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汉字与汉语语法的关系(1)
近年来,国内语言学界对汉语语法的阐释已经走出了许多新的路子,许多学者都试图从汉语自身的角度出发探讨汉语语法之不同于印欧诸语言的特点。许多观点虽然还不是很成熟,但新方法、新思路无疑已为语法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和一片生机。其中以申小龙博士的文化语言学观最为引人注目。笔者亦曾从社会文化心理、思维认知和汉语独特的结构出发考究语法的特征,认识到汉语语法具有较明显的弹性特征,并初步概括为语言表达时的气脉连贯性,组词成句中的链式序列性和语言理解时的整体认知性。
〔1〕由此看出, 汉语语法的结构是取“意合”而轻“形合”,“以神统形”,表现出浓厚的民族语言的人文主义传统。我们在研究中还发现,一种语言的语法特点往往跟记录这种语言的文字形式也有许多关系。虽然语言是先于文字而存在,但文字的出现必然要适应并有利于这种语言的存在和发展。也就是说,一种文字与被记录的语言,必然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否则,这种文字就会失去长存的资格。当然,文字与语言的哪一要素联系得较明显,这会因文字的特点不同而有所偏重。从汉字来看,它与汉语语法的个性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字的特性适应并支持了汉语语法的意合特点,同时,汉语语法性征也是汉字得以长存的因素之一。汉字是现代世界上各种记录语言的文字中唯一继承传统而被保留下来的文字。它与音节文字、音素文字构成当今文字的三大类型。音节文字与音素文字是通过记音而达到记义的。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则是直接记义的。它在记音方面不甚明显,也就是说,汉字在联系语音方面的功能是较弱的。在汉语圈中,同一汉字在不同方言区可以读不同音而在意义的理解上却又是相同的。所以,汉字的功能特征在于它的表义性。它是建构在音形义相互联系的基础上的。其最大特点是既以形表音,同时又以形表义;其间音与义是通过形体建立联系的,即音与义之间是间接取得联系的。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称为汉字的三维结构。有如下图所示:形 体↓ ↓语音……→语义(虚线表示间接性)论汉字的文化学价值
汉字形体的演变及其对字源的否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狮子与蚊子
- 我撒了一次谎
- 给小猫取名
- 公园的一角
- 第一次给妈妈洗脚
- 一年四季
- 鼻子出走记
- 玩游戏
- 猪九戒
- 爸爸妈妈不在家
- 我爱家乡的学校
- 敬亭湖
- 搬石头比赛
- 假如风有颜色
- 《孤独的小猪》观后感
- 审计访谈的艺术
- 对长三角水上旅游合作模式与政策设计研究
- 低碳旅游体系构建研究
- 公司治理审计
- 完善我国审计法制建设的思考
- 论旅游者对黑色旅游发展的态度
- 审计项目方案中如何体现“突出重点”
- 北京入境旅游流扩散动力机制分析
- 文化遗产城市旅游发展措施
- 对咪依噜风情谷村民参与生态旅游能力对策研究
-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案例分析与模式改进
- 质问审计的未来
- 对游客满意度的客家文化旅游研究
- 企业舞弊的相关博弈分析和治理探讨
- 县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与路径
- 《狼》课文题解
- 《马》教学设计
- 《狼》词语古今异义
- 《狼三则》中的第三则
- 母爱的较量
- 《马》说课设计
- 《马》说课设计
- 狼的陷阱
- 《马》教学设计
- 《狼》有关资料
- 作者及《聊斋志异》
- 母狼的智慧
- 《狼》教学设计
- 《狼》的主角是谁?
- 《狼》学法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