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核心成分、别义成分与动作语素义分析(1)

核心成分、别义成分与动作语素义分析(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核心成分、别义成分与动作语素义分析(1)

【内容提要】语素是汉语中一个重要的结构单位,而语素义分析无论在研究的力度还是深度上均做得还很不够。本文以“收”为例,为动作性语素义分析做了一个新的尝试。本文主张在语素的使用语境(包括构词语境与句子语境)下做动作语素的语义分析,把实义义位的语义构成概括为公式S=核心成分+(别义成分),对动作义而言,核心成分是具体动作,别义成分是与动作有关的参与者、时间、处所、方式、结果等,并具体讨论了核心成分与别义成分的获得。最后得到“收”的语义,共17个义项。 【摘 要 题】汉语言文字学 【关 键 词】动作性语素/语义分析/构词分析/核心成分/别义成分/义项 【正 文】 0.引言

语素内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语素的自由度不同,功能不同,语义性质不同,其语义分析的途径和方法都有可能不同。本文拟以现代汉语“收”为例,讨论动作性语素的语义分析问题。之所以选择“收”作为个案,是由于“收”的意义比较复杂,而且“收”在现代汉语中的绝大多数义位都是取得义,有较强的内部一致性。“收”在同一个义位上常常既可以充当构词语素,又可以独立成词,在分析过程中,本文将把成词和不成词两种情况一并考虑,统一分析。 偏正式:丰收

(2

7),收据

(3),收成

(1

2),收益

(10),收录机

(2),税收

(9),抢收

(1),收音机

(8),麦收

(1),收效

(4),回收

(1),岁收

(4),收条

(1),秋收

(3)

(1)船舶所有权,是指船舶所有人依法对其船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力。

(2)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主谓式:喜不胜收

(1),颗粒无收

(1),见好就收

(1),收放自如

(1)

述补式:收回

(1

2),收服

(1)

一元谓词 联合式:收缩

(2)

从上表可见,“收”构成的复合词以联合式为主,并且“收”主要是一个二元谓词。说“收”是谓词,是就其词结构而言。据朱彦(200

4),复合词语素多是在述谓关系的基础上组合成词,动作性语素在词结构的述谓关系中是一种谓词,可以带论元。以下是在复合词语素间述谓关系基础上概括和抽象出来的构词框架(formative frame):

(1)a.收货 a—收—货

b.收缩 (a—收)—和—(a—缩)

框架中的“收”、“缩”是谓词,a“货”是论元。“收货”的“收”带两个论元,是二元谓词,“收缩”的“收”只带一个论元,是一元谓词。下面将对“收”的语义做具体分析。

1.词结构与语素角色的投射

词义是在语用环境中形成,又是在语用环境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词义可以并且应该在其使用环境中进行分析,这是我们词义分析的一个基本原则(朱彦,2005)。动词语境中对动词义影响最大的是其主体和客体角色(注:本文对动词角色的分类依据袁毓林(200

2),其中主体角色包含施事、感事、致事、主事,客体角色包含受事、与事、结果、对象、系事。),而客体由于常常充当动词域内论元(internal argument,顾阳,1994),对动词语义的确定尤其起着关键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与动词类似的,动作性构词语素也应放到其使用环境中去分析,也应充分考察其主客体的情况以确定其语义。所不同的是,动词的参与角色存在于句法结构中,而动作性构词语素的参与角色首先存在于词结构中,要通过构词分析得到。例如

(1)中“收”的主客体角色,都是在进一步剖析构词语素间的述谓关系上得到的。

构词语素所带的论元有的被显亮(highlight),即实现为复合词表层的构词语素,如

(1)中“收货”的“货”;有的被隐含(imply),即不在复合词表层结构上出现,如(1a)(1b)中的a。被显亮的角色语义内容是确定的,而被隐含的角色由于在词结构中没有确定的所指,其内容是不确定的,这势必影响到语素的语义分析。因而,单单依靠词结构本身来分析构词语素义是不够的,当词结构本身难以提供有关语素角色的足够信息时,应该拓宽考察范围,超越词结构,进入更大的语境中,借助词所在的句子甚至是语篇提供的信息来进行构词语素义的分析。这样做的理由是,动作性语素的隐含角色常被投射到句子中。例如:

(2a)中“收”的隐含角色在语境中得到了投射,(2b)中“收”的主体被投射成空范畴(empty category),但其大致内容可以根据语境提示,凭借我们的知识与经验补出来(如补个“农民”)。在本文语料中,“收”的角色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句子中得到了投射,有少数情况除外,这与词义引申有关。复合词词义引申的主要模式可图示如下:

设是两个语素,构成复合词W,W的本义是A,后来A义引申出B义。由于本义A是在构词语素的意义上形成的,A与常常就有一种直接关系。而B是在A的基础上形成的,B与未必有直接关系。因而,要知道的语素义,应该考察A义,研究A义的语境,而不应该去考察B义,研究B义的语境。同理,研究“收”义应该考察诸如(3a)、(4a),而不是(3b)、(4b),因为“收”的角色在(3b)、(4b)中得不到投射:

(3)a.连他一个“字”也分五钱八分,一年也从这一项上收入二百八九十两银子!

b.营养水平往往是由家庭的经济收入决定的。

(4)a.附近有不少收买旧衣的,背着竹筐,往来吆唤。

b.陈氏在封地上收买民心,低进高出。

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也会造成动作语素的角色得不到句法投射(注:构词语素的角色能不能得到投射,跟语素的角色与语素所在的词的角色是否一致有关。例如:

a既是词“打更”的主体角色,又是语素“打”的主体角色,但“打”还多了一个客体角色b,b是一元动词“打更”所没有的角色,只存在于我们的经验当中,很难在语境中有所投射。

构词语素的角色能不能得到投射,还与构词理据的明晰度相关,如果复合词的构词框架已不明,语素的角色自然也难以在语境中得到投射。例如“打秋风”虽然可以判定为述宾式复合词,可“打”和“秋风”组合成词的理据已失落,“打秋风”的构词框架已难以描绘,它绝不是“a—打—秋风”,“秋风”不是“打”的角色,“打秋风”理据失落,因而也无法在语境中找到“打”的角色。),但本文语料中的“收”没有这种情况,这里不多讨论。

在语境中确定了“收”角色的具体内容,就可以对“收”展开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了。

2.意义的结构 核心成分和别义成分在义位中的重要性显然不是同等的,核心成分与义位最根本的属性或属类相联系,是意义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别义成分则不然。因而在词典释义中,别义成分常常可以不出现,而核心成分必须出现。例如(下加双横线的是核心成分):

【山沟】②山谷。(《现汉》(注:《现汉》指商务印书馆1996年《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下同。))

【兴隆】兴盛。(《现汉》)

以上释义只有核心成分,没有别义成分。

由于别义成分常常可以不出现,实义义位的结构公式可以修改为:S=KC( DC)。语义分析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寻求语义中的KC和DC的过程。下面将结合“收”的分析,具体讨论动作语素义中KC和DC的获得。

3.“收”的核心成分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十年回溯与展望

从藏缅语族语言反观汉语的被动向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爱春游
省锡中参观记
我们这样过新年
南麂岛之旅
游横店
穿越侏罗纪
游桃花岛
游世纪公园
游古城商丘
游湛江
上海之旅
李庄一日游
西湖游记
游上海
春游
反思与建构:论我国不动产物权公示方法之制度
治国安邦需德法并举
浅谈如何提高公共选修课程教学质量
浅谈开展外语第二课堂活动 提高学生实用外语能力
重庆市创业投资现状及对策研究(1)论文
举证责任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关于金融服务在区域经济中发展前景的探讨(1)论文
论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权利属性
生猪区域品牌建设--以湖南为例(1)论文
该借据能否认定
浅谈班级体育文化的研究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探讨(1)论文
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肈事罪
简述外语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于初中历史教学贯彻主体性原则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理解《孔乙己》一文的悲剧性
也谈“孔乙己为何不拖欠酒店的帐”
“粉板”  无声的见证──析《孔乙己》中“粉板”的三次运用
谈小说《孔乙己》中构思的视点
中国人的孔乙已情结──暑假读书有感
《孔乙己》主题新探
中国人的孔乙已情结──暑假读书有感
也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孔乙己》“排”义的另一种解读
“粉板”  无声的见证──析《孔乙己》中“粉板”的三次运用
浅谈《孔乙己》中的“钱”的细节描写
谈《孔乙己》中的细节描写
察颜观色画脸色──《孔乙己》中的“脸色”描写
今天,我们该怎样教学《孔乙己》──读李镇西《孔乙己》教学实录有感
鲁迅《孔乙己》艺术亮点探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