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文学鉴赏中的知人论世

浅谈文学鉴赏中的知人论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文学鉴赏中的知人论世

《文学概论》指出:“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所产生的一种披文入情、动情观照的精神活动。”在文学鉴赏活动中,读者对作品中所塑造的形象、意象、意境等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等,获得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学鉴赏能力?在此,谈谈“知人论世”的方法。文学作品是由作家写出来的。

人是社会中的人,不能不受社会意识形态、生活环境、个人情感和审美观念等的影响。反过来,在作品中反映出的作家的情感与心态,又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读者对作家的经历、处境、性格以及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一定的认识,对于赏读作品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鲁迅说的:“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知人”就是考察作者的家世、处境、行踪、性格与思想意识等。“论世”就是考察社会历史面貌,特别是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状况等。

因此,在文学作品鉴赏中,知人论世,这不但是赏读文学作品的一种思想和方法,更是建构作者和读者关系的桥梁,是读者走进作品的路径。如,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首先我们就应该让了解在公元759年,陕西发生饥荒,而安史之乱未平,社会混乱,民不聊生。

而当时杜甫弃官西行,最后到达成都,并盖起一座茅屋栖身。其次,了解作者对下层人民生活感受是深刻,有着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怀。

而这首诗写于公元761年秋八月,作者饱受了社会和自然双重灾难,自身生活也就十分艰难,长夜难眠。面对茅草被大风卷走,“床头屋漏”、“布衾似铁”的凄凉的处境,悲从中来,感慨万千。

可是,在如此情景下,作者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推己及人,在诗中就明确地抒发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抒发了“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忧民的情怀。这篇诗歌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也就在于诗人身处困窘的境况下,所表现出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胸怀。

总之,通过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不但能披文入情,而且能使读者对作品的感受深刻,理解也会走上一个更深层次,获得诗歌更深刻的意蕴。论文出处(作者):

手法奇绝 寄托深远-柳宗元《江雪》别解

对鲁迅“三美”观点的肤浅认识-兼谈诗歌语言教学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爱已溢满心间
一件激动人心的事
漫游未来的家乡
永恒的回忆
神奇的感应器
与书为友
快乐的“百步沙”之旅
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我和书书和我
一件激动人心的事
读《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有感
记一次风波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节日里的妈妈
美丽的大自然
绿色制造模式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研究与探索
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基于协同过滤在高校学习资源个性化推荐系统中应用研究
CRTS I 型CA砂浆充填层典型施工质量问题分析及控制措施
牵引降压供电所电气设备的预防性试验方法与重要性
耕作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新媒体视阈下消防宣传的思考
高校教学改革项目规范化管理及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究
旧工业区企业主导改造中土地价值提升策略二维度分析
从日本留学生政策看新疆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
《房屋建筑学》教学方法的探索
海上一千零一夜
销孔直径、销孔间隙与孔壁承压容许应力取值研究
近些,近些,再近些
指导教案设计者:贾文欣
《黄鹂》课件脚本设计
《小橘灯》第二课时说课稿
《景阳冈》教学设计 设计者:贾文欣
炉中煤
指导教案设计者:贾文欣
《包身工》教案
五柳先生传
《石壕吏》简案
登泰山记(第一课时)
我的叔叔于勒
邹忌讽齐王纳谏
智取生辰纲
登泰山记(第三课时)
登泰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