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审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1)
[摘要]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是会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给现代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任务,本文通过剖析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审计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当前解决这一难题的对策和建议,为我国今后提升信息化审计工作水平提供决策参考和思路。
[关键词]会计信息;审计;挑战;对策
我国企事业单位逐步实现由传统手工会计向会计信息化的转变,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为会计工作实现全面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会计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相比,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发展状况则相对滞后,这给当前形势下的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一、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化软件不能完全满足信息化审计的要求
目前,信息化会计软件的功能逐步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功能越来越强,结构越来越复杂。但是,对如何满足信息化审计要求的考虑还不够,如不少系统没有考虑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或者对数据结构不开放,这为电子数据的自动转换带来困难。会计软件设计的数据库结构也存在不规范之处,不能满足双向查询的要求,更谈不上二维查询了。另外,信息化会计软件在保留审计痕迹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尤其没有考虑为信息化审计预留测试通道,加大了会计信息化审计的难度。
(二)信息化审计法规建设滞后
(三)信息化审计研究与应用落后于信息化会计
信息化会计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信息化会计软件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已取得了较好成绩。会计软件的研究正在朝两个方向发展,横向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研究开发面向企业各级管理部门的网络财务软件;纵向是研究为企业高层管理服务的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而信息化审计起步晚,相关的配套措施滞后,使得信息化审计的研究落后,理论指导体系不够健全,信息化审计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要想实现质的飞跃,使这项工作得到普及,仍需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四)审计内容发生变化
在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的监督职能虽然没有改变,但审计内容却发生了变化。在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项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如果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非法篡改,则计算机只会按给定的程序以同样错误的方法处理所有的有关会计事项,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信息化系统的特点及其固有的风险,决定了审计的内容要增加对计算机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
(五)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实现会计信息化后,由于会计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会计系统更为复杂,审计对象也更多,审计人员仅凭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胜任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的。因此,审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的政策、法令依据以及其他的审计依据外,还应掌握一定的电子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成为业务精湛、技术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二、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发展对策
(一)尽快推动各种软件实现数据接口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当前,最紧迫的工作是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会计核算软件严格执行这一国家标准,为会计核算软件与信息化审计软件之间实现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奠定基础。
(二)加快信息化审计法律法规建设
我国现有的审计标准大多是手工条件下的审计准则和规范,部分针对信息化审计的法规准则由于可操作性不强,很难在实践中得以贯彻和实施。因此,从总体上看,目前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工作缺乏有效、合理、科学的执行标准,这就使会计信息化审计人员无章可循,没有一个客观的审计和评价体系。在新形势下,有必要重新审视信息化审计的定义、原则、方法等各项内容,组织会计信息化方面的专家和信息化方面的专家共同研究和制定会计信息化和信息化审计都易于实现的工作标准,使两者能在规定和要求上协调一致,促进两类法规相互配套,相辅相承,最终形成科学合理、便于执行的信息化审计法规和准则体系,从而为我国的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广泛开展提供有效的依据。
(三)开发通用的信息化审计软件
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大多是专业性较强的审计软件,由于软件本身的功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侧重点,因此只能适合于专门行业或特定业务的审计工作,需要单独开展,独立使用,成本高,缺乏通用性,不利于推广。当前,应根据信息化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各部门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研究开发通用性强,实用价值高的信息化审计软件。
在信息化会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时必须注意审计需求,要留下新的审计线索,以便审计人员在信息化条件下也能跟踪审计线索,顺利完成审计任务。例如,要留下每笔经济业务的详细记录,而不能只留下更新后的当前余额。有些系统中的暂存文件,经过一定的时间就要被删掉。如果审计需要查找这些文件,则应拷贝,以便查询。总之,通用的信息化审计软件既要与信息化会计软件形成有效的接口,也要适用于审计本身的工作要求,有利于广泛推广和普及,促进审计工作不断走向现代化。
四、加大会计信息化审计人才培养力度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工作技术性强,对审计人员的要求高,手工条件下的审计人员往往很难单独完成信息化审计工作。要从根本上适应信息化审计的要求,需要从长远角度考虑,着手培养既懂会计信息化,又懂审计知识的复合型审计人才。一方面,要加强对目前在职审计人员的培训,从提高会计信息化及相关的知识技能着手,逐步提高他们适应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国家应重视在高校中培养信息化审计人才,通过专业的设置和系统的培训,为今后的信息化审计工作储备大量专业扎实、知识全面的信息化审计人才,形成一支训练有素的会计信息化审计队伍,不断提高我国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审计工作是保证我国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起到为国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当前,随着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不断进步,对我国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亟需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创新审计模式,逐步推进审计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通过走信息化道路,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促进审计信息化工作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尽管目前的审计信息化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这项工作已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审计信息化工作定能早日获得实质性的进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骑“多人车”
- 生活是快乐的
- 童年的趣事
- 心爱的土豆
- 都是闹钟惹的祸
- 未来的家
- 有惊无险
- 人文桐乡
- 重返师门
- 军训——人生之旅第一步
- 有个男孩想变瘦
- 童年傻事
- 梦游天庭
- 说说我自己
- 爱学字的爸爸
- 试析心理社团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 试论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缺点与对策
- 试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实训能力标准及其要素
- 试析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深化高校思政工作
- 浅析世界产业发展动向对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启示
- 试析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 试析对创新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模式的探索
- 试论现代职业教育的伦理诉求
- 试论职校机电专业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的对接
- 试论微博新传媒的高职生就业观教育
- 试论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 试析新制度经济学视阈下职教城建设策略探讨
- 试论高校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与途径
- 浅析基于职业岗位要求的高职管理学基础实训教学研究
- 简析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 《古代诗歌五首》有关资料
- 绝妙山水不朽诗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
- 《秋天》实录片段及点评
- 《秋天》教学反思
- 《西江月》运用的艺术手段
- 断肠碎心的悲曲──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激活创新思维 拓展学习空间──《秋天》教学实录
- 关于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意境的教学建议
- 古诗的鉴赏、评价及考查
- 《古代诗歌五首》课题研究
- 《秋天》教学后记
- “互文见义”的含义
- 以诗意解读诗意──《秋天》的教学案例
- 《秋天》课堂实录
- 《天净沙·秋思》的映衬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