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古汉语假设连词“使”的来源及虚化过程(1)
摘 要:使令动词“使”常出现在兼语式中,兼语式中“使”的意义主要有三种:命令义、致使义、容许义。这三种意义形成一个意义逐渐虚化、动作义不断减弱的序列,这种语义变化与其处于兼语式的句法环境密切相关。假设连词“使”是表“容许”义的动词“使”的进一步虚化,它的假设义来自于语境。
关键词:假设连词;“使”;虚化过程 Abstract:The causative verb “shi” often appears in pivotal construction. There are three meanings of causative verb“shi” in pivotal construction:order,result,permission. They form a grammaticalization sequence and the action weakens gradually. And the semantic chang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yntactic context of pivotal construction. The hypothetical conjunction “shi” which expresses “permission” is grammaticalized from causative verb“shi”.And the hypothetical meaning of “shi” derives from the context. Key words: hypothetical conjunction; “shi”; grammaticalization
现代汉语中的“使”主要以动词身份出现,但在古汉语中,“使”还是一个较常用的假设连词,其使用时期从上古一直贯穿到近代。“使”在古汉语中可充当假设连词,这在学术界并没有疑义,相关的著作、辞书或论文对其作假设连词也多有提及,但鲜见从语法史的角度对其来源及虚化过程的讨论。本文拟通过对汉语语料的分析,探讨假设连词“使”形成的语法化过程。
一、 使令动词“使”
动词“使”可作为唯一的谓词出现在句子中,除此之外它还经常出现在兼语式中。“使”出现在兼语式中,通常占据“V1”的位置,如下面这个例句:
(1)九月,卫人使右宰丑莅杀州吁于濮。(《左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路牌
- 离群的小鸡
- 课间十分钟
- 环保卫生,人人有责
- 百合花
- 我的收获
- 快乐的六一
- 快乐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 快乐的一天
- 可爱的小乌龟
- 我的朋友宋淑琦
- 抓鱼
- 自我整形
- 假如我是发明家
- 我的好朋友
- 侵权责任、损害赔偿责任与知识产权保护(4)法学理论论文(1)
- 侵权责任、损害赔偿责任与知识产权保护(10)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上)(3)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5)法学理论论文(1)
- 侵权责任、损害赔偿责任与知识产权保护(7)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上)(7)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上)(2)法学理论论文(1)
- 侵权责任、损害赔偿责任与知识产权保护(9)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上)(12)法学理论论文(1)
- 反垄断法中的相关市场法学理论论文(1)
- 认识与谬误
- 反垄断法中的相关市场(2)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下)(7)法学理论论文(1)
- 反垄断法中的相关市场(6)法学理论论文(1)
- 认识与谬误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1
- 《我们成功了》说课稿
-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 《酸的和甜的》教案3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 《我选我》教学设计与反思
-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教学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案二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 《泉水》教学设计
- 《阿德的梦》综合资料
-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