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论苏轼词的婉约风格(1)(1)
内容提要 : 苏轼是北宋文坛的领袖,也是宋词豪放派的创始人,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这是在我们以前学过的教材中经经常提到的。
虽然他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但是他的词中温婉含情的婉约词作的数量并不少于慷慨激昂的豪放词作的数量。对苏轼词的婉约词风前人已有论述,但是有过于片面化,本文主要从婉约词的传统题材(言情)﹑婉约词的重要内容(咏物)﹑婉约词的基本特征(意境之美)三个方面,通过对苏轼的几首代表性的婉约词的分析,从而展现出苏轼词风的婉约凄美的一面,从而使人们可以更清楚的认识苏轼。
关键词:婉约;题材;内容;特征婉约一词,即委婉含蓄之意。婉约词不仅是一种文学题材,也是一种创作手法。
自后唐温庭筠为鼻祖的花间派开始,闺怨、相思、离情别绪、春花秋月便成词作的一大题材。婉约词上承花间词,与花间词一脉相承,但是与在花间词相比,婉约词内容上去其浮艳多分雅致,形式上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传统题材上都有很大的创新。
在苏轼以前的北宋词坛仍是以及婉约词为主流,主要是一些男女相思、闺阁幽怨的艳情之作,直至苏轼才打破了婉约词以艳情为题材的范围,将婉约词推入正宗高雅的文学殿堂。[注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1037——1101)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
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中进士,神宗熙宁年间,因于主张新法的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被贬为杭州通判,苏轼词的创作就是从此时开始的。元丰二年,因在著名的“乌台诗案”中被以“作诗讪谤朝廷”之罪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在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词来抒发心中的忧愤,表达他的人生态度。哲宗元佑年间,高太后临朝,司马光执政,苏轼被召回京,被委任为朝奉朗知登州,后迁为礼部朗中,又迁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又历任知杭州﹑知颍州﹑知扬州﹑知定州。
哲宗亲政后,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后,在遇赦北归的路途中,于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
苏轼一生在宦海中浮浮沉沉,心中种种忧愤,都成为其创作的源泉。[注B] 浅论苏轼词的婉约风格
浅析当代爱情小说的历时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雷锋叔叔的故事
- 下课啦
- 春天来了
- 美丽的校园
- 摔跤了
- 帮妈妈洗碗
- 摔跤了
-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小白兔
- 下课啦
- 下课啦
- 秋天的景色
- 快乐的一天
- 下课了
- 下课啦
- 我们爱春天
- 试论音乐欣赏中的中国古典音乐教学
- 爵士乐在我国通俗歌曲中的运用
- 试论贝多芬音乐作品中人文精神与音乐形式的关系
- 浅谈培养歌唱艺术表现力的科学方法
- 试论美声唱法男高音整体歌唱训练技巧
- 探析本土音乐走进高师公共艺术课程的思考
- 从音乐人类学角度浅谈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
- 浅谈关于高校非音乐专业合唱课程设计的新探讨
- 浅析舞蹈音乐结构和舞蹈表演关系研究
- 笛子在民族音乐中的发展与传承
- 浅论社会音乐生产结构中音乐职业与媒介的互动关系
- 试论高中音乐老师如何适应教育课改的形势
- 钢琴乐器的历史沿革与钢琴音乐的流派更替
- 我国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相互关系
- 浅议中学音乐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编制
- 《吃水不忘挖井人》-
- 《司马光》教学一得
- 《吃水不忘挖井人》拾零
- 《司马光》课堂教学教案
- 《司马光》片段1
- 《司马光》教学偶得
- 《司马光》教学实录
- 《乌鸦喝水》教案
- 《司马光》教学实录
- 《司马光》片段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 《吃水不忘挖井人》
- 《司马光》教学实录之二
- 《司马光》教学一得1
- 《吃水不忘挖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