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古汉语假设连词“使”的来源及虚化过程(1)

古汉语假设连词“使”的来源及虚化过程(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古汉语假设连词“使”的来源及虚化过程(1)

摘 要:使令动词“使”常出现在兼语式中,兼语式中“使”的意义主要有三种:命令义、致使义、容许义。这三种意义形成一个意义逐渐虚化、动作义不断减弱的序列,这种语义变化与其处于兼语式的句法环境密切相关。假设连词“使”是表“容许”义的动词“使”的进一步虚化,它的假设义来自于语境。

关键词:假设连词;“使”;虚化过程 Abstract:The causative verb “shi” often appears in pivotal construction. There are three meanings of causative verb“shi” in pivotal construction:order,result,permission. They form a grammaticalization sequence and the action weakens gradually. And the semantic chang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yntactic context of pivotal construction. The hypothetical conjunction “shi” which expresses “permission” is grammaticalized from causative verb“shi”.And the hypothetical meaning of “shi” derives from the context. Key words: hypothetical conjunction; “shi”; grammaticalization

现代汉语中的“使”主要以动词身份出现,但在古汉语中,“使”还是一个较常用的假设连词,其使用时期从上古一直贯穿到近代。“使”在古汉语中可充当假设连词,这在学术界并没有疑义,相关的著作、辞书或论文对其作假设连词也多有提及,但鲜见从语法史的角度对其来源及虚化过程的讨论。本文拟通过对汉语语料的分析,探讨假设连词“使”形成的语法化过程。

一、 使令动词“使”

动词“使”可作为唯一的谓词出现在句子中,除此之外它还经常出现在兼语式中。“使”出现在兼语式中,通常占据“V1”的位置,如下面这个例句:

(1)九月,卫人使右宰丑莅杀州吁于濮。(《左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假如我是科学家
记自己最后悔的事
有趣的“六一”游园活动
一件难忘的事
我心中的世界
我不=9.11
一枚象棋的故事
二十年后再相会
学习蚊子
小虫
我的“六一”
忠实的镜子--读《镜子小史》有感
海洋公园之旅
飘落的黄叶
石油-伊拉克-安大线-南海-综合新能源论文(1)
中国能源战略新思维-综合新能源论文(1)
中国煤炭增产策略:小煤矿复产调查-综合新能源论文(1)
石油石化:回眸2009 展望2010-综合新能源论文(1)
煤炭需求旺产能紧 价格上涨-综合新能源论文(1)
宏观经济形势新变化-综合新能源论文(1)
水电开发应顺环境而为-综合新能源论文(1)
中国石油天然气战略资源分析-综合新能源论文(1)
如何“啃”秘鲁油气这块“硬骨头”-综合新能源论文(1)
小议我国如何实现节能减排-综合新能源论文(1)
中国小水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综合新能源论文(1)
废水里的商业机会-综合新能源论文(1)
哥本哈根的“石油咒语”-综合新能源论文(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走势评析-综合新能源论文(1)
农业用水的现状与灌溉新技术研究-综合新能源论文(1)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绝招》教学设计
《绝招》教学设计
《绝招》教学设计
《绝招》教学设计
《争吵》教学设计
《绝招》教学设计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争吵》教学设计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爱的教育──《可贵的沉默》教学案例
《争吵》教学设计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绝招》教学设计
《绝招》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