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谓元·语义结构·概念框架(1)

谓元·语义结构·概念框架(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谓元·语义结构·概念框架(1)

【内容提要】本文从认知连通可行性和认知操作可行性的角度出发,探讨概念框架和语义结构的理论意义和互相关系。本文关注概念语义的参与者和语义结构的谓元,以及两者之间的异同;力图证明它们之间并非总是一对一的体现关系;证明概念框架表述的概念语义和语义结构表述的语法语义,两者有必要在理论模式表述中分开。 【摘 要 题】语言学 【关 键 词】概念框架/认知操作/语义结构/谓元 【正 文】 1. 概念框架和语义结构 概念框架和语义结构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表述,一个是各自和其他相关系统之间的连通关系,另一个是各自的内部动态结构。①

1. 1 外部连通关系

语言系统的操作可以延伸激活其他认知系统,其中包括感知系统、运动系统和情感系统;语言输入可以致使受话者通过感知神经路径获得信息,也可致使受话者执行某些动作或产生某种情绪。由此推导,语言系统和各认知系统连通,它们之间的连接部分在理论模式中可称为概念系统,和语言系统连接的概念系统部分称作概念语义。语言系统的操作包括概念语义和语法表达之间互相激活的(生成和理解)过程,即动态的体现关系。 本文讨论的语义结构主要是简单小句的语义结构,其必有核心部分是述谓结构(predication structure),也称论元结构。述谓结构由谓词(predicator)和谓元(argument)组合而成:其中谓词主要体现为动词性的语法单位,谓元主要体现为名词性的语法单位。述谓结构既涉及结构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tactics),又涉及各功能语义成分和语法单位之间的体现关系(realization)。②

概念框架重视情状和各认知系统之间的关系,所以必须处于各认知系统的接合部;而语义结构重视语义和语法之间的体现关系,所以它更接近语法结构。如果两者都存在于理论模式中,那么它们的连接位置是不同的(见图

1)。

1. 2内部动态结构

概念框架和语义结构除了连接位置的不同,它们各自内部连接关系也不同,在理论模式中的形式表述也不相同。请比较以下两例句语义结构和概念框架的不同表述形式:

(1)Ross smashed the glass with a hammer.

(2)The glass smashed into pieces.

两句的语法结构显然是不同的,它们的语义结构也不同,它们可形式表述如下:

施事[,Ross] SMASH 受事[,glass] 工具[,hammer]

客事[,glass] SMASH 终状[,into pieces]

两句虽然动词相同,但语义结构却不同。

从概念语义的角度出发,两个小句都表达击毁情状。击毁情状有两个可分解的概念内容:打击动作和毁坏结果。基于经验,打击动作包括:打击者(动者)、打击动作(动)和打击对象(对象),它们组合成打击的动作概念结构。毁坏结果包括:使实体毁坏的致使者(使者)、致使(使)、致使对象(对象)以及作为致使倾向的被毁坏客体(客)及其毁坏后倾向性结果状态(终状),它们组合成表述毁坏结果的致使概念结构。其中动作概念结构和毁坏结果致使概念结构组合成击毁情状的核心概念内容。该概念内容可以形式表述为如下概念过程: 过 动者[,Ross] 动[,smash] 对象[,glass] 工具[,hammer]

程 使者[,Ross] 使 对象[,glass] 倾向[客

[,glass] 终状[,into pieces]]

概念过程中,动作概念结构和致使概念结构不是简单的组合,两个结构之间的一些参与者有重合关系。其中动作者(动者)和致使者(使者)重合成使动者Ross,动作对象和致使对象客体重合成使动对象客体glass。

概念过程的始末可以由先设(条件)和推导(结果)来界定,并和先设、推导组合成概念框架: 先 [客[,glass] 状[,broken]] 否;……

过 动者[,Ross] 动 对象[,glass] 工具[,hammer]

程 使者[,Ross] 使 对象[,glass] 倾向[客

[,glass] 终状[,into pieces]]

推 客[,glass] 状[,broken]

概念框架是个可分解整体,它又是一个可以操作的认知图式。以上两个击毁小句只是这个相同概念框架的两个不同的激活过程。前句激活了概念过程的所有成分,后句则没有激活动作者和致使者,也没有激活工具,但在整体框架的作用下,它们都处于半激活状态(即框架的每一个没词项输入的单位都有一定值,但尚未到达激活的程度)。从连接关系的角度出发,概念框架和语法结构的体现关系是一对多的动态关系;从操作过程的角度出发,具体被激活的概念语义只能体现为一个语法结构。其他各理论模式中的语义结构一般不涉及操作过程,因此也不涉及整体半激活效应。

1. 3 形式表征的概括性

作为形式表征,概念框架和语义结构都有高度的概括性。但是,它们概括性的具体表现是不同的。语义结构关注的是语法结构的功能语义,所以它对小句表达的概念语义进行了舍取,获得了抽象的形式表征。虽然概念语义比语法语义精细繁复,但它的内部连接关系基于三个基本概念结构,所以概念框架在具备较大表述范围的同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将概念框架和语义结构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前者可以表述各小句之间更多的概念语义的相似性,因此其理论表述更加经济。例如:

(3)The tamer walked the tigers into their proper positions.

(4)The tigers walked into their proper positions.

前句是个致使小句,后句是个动作小句;致使是及物的,自动动作是不及物的;它们不同的语义结构可以形式表述如下:

施事 WALK1 受事 终位

施事 WALK2 终位

根据语义结构的表述,两个结构的动词语义也不同。前句的动词表示致使受事动作,后句的动词表示施事本身的动作。③

仅从语义结构的表征形式看,两句所表达的内容有两个相同的谓元,一个是施事,另一个是终位。事实上,这两个谓元只是语法语义(或功能语义)相同而已,它们的语法位置一个在句首,一个在句尾;它们的概念语义是不同的。前句的施事是个致使者,他自身可以不实施“走”的动作;后句的施事只是动作者,不含致使意义。从语义结构出发,前句的终位必须是受事的终位,而后句的终位只能是施事的。

从概念语义的角度出发,两个小句的概念内容只是范围不同而已。其中前句致使小句的概念内容涵盖了后句动作小句的概念内容;具体表现为:前句中致使倾向的概念内容“老虎走到各自位置上”和后句的概念内容相同。由此可见,语言对因果链的表达可以取整个因果关系(致使某实体动作)作为小句的范围,也可以取致使结果部分(某实体动作)作为小句的范围。在形式表述中,我们将如此两个小句的概念内容,放在单个概念框架中表述。其中“动作”和“致使倾向中的动作”用相同的形式来表征。这样的表征形式既合理又经济。它们的概念内容可以由“走”情状框架的概念过程表述如下: 过 (使者[,tamer] 使 对象[,tigers] 倾向)

程 [动者[,tigers] 动[,walk] 终位[,into positions]]

根据概念框架的形式表述,tamer是致使者,tigers是动作者,positions是动作者的终位。如此形式表征合乎两个小句的概念语义,因为“走”的动作者永远是tigers,终位也永远是动作者走动后的位置。如此概念语义自然也不悖于感知信息和运动信息。以上两例小句的操作过程中动作概念结构必须激活,致使概念结构可以激活可以不激活。在生成操作中,当致使概念结构激活时,及物小句激活;如果致使概念结构没有激活,那么不及物小句激活。

将概念框架和语义结构作一比较,如果将概念框架的成分称作参与者,将语义结构的成分称作谓元,那么两个不同的参与者(动作者、使动者)可以和一个谓元(施事)构成选择“或”的体现关系。因此,参与者和谓元的内部连接关系是不同的。由此推导,概念框架和语义结构也不相同。概念框架不仅在内部结构方面和语义结构不同,而且它有能力表述情状的认知连通可行性(见第2节)和认知操作可行性(见第3节)。

2. 认知连通可行性

情状的认知连通性具体表现为小句情状的概念语义和语言表达互相激活的可行性,也表现为它和其他认知系统(如感知系统、运动系统、情感系统等)的互相激活可行性。作为情状概念语义的形式表征,概念框架除了可以和语言表达互相激活外,还必须不悖于感知信息的操作,不悖于运动行为等等。概念框架合理的形式表述了情状概念语义的认知连通关系,而语义结构不将该认知特征作为自己的研究范围。我们举例说明两者在认知连通性方面的差异:

(5)Larry hit the iron ball with the club.

(6)The club hit the iron ball.

(7)Larry hit the iron ball into the corner.

(8)Larry hit the club against the iron ball.

这四个小句所表达的概念内容有一个共同的打击情状。从运动系统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运动行为的观察我们可以证明:打击情状必须涉及“打击者(动者)、打击的具体动作(动)、被击实体(对象)和打击工具(工具)”。在打击情状框架中,这些动作参与者构成动作概念结构:

动者Larry 动hit 对象ball 工具club (使者[,Larry] 使 对象[,iron ball] 倾向

[客[,iron ball] 终位[,corner]])|

程 (使者[,Larry] 使 对象[,club] 倾向[客 《三国志》古写本残卷中值得注意的异文

音乐智能与英语听说能力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家乡
秋天的图画
有趣的北湖公园
美丽的云彩
老师,我拿什么献给你
我的课余生活
镜子里的我
快乐的十分钟
暑假南昌一日游
我的课余生活
第一次购物
爱干净的妈妈
我的妈妈
秋天的快乐——捉蜗牛
观察小蚂蚁
水电工人入党转正申请书
2011年工厂工人入党申请书
教师入党申请书范文3
2012年教师入党转正申请
某高校教师入党申请书
金融系统工作者入党申请书
员工完美辞职信怎么写
人民教师入党申请书
2009一名年轻教师最新入党申请书
教师入党申请书关于十七大
下岗工人的入党申请书
郑州一中教师入党申请书
湖南某大学教师入党申请书
胜利石油管理局职工入党申请书
银行员工的入党申请书
访客可视对讲系统设计方案
电力线路占地的法律问题
五星级酒店和高层公寓智能化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电网的无功补偿与电压调整
变电站直流监控系统
浅谈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
补偿变压器式照明稳压节能装置
对民用住房低压配电系统防雷的研究
变电设备安装技术要求
民用建筑中的弱电系统及其集成
现代化体育场馆照明设计要求
探讨接地故障引起电气火灾的防护措施阶段
ABB变频器的常见故障及维修对策
智能建筑地下汽车库管理系统电气设计
建筑智能化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简述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送教课)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鸟的天堂》教学思考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初稿)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及反思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一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
《飞向蓝天的恐龙》
《呼风唤雨的世纪》难句解析
《电脑住宅》教学反思1
《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