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言语交际中语用移情的策略

浅析言语交际中语用移情的策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析言语交际中语用移情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语用移情 语境 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论文摘要:语用移情现象是言语交际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言语合作现象,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萄要分析了语用移情现象的几种策略,认为语用移情的前提是交际双方在遵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基础上,调试交际策略缓和语境的重要措施。

一、引言

用表达意义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语用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在表达意义的同时,不仅仅要考虑到语言表达信息的准确性,还要考虑到交际的现实语境和交际对方的思想情感问题。言语交际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但是信息传递的最佳方式并不是仅仅实现等值传递。在有些情况下,为了保证交际的融洽,我们不得不调整交际策略以迎合对方情感,以此来实现信息表达的顺利进行。就拿“死亡”这个词来说,除了在上直接鉴定称之为死亡之外,其他时候我们大都采取一种比较忌讳或委婉的方式来提到它,学家把这种心理认为是人类求吉避凶的天赋本性。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说,这种现象本质上应该说是一种交际策略,把对方的思想和情感感同深受,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来考虑语言的实际效果,这样来拉近交谈者和自己的距离,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维索尔伦(Verschueren)曾经指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一个语言选择的过程,这是因为语言具有一定的顺应性,言语交际双方必须设身处地尊重对方的思想感情和观点,这样才能在言语交往过程中相互默契,达到预期效果,在语用学里,这种交际顺应策略称为“移情”现象。移情(Empathy)是西方中的概念,指“直观与情感直接结合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其实质是“将生命和情趣注入到对象中,使对象显示出情感色彩”。在心中,移情又被称为感情移入,是指认同和理解别人的处境、感情和动机。言语交际中的移情就是指设身处地想象他人,并从中识别、体验别人的情绪。移情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微妙之处在于说话人或听话人总从对方的角度进行语言的编码和解码,交际双方必须能够理解别人的认知和情感状态,才能有效地进行交际,错误的假设和判断往往导致交际中断。

语用移情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处在对方的位置,设想对方的心态;二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表达思想,理解话语。语用移情涉及语用语言问题,也涉及语用问题。语用语言方面的移情是指说话人要从听话人的立场上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信念、心态和意向,而听话人要从说话人的立场上去理解说话人话语的语用含义;社会语用方面的移情是指言语交际双方设身处地,尊重对方的思想感情和观点,从而在言语交往过程中配合默契,达到预期效果。社交语用问题涉及言语交际双方的社会背景和人际关系,也涉及语境。谈话双方要站在对方文化的立场上看待什么是适度的语言行为问题。

那么语用移情现象主要采用的交际策略是什么呢?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二、使用模糊语言来实现语言移情

语言交际中要求双方的话语准确得体,而在某些特殊的语境下,只有使用含糊的表述才能使话语最得体、最合适。比如《》中关于“道”的论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中老子认为的“道”既是万物之本体与规律,又是人类行为之准则,具有不可言说的性质,无法概念化,因此如果要问何似道,答曰:“道不可言,言者非道也。”这其实就是一种非常含混模糊的交际策略,本质上是因为事物的性质不可捉摸,只能意会,所以在说的时候也只能含糊其辞,修辞学中所追求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是这个道理。

在语用中,语言模糊包括语言表述的模糊性、不确定性、或然性、两可性、约略性、含混和笼统性等方式。我们知道,语言的选择非常依赖交际的语境,在不同的语境下我们选择的语言肯定不同。语用含糊的积极作用体现在话语的合适性之中,比如医生确诊病人患了胃癌,医生可以直言不讳:“你得了胃癌,已经是晚期,没治了!”但是从道义上来说,为了不至于让病人产生绝望的情绪,医生经常说:“你的胃出了点毛病,但是不是很严重,慢慢治疗就会好转的,你要有信心。”在这个案例中,语言含糊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医生也是在考虑到病人和病人家属的情绪上采取的语用移情方式。我们再看以下几例:(1)盛淑君爷爷在世的时候,她妈妈就有一点不那个。(周立波《山乡巨变)

(2)她和方骐是在县一中读高中的时候相识的。他们在一个班,方骐是班长,她是学习委员他们在工作上配合得很好,课余时间又喜欢在一起讨论学习上的一些问题,于是有的同学在私下里议论他们已经开始在“那个”了。(黎千驹((柔情似水》)

上边两个例子中的“那个”所表示的准确信息直接说出来很唐突,所以采用这种模糊词的形式来表示。语言所表达的会话含义并不是确定的,在不同的语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含义,比如说:“你简直是一头牛”,含义可能是你很勤劳、奉献,是赞美:也可能是你很勤劳,但是很笨,很木,喜欢蛮干,人家骗了你你也不知道;还可能是你脾气很倔强,不听别人劝的意思。语言含糊使得理解上留下回旋的余地,为避免语言尴尬提供了很好的方式。

三、使用委婉语来实现语言移情

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在语言符号和种种非语言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实现的,其中的非语言因素包括交际现场出现的种种可见可闻的具体因素和语言使用者自身的等多方面的内容。有时候交际双方在谈论的话题上不能够直言,或者说直言以后会产生唐突、不礼貌的行为的时候,交际双方大多采用委婉语这种特殊的语言代码,有意识、有目的地调整语辞,把某些意向用温和、含糊和迂回的说法代替粗俗、生硬和直率的说法。委婉语的产生基于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言语冲突行为,它使交际双方在达意传情上能更有效地表达思想,并使言语符合现实语境,从而能得到更好的交际效果。

委婉语具有表述内容的禁忌性、表述形式的含蓄性、表述手段的语义不确定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在语言移情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下边我们来看两例比较典型的委婉语言现象:

关于死亡:死亡是人类最大的恐惧,历来是语言的一大禁区,不管哪个都把死亡看得非常神秘,也非常忌讳直接提到“死亡”这个字眼,所以人们使用大量的委婉语,或者淡化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或者更好地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和尊敬,以及对死者亲朋的同情和安慰。因此英中有着大量有关“死”的委婉语。有:begiveup the ghost(灵魂出窍)、gone thewayofallflesh(or earth)(魂归故里、入土为安)、gone to meethiS Maker(骑鹤归西、驾返瑶池)、be as1eep in theArmsofGod(在上帝的怀抱中睡去)、gone to thebetterworld(升天)、paythedebtofnature(谢世)、to¨einpeace(安息)等等;在汉语中同样有“逝世、病故、作古、辞世、去世、与世长辞、驾鹤西去、寿终正寝”等委婉语的存在。

关于人体排泄方面:提及厕所,往往让人感到恶心、肮脏,所以人们煞费苦心的用语言来掩饰这一普通的生活设施让人们联想到的人体排泄的功能,故英语用waterCloset,powderroom,restroom等词语来代替privy(厕所),“上厕所”也理所当然的用wash one’S hand、relieve oneself、powder her nose等来代替,汉语则有“上茅厕、洗手、解手、方便”等委婉语;“妇女月经”和“怀孕生育”除了在上很少直接提及,在日常交际中英语用period,bluedays和inthe familyway,sheisexpecting,lady—in—waiting表示而汉语用“例假、来好事、休息”和“有了”“有喜了”“身怀六甲”等委婉语来表示。

委婉现象一是为了避免在说“死亡”一类事情时让人产生伤心的情绪,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体现了人们“求雅”和“掩饰”的。比如汉言中大多采用模糊、美化的方式,对伤、病、残等生理缺陷及生理缺点的种种表象加以掩饰,一定程度地减轻了直言的刺激和伤害,表现出对伤病残者的人格尊重和心理呵护,符合人际交往中“尽量缩小对别人的贬低,尽量表扬别人”的赞誉准则。英语种用physically handicapped(有生理缺陷的)或disabled/theinconvenienced表示crippled(瘸子)及其他残疾人,则用“残疾、残障、弱能”代替“残废”,用“腿脚步不利索、手脚不灵”指“四肢残疾”。又如用imperfecthearing(听觉不完美)和“耳背、耳朵不灵”代替“聋子”(thedeaf),用visuallyretarded(视力有障碍的)指the blind瞎子/盲人,mentally handicapped表示弱智(retarded)。

四、用话题回避来实现语言移情

交际双方在进行交际的时候,都要注意一些双方禁忌的话题。比如西方人不喜欢别人问他们的年龄、收入等情况,女性不喜欢别人问自己的年龄、身高和体重等情况,所以在交际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都尽量回避这类话题,这也是语言移情的一种方式。社交语用移情涉及到言语交际双方的背景和人际关系,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些语用失误现象。在西方,收入、年龄、宗教和信仰、婚姻状况等都属于非自由的话题,有句俗话说:“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do”,跟一个人交谈的时候,首先要明确对方忌讳的话题,做到语言得体,不唐突。

从以上三种情况来看,语用移情现象是交际双方站在不自觉中考虑到了交际的现实语境、话语的合作原则和交际主体要遵守的礼貌原则这三个因素。

关于语境的界定比较复杂,语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大到一个社会、一个的文化心理和理念,小到具体的言语交际,都属于语境的范畴。语境从狭义上来说是上下文,即。_。个词或一句话,在段落、章节或全文中所处的位置。从广义上来说指的是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所处的背景、与客观条件,因为言语交际总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问,特定的情景,特定的人与人之间进行的。莱恩思指出:“语境是一个理论概论,构成语境的各种因素是语言学家从具体的情景中抽象出来的,这些因素对语言活动的参与者所产生的影响决定了话语的形式、话语的合适性或话语的意义”。由此可见,语境是一个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概念,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这种外在环境使交际者的言语交际过程得以顺利实施,在这种环境的制约下,交际的语言表达手段才具有可释性。从言语交际的角度考虑,语言行为者的行为大多受到出身、性别、年龄和受程度的影响与制约,即受到使其成为该语言社团成员诸因素的影响,同样还受到其所处的社会背景的影响,从而产生了文化和习俗的差异。语言移情现象当然是说话者考虑了交际的语境而采取的交际策略。

语境与会话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Grice认为谈话双方必须遵守一些共同的合作原则来保证话语的实现,因此双方互相理解,共同配合,双方的话题当然形成了一个潜在的语境,在这种语境条件下交际双方要想交谈下去就必须遵守合作原则,而要进行会话合作,当然要同时遵守Leech等人提出的礼貌原则。语言移情现象是交际双方在考虑会话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交际策略的调试,其目的是融洽现实语境,保证交际的顺利实现,最鲜明的例子就是何自然在《语用学概论》中提到的“语言离格”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本族人会欣然接受不地道的“离格”语言,甚至可能效仿对方的“离格”现象。l9世纪,中国的通商口岸曾经出现的“洋泾浜”语和一些殖民地国家的“克里奥尔语”被当地的居民使用,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这应该被看作是早期的~种语言移情现象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青岛的夏天
开学第一周
我家有了宽带网
别开生面的队活课
《外号像颗怪味豆》读后感
生日礼物
读《樵夫和赫耳墨斯》有感
家乡巨变
书店好热闹
白猫与黑猫
抽筋好难受
战胜自己
浏览院士广场
双丰收
国王、乌鸦和小麻雀
上海市房屋租赁合同
店面房屋租赁合同
商业房屋租赁合同
厦门房屋租赁合同
商品房屋租赁合同
房屋租赁合同文本格式范文
大连房屋租赁合同
房屋租赁合同怎么写(协议书样板)
武汉房屋租赁合同
公司办公房屋租赁合同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
深圳房屋租赁合同
房屋租赁合同样式范本
西安房屋租赁合同
广州市房屋租赁合同
《西湖漫笔》语言漫说
开启课堂宝库的金钥匙——浅谈语文导语的设计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浅谈
抢篮板球的技术、配合、及训练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对初中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语文教学中应处理好十种关系
关于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体育教育事业如何适应全民健身计划需求
优化课堂结构,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中等学校经济学教学的困惑和改革
自疑•自释阅读教学模式漫谈
把握三条线,抓住三个点——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关注情感体验,焕发课堂活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深化自然科学的创新教育
《争吵》教学设计7
《争吵》教学设计6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绝招》教案
《绝招》教学设计6
《争吵》教学设计5
《绝招》精品教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实录
《绝招》课文原文
《争吵》教学设计3
《绝招》作文教学设计
《争吵》教学设计4
《绝招》教学设计7
《绝招》同步练习题
《绝招》教学设计6
《绝招》教学设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