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哈代的宿命论思想在《苔丝》中的表现(1)
[摘要]哈代的小说中充满了宿命论思想, 这一点在他的名著《苔丝》中描述苔丝的命运时尤为突出。本文试图通过弗洛伊德的作家与白日梦的理论——即小说中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作家自己“精神生活的冲突”在小说中的具体表现。从而说明, 由于哈代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人们的生活的巨大变化的不理解, 又找不到科学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社会巨变给社会和人们的各个方面带来变化, 从而把这些现象归结于宿命的安排, 并在小说中通过女主人公苔丝表现出来。
[关键词]宿命论 苔丝 必然性 作家与白日梦
一、哈代的生活背景和他的创作思想的形成
二、小说中宿命论思想的分析
在小说中, 哈代运用了一系列的巧合和暗示, 来说明苔丝的悲剧性命运是早安排好的, 是无法避免的。小说中的第一个巧合就是当苔丝与弟弟用她家的那匹老马去送货的时候, 老马在途中被邮车撞死。这个结果直接导致苔丝不得不接受她父母的建议, 去那个所谓的亲戚家找活干。老马被撞死看似是一个巧合,但是却暗示了一个必然的结果, 那就是苔丝不得不去做她不愿意做的事情, 而正是这件事情最终导致了她一生的悲剧, 这同时也反映了哈代无法给生活在贫苦中的人们找到一个光明的前途, 从而只能把他们的不幸归结于是巧合的结果。
而当苔丝被亚克思诱奸后, 由于自己的宿命论思想的缘故,哈代认为这是一种报应。他在小说中写道:“的确, 我们可能承认眼前这桩灾祸之中隐藏着某种报应的成分。毫无疑问, 苔丝。德伯维尔的某些披铠甲的祖先当年在得胜归家, 寻欢作乐时也曾经对农民的女儿干过同样的事情, 而且更加粗暴, 但是尽管在神灵的眼里, 祖先造孽子孙得报应天经地义, 常人却唾弃这番道理, 因此仍然于事无补。”[3 ]从这段话中, 我们知道哈代把苔丝的这个悲剧看作是对其祖先作孽的报应, 认为这是一种必然。这明显带有宿命论的思想。
后来, 苔丝在干活的牛奶场遇到了安吉尔, 并最终与他坠入爱河。在结婚前夕, 苔丝给安吉尔写了一封信讲述自己以前的事情, 然而信却巧合的塞到了铺在门口的地毯的下面, 以至于安吉尔没能及时看见。这表面上看起来是苔丝即将获得幸福, 其实却是她的悲剧人生的进一步加深。因为在那个年代, 妻子婚前的不忠行为是不被社会所接受的, 而最终的结果就是, 安吉儿在得知真相之后离开了苔丝。尽管哈代同情苔丝的命运, 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 在他的内心深处, 也是无法接受苔丝的这种行为, 因此他安排了一个巧合并通过安吉尔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即不管苔丝是不是无辜的, 她的这种行为是应该受到命运惩罚的,她的悲剧是无法避免的。《傲慢与偏见》中叙述视角和写作意义
试析《红字》中的女性意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神秘的房子
- 听“画蛋”故事有感
- 厨房里的悄悄话
- 丑青蛙与美面具
- 四季童谣
- 大树的卫士
- 神奇的圆柏
- 观赏春节晚会
- 在哪里
- 森林里的神医
- 森林医生——啄木鸟
- 小花猫智斗狐狸
- 看图《救小树》
- 小懒熊买西瓜
- 猪八戒的心事
- 欧美文化艺术机构应对政府拨款削减:阵痛后的“自力更生”
- 欧美文化相遇与碰撞
- 阿米什,美国文化的一个异数
- 西方人在中国与中国人在西方
- 从东、西方文化看勾股定理的起源
- 欧美是怎样保护文化遗产的?
- 欧美反华现象的文化分析
- 美国文化产业:经济入侵还是文化渗透?
- 中西方文化关于“desire(欲望)”不同使用的研究
- 欧美影视剧在西方文化导入与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观美剧 品西方文化
- 从《美狄亚》和《氓》中弃妇形象比较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 中国现代文化与欧美波普艺术的关系
- 动物“他者”与欧美文化
-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 《沁园春·长沙》内容大意
-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 《沁园春·长沙》文白对照
- 《沁园春·长沙》重点难点导析
- 《沁园春·长沙》课文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