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语用移情能力的培养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语用移情能力的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语用移情能力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语用失误 语用移情 跨交际

【论文摘要】语用失误有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种表现形式。注重语言本身,而忽略了不同差异是造成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成功消除语用失误所造成的障碍.必须了解目的语语言文化,调整自己的思维定势,做到语用移情。文章分析了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种类和原因,并且对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和语用移情的习惯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看法和建议。

一、引言

二、语用失误

1983年Thomas在他的论文“Pragmaitcfailureincross culturaleommunicali’中提出了“语用失误”的概念,引起了国内众多学者的注意和兴趣。Thomas认为所谓语用失误是指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没有达到完满交际效果的差错。“语用失误”这一概念的提出为跨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们可以说,某人说了一句不符合语法规则的话,并称其为“语法错误”,因为语法是规定好了的规则(至少是为了语言教学的目的已经规定好了的)。可是,我们却不能说某句话的语用之力是“错误的”。我们只能说这句话没有达到说话人想要达到的目的。Thomas把语用失误分为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种具体表现形式:

(一)语言语用失误

语言语用失误指学习者正确地运用了言语行为,却使用了错误的语言手段,即在语言形式的使用上出现了偏差。口语言语用失误的所指对象,是与语言结构相关的各种规则。言语交际中,说话人明白所有这些规则,并在他的具体言语行为中正确地(即没有语法等形式错误)表现出来。然而,说话人虽然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些规则,却不能得体地使用它们。语言语用失误笼统地指说话人对语言规则(确切地说是静态的语法形式规则)用得不得体。

例如:(1)一位国外中年男士与中国年轻女教师对话:Man:Oh.youlooksopretty.Woman:(witharedface)…Don’tbejoknig.I’m ugly.在国外对女性的外貌方面进行恭维是很普遍的现象。女性穿了新衣服,发型有了变化似乎都必须受到及时恭维,不管年龄、社会地位、职业如何。L5这位中国女士得体的回答应该是Thankyou.而不是根据中国的习惯觉得不好意思,谦虚~番。

(2)一位男性美国客人到一家饭店用餐,他点了蜜汁鸡脯,并对女招待说:Wouldyoupleaseservetheehiekenundroessed?(请你上鸡时,别先浇汁,好吗?)女招待是一位刚高中毕业的年轻姑娘,不知客人的要求是上菜时不要把汁事先浇在鸡脯上,他要自己来浇。她只知道undressed是“不穿衣服”的意思,于是大惊失色:No,Ican’t.Yuo areinChina,sir.(不,不行。这是在中国,先生。)

(3)一位导游人员陪同外宾游览了一天,外宾说:Tiumk you.导游人员忙回答说:Notatal1.It’smyduyt.导游人员本意是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但他这样说却会让外宾理解为:他本来不想做,但这是他的职责,所以不得不做。适当的回答是I’m adtobe ofhelp或It’8apleasure表示“我很乐意(为您效劳)”之类的客套话。

(二)社交语用失误

社交语用失误指学习者未能按照情景的要求,运用言外行为,在意义的得体性方面出现了偏差。社交语用失误在所指上与非结构规则有关,主要指说话人使用的非语言结构规则(确切地说是交际规则),无法保证交际的得体和成功,因此,社交语用失误与交际及其效果关系甚密。社交语用失误属于交际规则用得不合适。例如:

(1)A:lamverybusythesedays.

B:It}linkyoushouldnotbetootired.Youshouldtakeeareofyourself.

A本意是出于关心,但B会以为对方在说他缺乏照顾自己的能力而觉得不快。

(2)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有个学生看到一位上了年纪的美国太太艰难、吃力地爬坡时便对她说:“Lethiehelpyou,Mrs.Smiht,youareold.”Smith太太听了脸上露出不高兴的表情。为什么Smiht太太会感到不快,甚至有被冒犯的感觉呢?这是由于不同的背景造成的。中国人有尊老爱幼的民族传统,常用老来表示对别人的尊敬。我们常常听到“老王”、“老李”之类的称呼。而英美文化中常常把“老”与“年老无用、无力”的意义联系起来,以至于造成误会。

(3)一位中国人在英国大街上拦住一辆出租车说:“CUSehie,woludyoupleasesendmetohterailwaystation.”这位司机觉得很奇怪。因为你坐车是要付钱的,司机为你服务这是他必须而且乐意做的,这时候你说得这么客气反而让人觉得你是没钱付车费而求人家。

三文化介入与语用失误

上述两种语用失误,其关键在于文化的介入而造成交际语言的不得体。这种交流的背后是一种文化的接触和碰撞由于语言使用者受到母语规范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制约和影响。生硬套用母语的一些表达方法,便容易导致交际的失败,即语用失误。美国语言学家Edwardsapir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继续下来的各种做法与信念,这些做法与信念的总和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学习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而且也需要了解中之间的差异,增强其对目的语文化的领悟力和敏感性,提高能力,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中国人和外国人交往时,由于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东西文化差异,经常发生交际失误:一位在中国工作的美国教师到学校外文阅览室去看书,路上遇到一个学生也去图书馆。这位学生热情地向前打招呼:Where are you going?这位外教觉得很奇怪:你明明看着我往图书馆去,为什么还要这样问?同时心里也有一丝不快,心想我去干什么关你什么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语用失误呢?这个中生虽然能够正确地说(即没有语音语法错误),却不能得体地运用它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常说“吃饭了吗?”“你去哪?”而美国人则说Howaeryou?同时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英美人士对于Where are you goign?在心里的反应是whv do you ask?甚至可能是h’8onne of your business.认为是在干涉别人的私事,以至造成“交际短路”。这个例子说明了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得体性的重要性和外语教学中注重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讲英语的人对中的敬辞和谦辞很难理解。在英语中,同自己的上级说话写信时也许需要用比较尊敬的语气,但不需要用什么特殊的词语。而中国人不习惯用平常的话语直截了当、不加修饰地与年长的人、客人或有地位的人说话。试看下面一份请帖:“Will you Dleasehon or hieby coining to my humblehome for asimple meal this Sunday evening?We will eb very pleasedf you call collie at 6 O’clock.”(兹定于星期13下午6时在寒舍举行便宴,敬请光临。)这是典型的汉语式的英语,没有注意语用移情,让自己的表达方式符合英语的和表达习惯。如果把这个请帖改成:“Frank,we’dlike youyou're your wife to come over for dinner this Frida yevening.Sixt lirtyat Ourplace.Can you lake it?”这样的表达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完全符合英语的语言文化和表达习惯。

四、语用移情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移情说”是德国的罗勃特·费肖尔在1873年发表的《视觉形成感》一文中首先明确使用的概念。日本学家库诺(gL,no)最早把移情的概念移植到语言学领域。Ruben认为:在言语交际中,移情指的是能够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他把移情能力列为有效交际的七种要素之一。国内最早将“移情”的概念引入语用学的是何自然。他于1991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的《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一文中认为,“语言习得者应该理解、感受目的语国家的,并设身处在对方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语用移情(pragmaitcempahty)指的是言语交际双方情感相通,能设想和理解对方用意,涉及说话人如何刻意对听话人吐露心声,表达语意,听话人如何设身处地来理解说话人言谈的心态和意图。也就是说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对交际双方所处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度的基础上,为了交际的顺利进行,说话人调整自己的思维定式,在上有意识地摆脱本文化对自己的束缚和影响,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与之交流的一个策略。那么,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语用移情呢?

(一)要克服文化迁移对跨文化交际的负面影响。戴炜栋、张红玲指出“文化迁移是指由文化差异而引起的文化干扰,它表现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或外语学习时,人们下意识地用自己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来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并以此为标准来评判他人的言行和思想。文化迁移往往导致交际困难、误解、甚至仇恨”。文化差异是语言使用中的干扰源,是产生语用失误的根源,我们要克服本国文化对学习的干扰作用。学生往往把本国的民族文化内容不加审辨地套用在外语交际中去。由于两种民族文化中诸多因素,因而套用的结果,往往会严重地影响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分发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给学生阅读,然后可利用各种直观手段,或组织模拟训练,引导学生把自己既置于语言之中,也置于英美文化之中,反复进行练习,争取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二)要培养交际中的文化意识,增强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各民族由于社会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会制度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些在语言上都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语用移情,摆脱自身文化的影响。比如说与操英语的本族人打招呼时不要按照习惯说“吃了吗?…‘到哪儿去?”而要按他们的习惯说“Hello…How are you?”或者“I love yweather,isn’tit?”提高语用能力仅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以加强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如利用外籍教师的优势开展英语角、英语沙龙、晚会和辩论会等活动开办形式多样的讲座,介绍英美国家的概况、文化及习俗,特别是其中与中国不同的文化习俗,还可以通过收听调频广播或访问互联网站接受原汁原味的英文表达,提高语用能力和听说技能。

(三)广大的外语教师要注重学生语用移情能力的培养。在我国外语教学界有一种认识:语言教学就是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教学。三要素都学会了,语言也就自然掌握了。以此种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其结果往往是:学生虽能说出(或写出)语音(拼写)、词汇和语法完全正确的句子,但是相当一部分不符合“文化语用规范”,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另外,课堂设置更多地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多做分角色对话等练习,让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把它看成是交际的工具。还有,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多和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流,多读国外出版的刊物和报纸,多看国外著名影片。总之,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学习语言中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两个方面,设计合适的练习,使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第一手的“真实的”语言。

(四)在外语教材的编写上应该重视真实语言的再现。学生语用移情能力差的原因还在于教学、教材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形式的社会意义,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许多课本都包含这类“对话”:

——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Li Mign.

——How old are yon?——I’m eighteen.

——are you going?——I’m going the library.

学生往往对这些语言模仿,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这些对话形式固然正确,但却忽略了讲话是否得体这一重要方面。除了在医院、移民局、警察局这类地方,很难想象会出现一连串这样的问题。

(五)要改革现有的单一的外语测试方式,加强测试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尝试口语测试。近年来,我国对中国的外语教学,尤其是教学理念、教法、教材、测试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外语测试也进行了改革,如加强了外语测试中的听力测试,听力测试的题型更加多样化,在测试中所占比重也进一步加大。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外语口语测试仍然未能有效的开展,即使针对外语专业的口语测试也缺乏有效的模式,如没有真实的情景会话测试等。外语也是一门人文科学,科学是无止境的,是需要不断质疑的。英语是外来语,我们对英语的认识,对及学习规律的认识是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我相信随着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开展,新的有效的测试模式一定会出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蜘蛛
三兄弟闯关
简单快乐
我爱集邮
令我敬佩的妈妈
亲爱的老师
晚霞
特别的洗澡间
阳江游
远古时期——恐龙世界大历险
打雪仗
剁好了的甘蔗
妈妈的笑
一切不能只追求外表
飘摇的梦
成人麻疹的辨证施护研究
论药对的组配方式和祛痰法中药对的临床研究
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浅析
浅探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增殖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试析大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浅谈高校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现状及教学策略
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及培养机制
试析诊所法律教育模式在民法教学中的应用
血府逐瘀汤治疗眩晕症验案探析
针灸疗法治疗小儿疾病医案举例
试析新时期我国高校教师培训研究
试析人文视野下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试析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试析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简论手机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在歌声的海洋里徜徉──《云南的歌会》说课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杂谈
云南歌会,二十年的约定──《云南的歌会》教学反思
《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