使用空间。指示语便是一种语境策略,是和语境关系最明显、最直接的反映。本文以互动交际中人称指示语为对象,探讨其使用和理解的语境依赖性。文中重点在Versehueren提出的顺应论的基础上研究语用移情,并提出“语用离情”的概念,意在突出它们的人际交往功能,以使人们更好解和准确地运用人称指示语,使得人类言语交际得以和谐地进行。

言语交际的过程是交际双方共同构建语境的过程,交际者在言语行为中应该积极主动地选择语境。成功的交际有赖于交际主体根据语言语境的变化和语言信息传递的需要,进行语言形式的不断选择和调整,这是语境制约下的适应和顺应。在Verschueren的语用学框架中,“顺应理论”(thethe.oryofadaptation)是整个理论建构的核心参照点。这为诠释和理解语用学又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指示语(deixis)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涉及语言结构和语境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语言和语境之间关系最明显、最直接的语言反映。

由于人称指示语(persondeixis)涉及交际双方的人称与因素、社会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常常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行为和现象的移情,对交际行为人实现交际意图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依据顺应理论,借助英汉会话和访谈中的一些对话,对移情和与之相对的离情在语境构建中的使用进行一定的语用学讨论,意在凸显它们在人际交往中的情感顺应和人际关系调节,说明言语交际中词语的选择是人际关系适应和顺应的过程。

一、人称指示语的顺应性

(一)顺应理论

Verschueren在其著作UnderstandingPragmatlcs中,根据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以及皮亚杰的心理论和韩礼德的功能语用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理解语用学。他认为语用学是对语言的一种综观,是从认知的、社会的和的综合角度,综观语言现象及其运用的行为方式。语用学不在于利用语言资源,而在于提供语用视角,在于以语用为切入点来观察各个语言层面上的语用问题。这种综观也便成了顺应理论最根本的思想。

使用语言是一个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1inguisticchoices)的过程“,这种选择涉及语境、语言结构等方面,而这一过程的顺利实现依赖于语言的顺应性(adaptability)。语言的顺应性就是语言使用者从语言所提供的可选项目的范围内做出协商性的选择和灵活变通,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l。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言语双方都自觉不自觉地创造和改变语境,使得语境朝着有利于双方交际的方向发展。其中心理因素是制约说话人实施言语行为的重要语境变量,这预示着交际中必然出现体现交际主体情感、心理等语言结构和话语,以实现情感趋同(convergence)或趋异(divergence)。这也为诠释交际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移情和离情提供了重要理据。

(一人称指示语的顺应性

人称指示是指在一个言语实践中用特定的词语来表示参加者承担的角色,是对编码语言与活动中的参与者或相关角色的符号指称J。人称指示主要由人称代词来表示,有时也用人名来表示。Verschueren的语用综观和顺应论为人称指示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1)你要记住,望是学生,盔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2)neverknowtheworthofwatertillthewellisdry.

(3)Yqumayknowbyahandfulthewholesack.

(1)是老师学生时常说的一句话,“我们”其实指的是学生自身,不包括老师在内。但发话者采取了使用第一人称“我们”而不是“你”,目的是淡化自己高高在上的感觉,缩短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使听话者产生一种同类感易于接受发话者的权势和主体地位,如此就顺应了听话者希望交流双方互相平等,不存在权力高低差别的思想。

(2)是发话者为了表明这是个普遍真理,而不是个人的经验,采用第一人称复数,以用来指代包括发话人在内的所有人,如此顺应了人们的心理世界。

(3)是发话者为了避免过于强调自己的感受,就将这种想法扩大为大家的想法,将其表达为众多人的一种共识,这就顺应了人们的心理愿望。

二、视角(perspective)

(一)视角

在言语交往中,尤其是会话、访谈等口语互动,不仅存在着形式及策略的多向选择问题,还必然涉及说话人的视角选择问题,即说话人站在什么角度说话。比如说话人是直接异议还是采用比较缓和的语气;或在选择词语的时候,本应该使用人称代词“你”或“你们”的场合却使用了“我们”等等。视角体现了语言成分和语境之间的一种语用关系。视角的选择涉及语境因素,尤其是说话人对听话人、某事或某物等所赋予的态度、情感和立场等。也就是说视角可以体现说话人的情感倾向和认识倾向。情感倾向包括感情、语气、态度等,认识倾向则指交际主体的信念和知识。因此在交际中,说话人必然会把自己的视角在语言选择中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比如词语的选择、句法的选择、语序的选择等。

(二)视角与人称指示语

无论是在还是在的交际中,说话人都会通过一定的语言手段凸显自己的视角。如果视角选择在听话人一方,话语会显得客气礼貌,易于接受,从而实现和谐的人际交往;如果视角选择在说话人自己这一方,势必会降低接受程度,影响人际交往。这在人称指示语的选择中体现明显。

不同的人称指示语会采用不同的视角。语法上,第一人称指说话人,第二人称指听话人,第三人称指第三者。但是在实际交际中,人称指示语的选择并非如此简单。因为人称指示语在人际关系的表达中可以体现交际双方的距离和亲密程度。比如,第三人称指示语要比第二人称指示语体现的社会距离大,亲密程度自然就降低,尤其是汉语条件下的人称指示语。

(4)妈妈:学校老师又让家长去幼儿园,准是你儿子又干什么“好事”了!

爸爸(对儿子):儿子,怎么了?告诉爸爸,爸爸给你做主!

以上是父母因孩子是否在学校惹事而引起的对话。妈妈索性用“家长”来代替“咱们”,用“你儿子”代替“咱们的儿子”,表明一种责备的口气。爸爸则直称“儿子”而没用“你”,用“爸爸”来代表自己而没用“我”。爸爸不是纵容儿子、溺爱儿子,恰恰是为了让儿子相信自己,把实情告诉爸爸。如此就大大缩短了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说话者欲要达到的目的。

在交际中,我们经常采用“人称代词+称谓名字”(“你侄女”、“我们女儿”)来将所涉及的说话人、听话人或第三者联系起来,直接或间接体现彼此间的社交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称指示语的视角选择必然涉及人际关系的表达和顺应。就人际交往的目的而言,我们可以归纳出两类:缩短言语双方的心理距离,实现心理趋同,或体现双方的亲密程度,抑或体现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尊敬;拉大双方的心理距离,凸显心理趋异,或体现说话人的反感,制造心理空间。前者我们称之为是“语用移情”(pragmaticempathy)支配下的顺应,后者是“语用离情”(pragmaticde—empathy)支配下的顺应。语用移情和语用离情是人称指示语选择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构建语境的重要策略。

三、境构建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移情与离情

(一)移情与离情

“移情”,从概念上讲,是指情感的转移,即将内心的情绪、感受移人到他人或他物。移情研究始于,现在已超越美学,扩展到心、语言学、修辞学、跨文化交际学等领域。通俗地讲,移情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是人们内心世界相互碰撞、作用的能力。何自然(1991)从语用学的角度将移情界定为“言语交际双方情感相通,能设想和理解对方用意。”移情不同于同情,它是一种主动的情感投入,多体现为换位思考,而同情是一种被动的情感移入,是对他人遭遇的一种情感共鸣。与“移情”相对的是“离情”,两者都是交际主体对人际关系的顺应,区别在于移情体现的是交际双方的情感趋同,而离情体现的是双方的趋异。

(二)语用移情

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从对方的视角,或者从对方的物质、、情感需要出发看问题,替别人着想,满足对方的需求。本质上,移情就是要缩短言语双方的心理距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交际双方的情感趋同。这也就是使用中的语用移情。

语用移情在具体的言语交际中多体现为人称指示语的选择。按照语义规则,如果说话人单指自己,应该用“我”;如果单指听话人,应该用“你”或“你们”。在具体的言语行为中,却还存在着一些“异常”。从交际心的角度看,说话人在说话时应尽可能注意到听话人的心理感受,从而使听话人自觉地融入交际情境。使用“包括式”的指称方式常有利于建立情感相通、亲切融洽、更容易接受的交谈氛围。

(5)老师:同学们,下面我们开始上课。

(6)老师:我们现在是研究生,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写学术论文。

(7)主持人:面对日趋严重的全球变暖,盎盟应该做些什么呢?

(5)老师没有说“我开始上课”,而是“我们开始上课”,意在将学生带入课堂情境,暗示课堂是离不开是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的。这种将学生也包括在内的指称方式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有利于构建平等合作的课堂语境,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6)“我们”其实只是指示听话者,也就是学生,不包括老师,但现实交际中,这句话却十分常见,说话人(老师)从听话人的视角出发,将自己移到听话人(学生)一方,这种“移花接木”的指称方式,提高了所说话语的亲和力,更有说服力,更便于学生接受。(7)是主持人的一句开场语,用“我们”就把所有公民都包括在内,意在语呼吁大家保护,人人有责,达到了心理趋同的效果。

最容易出现语用移情的人称指示语是在父母对子女、长辈对晚辈的言谈中。

(8)妈妈对三岁的女儿说:“宝贝,咱们吃吧。”

(9)爸爸对儿子说:“儿子,咱不要玩具车了,咱要小人书吧。”

显然,要吃药的是女儿,妈妈为了哄女儿乖乖吃药,而用“咱们”,很好地考虑到了听话人的接受心理。爸爸想要儿子看书而不是玩玩具,就用第一人称来代替第二人称,拉近了与听话人的距离,更容易劝说听话人。

总之,以上人称指示语对语境构建的过程表明,语用移情是一种重要的构建策略,它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情感和心理趋同。

(三)语用离情

与语用移情相对的是语用离情。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离情功能主要是体现言语双方之间的情感距离,从而制造双方的社交距离。当类似人称指示语在一定语境中出现后,就能显现出说话人的情感、心理及态度,尤其是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那种排斥性,或者是对听话人不满意,从而疏远了人际关系。这也是顺应人际关系的需要,只不过其构建语境的效果与语用移情相反。在具体的语境构建也中经常出现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移情。

(10)妈妈(生气地,对即将上高三的女儿):“一个暑假你干嘛了?就这么聊天打发时间啊?补习班你不愿报,家教你不愿请,升了高三看你怎么办!”

女儿(很委屈地):“人家上了一个月的班,还整理了生物化学笔记。两个月的假期盔只玩了两个星期,还让不让活了!”

从妈妈与女儿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妈妈望女成风,所以希望女儿上高三了要好好学习了,能顺利考上大学。可是女儿觉得自己的压力已经很大,自己很累了,所以对妈妈的逼迫感到非常地不满和委屈。不仅话语的语气和表情体现得淋漓尽致,人称指示语“人家”、“人”的选择也恰到好处。按常规,女儿应该用“我”,但却选择了“人家”、“人”,从人际关系的角度看,显然表现了女儿对妈妈强烈不满,拉大了双方的和情感距离,是心理和情感的趋异。由此可见,语用离情也是构建语境的一种策略,它可以体现特定语境下言语双方的人际关系亲密程度。再如:下面是记者在地铁站采访一个乞讨的小女孩,该女孩被怀疑是受人指控乞讨。

(11)记者(微笑着):“小妹妹,想喝可乐吗?”

乞讨女:“想,阿姨。”(记者递过去一瓶可乐)

记者(指着旁边的大人):“他是你家谁啊?”

乞讨女:“不关人家的事,不告诉谁!”

为了顺利完成采访,获取相关信息并揭露事实真相,记者通过“小妹妹”、“你家”等词语的选择,意在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拉近与对方的心理距离;乞讨女回应了“阿姨”,这是语用移情获得的语境效果。但是当记者追问小女孩身边的男子是谁时,小女孩却表现出排他性,用“人家”代替“你”,体现了说话人小女孩对听话人记者之间的情感对立,这是语用离情取得的语境效果。可见,在具体的语境中,言语双方在选择人称指示语时不仅可以运用语用移情来缩短双方之间的心理和距离,加强情感联系,还可以运用语用离情体现人际互动交际中的情感或心理趋异,以疏远所指对象。

四、结语

交际条件下人称指示语的所指信息及功能必然涉及特定因素,因而离不开语境的介入。结合以上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移情和语用离情都是它们在特定语境下的人际语用功能。同时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移情和语用离情也是语境构建的重要策略。Verschueren将语境分成三种模式: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人称指示语的选择主要受制于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以及交叉的影响,比如为了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而出现情感的移情,或为了拉大双方的距离而出现离情。具有语用移情和离情功能的人称指示语主要是第一和第三人称指示语。从人际交往的语境构建角度来说,语用移情主要是实现言语双方的相互认同,提高所说话语的可接受性,而语用离情主要是实现言语双方的相互排斥,降低所说话语的可接受性。

总之,移情本质上是说话者强调交际过程中的人际语境因素的一种手段,其动因是调节人际关系,体现人际意义。此外,语言选择存在着视角问题,即是从说话人自己的角度还是从听话人的角度出发,进行词汇选择和话语构建。类似研究表明,在具体语境构建中,人称指示语的选择不仅受制于信息表达的需要,还受制于人际亲疏等因素的支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草船借箭(缩写)
与钓鱼为伴
读《三国演义》有感
狗狗——之超级开心搞笑派
哈密瓜
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感动的事
Happy新年
让我感动了
廉洁·图书·友谊
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书香
流泪
我的家乡
小鬼当家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
浅谈仙女堡电厂主变压器非电量保护问题
矿区原煤煤质可选性分析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对策分析
刍议煤田地质勘探中煤质工作的重要性
浅析我国电力系统存在的问题
浅谈电力企业后备人才管理体系
街景地图中基于文字识别的自动标注研究
有限元法模拟GFRP筋肋深与其拉伸力学性能关系研究
财务会计管理模式浅析
矿山机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试析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举措
试论锅炉安全事故的诱因与整治措施
浅述煤矿机电设备的安装施工
业扩报装信息系统的建立意义与关键操作技术探讨
月亮的心愿-精品教案5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实录赏析名师案例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实录及其评析名师案例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1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反思站长推荐
棉鞋里的阳光—教案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设计七名师教学
棉鞋里的阳光优秀教案三精品推荐
07棉鞋里的阳光教学案例名师案例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后记站长推荐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反思二站长推荐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设计六名师教学
07棉鞋里的阳光优秀教案B案精品推荐
07棉鞋里的阳光优秀教案A案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