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怎样以唯物史观精选中华英杰(1)
一
惟我中华泱泱文明古国,五千多年来能够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首赖兆亿炎黄子孙世世代代精勤创新,奋发图强。其间涌现了众多英雄豪杰,他们作出了特殊突出贡献,值得后人作为学习楷模。总结出中华英杰的独特作用与成功经验,这是当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再铸中华辉煌的需要。在张大可教授主持和指导下,由王慧敏主编的《影响中国历史100名人》一书(民族出版社1999年7月初版),正是旨在师承先贤,激励来者。中华英杰成千上万,为何只精选百人呢?这是由于“百”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既是为数之极,又是为数之精。在古汉语中不是有“百灵百验”、“百发百中”等众多成语吗?如果选入千人万人,又不免数量过多。
要精选历代中华英杰,又只限于百位名人,首先遇到的难题是以什么思想为指导、以什么标准来细挑。我拜读之后感到本书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这是本书精选得当的灵魂。提起唯物史观,也许有人认为它是见物不见人,只强调生产力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或者进而认为它只讲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而抹煞了个人的重大作用。诸如此类的误解不一而足。其实唯物史观是非常全面、严整的科学世界观。它既见物又见人,指明了任何社会生产力都是人类的生产劳动创造出来的。它既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又重视个人在历史上正面的进步作用或负面的反动作用;既突出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主导作用,又注重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说过:“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把自觉的辩证法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出来并用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3卷第349页)。又说:“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同上书第4卷第695—696页)。可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道德艺术与宗教、人民群众与个人之间,虽然有主次、起承、正反、源流等不同的关系与作用,但是它们都汇成为历史发展的合力。
按照唯物史观的上述原理,《影响中国历史100名人》一书从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各个不同领域精选出百名有特大贡献的人物。其中科技文化人物达57人,政治军事人物43人。把春秋时期鲁国的木工祖师公输般即鲁班、北魏时期的农业专家贾思勰、宋元时期的棉织工能手黄道婆等人选入百名中华英杰,就是着眼于发展生产力的首要性。把最早的经济改革家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首创法制的改革家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创立两税法的唐朝财政改革家杨炎、通西域的汉朝外交家张骞、七下西洋的明朝航海家郑和选入本书,体现了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把造字的仓颉、造纸的蔡伦、书法家王羲之、诗圣杜甫、诗仙李白、东晋三绝(才绝、画绝、痴绝)画家顾恺之等文化名人选入是别具慧眼的。选入尊礼士人开自由学风的齐宣王,更是别具深意。把玄奘、慧能、宗喀巴选入是考虑到宗教在历史上的特殊作用。 全书在附录中又列出10个反面人物,即从荒淫暴虐的殷纣王受辛到背叛民国复辟帝制的袁世凯,作为10大昏暴奸佞,列举出他们的历史罪行。这样给读者以善恶对照,忠奸对比。正面英杰精选百人,反面败类只列出10人。这也显示正气压倒邪气,好人远超坏人,所以中华民族能够经久不衰,持续兴盛。妙用修辞文生辉
叙事的疑问与解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梦想成真
- 挖荠菜
- 削梨的启示
- 买瓜记
- 狗
- 与外公下五子棋
- 赶海
- 《男子汉行动》观后感
- 让我后悔的一件事
- 钓鱼
- 悔
- 传球比赛
- 一个陌生人
- 我期待的暑假
- 我终于会滑雪了
-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与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 浅析小学生习作中自评自改能力的培养
- 地面广播中的8-VSB与COFDM比较(1)
- 关于当前课堂教学实践中主体性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关于抓好师德建设是坚持以德治校的根本保证
- 三小国的大电影(1)
- 关于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
- 好莱坞:生产电影还是生产品牌?(1)
- 浅谈中职AutoCAD课程教学设计改革
-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指导
- 试论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价值
- 谈历史课堂如何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 女性与电影:摄影机前后的女性(1)
-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式教学
- 简述诚信校园文化构建的指导原则
- 孔融让梨的故事
- 自己去吧
- 孔融让梨
- 聪明猴哥的烦恼
- 《平平搭积木》探究活动
- 如何辅导学生锻炼自己的意志
- 《平平搭积木》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 《平平搭积木》朗读指导
- 小公鸡学本领
- 《平平搭积木》词语解释
- 绕口令:搭积木
- 《平平搭积木》学法指导
- 《平平搭积木》识字教学
-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一
- 生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