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汉字结构的发展方向(1)

汉字结构的发展方向(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汉字结构的发展方向(1)

汉字的结构是朝着什么方向发展的?对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一是音化,一是意化。〔1〕所谓“音化”, 是指在汉字体系里音符数量由少到多,逐渐占优势;而“意化”,则是意符数量由少到多,渐次成为主流。

在讨论音化或意化时,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应着眼于作为汉字构成成分的字符。一个字符若要成为某语素的书写形式或书写形式的一部分,就要实现字符与语素的结合。

结合的道路主要有两条:一是用字符所示的意义与语素的意义沟通,这叫表意,这种字符增多就叫意化;二是用字符所示的声音与语素的声音沟通,这叫表音,这种字符增多就叫音化。由此看来,所谓表音表意,所谓音化意化,是就字符与语素结合的方式来说的,是着眼于字符的。

字符与语素的结合,有“初婚”和“再婚”两种情况。例如甲骨文中的“日”与语素“日”的结合是“初婚”,而“晴”“马日”中的“日”与语素“晴”“马日”的结合都是“再婚”。

“初婚”时字符只有形体意义,它与语素只能沿着意义这条道路走到一起;“再婚”时的字符,已有了它最初记录的语素的音和义,它与新语素结合的途径就可以有意义和声音这两条了。一个汉字,不论它有几个字符,也不管这些字符是通过什么途径与相应语素结合的,一旦成了语素的书写形式,它就成为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是“能指”,而相应的语素是“所指”。作为“能指”的字,是既有音,又有义的,因为语素是音义结合体。

因此,说到音化意化时,不能着眼于作为语素书写符号的汉字。在这一点上,中西文是一样的。

例如我们不能说英文“sun”这个字只有音,而中文“尖”这个字只有义,但可以说“sun”字所使用的字符“s”“u”“n”只表音,而“尖”字所使用的字符“小”“大”只表意。第二,应着眼于汉字字符的实际运用。

我们知道,在记录语言时,一个汉字有时记录这个语素,有时记录那个语素;有时表示本义、引申义,有时表示假借义。汉字记录的语素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不同,汉字所使用的字符表音表意的情况就有所不同。

所谓表音、表意,实际上是指在汉字实际运用过程中字符与相应语素的结合方式,而不是指在创造汉字之时字符与相应语素的结合方式。例如古文字中的“来”,就其来源而言,是表意的;而就其运用讲,是表音的。

当然,这两者有时是统一的。例如古文字中的“日”,当它表示本义时,是表意的;而就其来源说,也是表意的。

纵观几千年来汉字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汉字的结构依次有三个不尽相同的发展方向,换句话说,汉字结构发展的方向是因时而异的。

一、在完整的汉字体系形成的过程中以及这种体系形成的初期,汉字结构发展的方向是音化。完整的汉字体系是在原始文字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原始文字(包括文字画和图画字)都是表意的。

汉字的文字画材料,至今还未发现。而图画字的材料却有一些。

例如《金文编》843号,是一幅画, 像手里拿着刀杀猪,它的意思应该是杀猪祭祀祖先。从这类材料来看,图画字中已有可以反复使用的单体符号。

这些符号,或者是代表有形事物的,或者是代表概念的。当汉字完整的体系开始形成时,图画字中的许多单体符号被吸收进来;此外人们还仿此创造了许多类似的符号。

然而光凭这些表意符号,还不能做到按照词序无遗漏地记录语言,这是因为,语言中的许多词(如虚词)是无法以形表义的。要想全面地记录语言,只有走假借的道路。

完整的汉字体系形成的过程,就是假借字不断增加的过程。汉字完整的体系形成的时间,大约是在夏商之际。

殷代距离夏商之际相当近。在殷代的甲骨文里,假借字占了74%左右。

〔2 〕属于西周早期的《利簋》铭文,假借字的比重也大抵如此。这时文字里假借字的比重如此之大,超出了一般人的想像。

在原始汉字里,可能也有一些假借字,但是其比重肯定很小。与原始汉字比较起来,殷商时代和西周早期文字里的假借字急剧增加。

假借字是由音符构成的,这种字占大多数,那就是音符占大多数。这就是说,从原始汉字到殷代甲骨文、西周早期金文,汉字结构的发展方向是音化。

二、从西周时代起,汉字结构的发展方向是音意化。从用字这个角度来看,自西周时代起,假借字逐渐减少:西周前期的《大盂鼎》铭文,共有291个字,假借字约70个,约占总数的24%;西周中期的《史墙盘》铭文,共有284个字,假借字约 60个,约占20%;西周晚期的《毛公鼎》铭文,有497个字, 假借字约有70个,占16%;〔3〕春秋时代的《栾书缶》铭文,共有40个字,假借字5个,占12%强;战国时的《鄂君启节》,总字数164个,假借字3 个,仅占2%;秦汉时的帛书《老子》乙本共有5500个字,假借字320个,占6%;帛书《经法》约5000字,假借字320个,也占6%;现有的《老子》假借字30多个,不足1%;现有的《荀子》首三篇,共有5700 多个字,假借字54个,占1%弱。

上述统计说明,时代愈晚,假借字越少。若从造字角度来看,自西周时代起,形声字迅速增加。

甲骨文中的形声字,仅占20%左右。自西周时代起,形声字大量增多。

到了春秋时代,形声字的数量已超过了表意字。秦国的小篆,依据许慎的《说文解字》,共有9353字,形声字有8057个,占82%。

南宋郑樵分析过23000多个汉字的结构,结论是形声字已超过90%。清代的《康熙字典》,形声字也占90%。

与形声字在全部汉字中的比重逐渐增大相伴随,汉字的数量也逐渐上升。汉字的数量和形声字的比重成正比地增加,说明西周以后增加的新字主要是形声字。

前面讲过,自西周时代起,假借字在全部汉字中的比重逐渐减少,这就是说,西周以后形声字在运用过程中,基本上是用来表示本义或引申义的。一般说来,当表示本义或引申义时,形声字中的音符有表音作用,意符有表意作用。

形声字是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这种字数量逐步增多,也就是音符和意符逐渐增加。这种现象,既不能说是音化,也不能说是意化,而应称为音意化。

所谓音意化,并不是说音化和意化平列,而是有主有从的。应该说,音化是主要的,而意化是辅助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汉字形体的演变及其对字源的否定

试论幼儿汉字教育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方方圆圆智斗怪兽
“小汪”的小事
在节日里—游森林公园
学习雷锋精神
我是幸福的小鸟
世上只有爸爸妈妈好
有趣的昆虫展
冬天的早晨
我的宠物——小白兔
春之声
小乌龟的圣诞夜
书本笑了
一棵柏树的遭遇
塔山的早晨
跳蚤书市
试析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
简论高职导师制度的实践与问题反思
试析文秘专业“三阶五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试析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试析高职会计专业的网络化教学
浅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师成长研究
简论“二段四步”教学法实施策略研究
试论服装行业小门类岗位“三段递进”实践教学研究
试析中西部高职院校“90后”女生思想状况调查与研究
简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职综合布线课程实践教学
浅析职业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及其启示
简论我国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试析提升高职生就业质量的思考
试析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分阶段管理模式初探
试论课程一体化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血·红字·罪与罚──《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重点难点精解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