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国佛教文学的起源与发展(1)

中国佛教文学的起源与发展(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中国佛教文学的起源与发展(1)

佛教文學是指佛教內容為題材,旨在宣佛教信仰的文學作品。追溯佛教文學的源頭,最早可以從佛經傳入中國算起。

隨著佛經被譯成中文,佛經中的文學作品隨即被國人認可和接受,繼之而起的是僧人的文學創作,由於中國自古就有士僧交往的傳統,歷代文人也寫了大量表達述佛理禪意的文學作品。從佛經文學到僧人文學進而延伸到文人文學,形成了中國佛教文學一脈相承的發展過程。

一、佛經文學的起源 佛經文學源自於佛經,自印度佛經被翻譯成中文以來,佛教便在中土開花結果。佛陀住世時,為讓弟子明瞭深刻的佛理,多採用「應病與藥」、「應機說法」的方式來講說佛法。

他所運用方法主要就是形象化的譬喻,如中佛曰﹕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佛法。後來,佛陀所採用的通俗的弘化方式被弟子所繼承,並在結集佛典時體現出很高的文學水準。

當佛教傳入文學高度發達的中國,這一傳統得到進一步的發揚光大。佛經在被譯成中文的過程中,譯經師們運用了音譯、意譯和直譯等多種方式,同時採用多種文學手法加以潤色,使譯成中文後的佛經盡可能保持印度佛經的原貌。

在我們所見的佛經中,有許多經典都部分地使用了各種文學手法。如維摩詰居士示疾說法人關於神通的描寫﹕ 爾時長者維摩詰心念,今文殊師利與大眾俱來,即以神力空其室內,除去所有及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臥。

文殊師利即入其室,見其室空,無諸所有,獨寢一床…… 這一段經文描述了當文殊師利前往問疾時,維摩詰示現神把自己住所變成一丈見方的空屋子,裡面除了床之外無有一物,顯示了諸法性空之理。 在中,也存有大量採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的經文,如﹕ 若人壽百歲,邪學志不善。

不如生一日,精進受正法。覺能舍三惡,以藥消眾毒。

健夫度生死,如蛇脫故皮。 這裡的經文運用了我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十分生動而深刻地說明了人生當接受正法,改惡從善的道理,實際上這也是一首含義深刻的哲理詩。

有的佛經還可以完全作為文學作品來閱讀。這類經典中最有名的是。

是記載佛陀在此娑婆世界中所做功德的故事集。它是在印度民間故事、神話傳說、詩歌、格言的基礎上形成的。

該故事集以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讚揚了佛陀前世自利利他,濟度眾生的動人事,具有普遍的教育意義。 中的每則故事大體分作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佛陀現世的情況。另一部分是他過去世的行事,表現為他為鹿、猴、兔、鴿或示現為國王、貴族、商人、窮人來渡脫眾生之苦。

最後一部分是關聯語,由現世佛陀出面說明過去世的事情與現世的關聯,指出行善者是佛陀自己,做惡者為加害或反對佛陀的人,從而教化眾弟子。人的人物性格鮮明,情節曲折動人,是不可多得的文學佳作。

另一部佛經文學作品是。我國現代文學之父魯迅先生對其十分推崇,並曾自己出資印贈該經。

是一百則寓言故事的彙集,每則故事都是通過情節完整的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如其中有一篇论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

文学论文:漫谈李白和他的山水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坐井观天——续写
门铃响了
狐狸和乌鸦新传
冬天
我和祖国共庆生日
可怕的手术
学骑三轮车
补裤子
童年趣事
小白兔的生日
吃兰州拉面
捉金鱼
我和爸爸闹别扭
青蛙看到了海
一次有趣的游戏
张爱玲电影剧本中的“母爱”
谈美国励志电影的价值观
好莱坞电影多重镜像中的叙事
华语电影的“本土”文化认同
国产电影的生态元素解读
高黎贡山茶业茶园基地前程似锦 庄园经济舒展新姿
玉溪打造高原特色农业硬实力
强枫传播台湾美食 推崇绅士文化
好莱坞电影的乌托邦情结
张艺谋对文学作品情节的再深化
《内布拉斯加》:诠释美国人的“孝道”
《奔跑吧兄弟》大电影热播特色解读
国产电影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她》:双重线索中的人类情感反思
《权力的游戏》女性形象解读
进化一中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楼口中学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尚重民族中学201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镇江市201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4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义蓬一中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春舟白中学201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
山东潍坊2011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云南省2011年中考语文样卷及答案(2)
杭州市进化二中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杭州新华学校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杭州市万向初中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石桥镇学校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兰州市2011年中考一诊语文试题及答案
云龙县三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云南省2011年中考语文样卷及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