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辨疑
翻新时间:2013-12-18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辨疑
细细地咀嚼《唐诗鉴辞典》中“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诗的析文,觉得有些令人难以置信的问题。析文中说:“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这样,势必后面只好说:“‘风雪’句应也不是所见,而是耳闻。”
其实,风可以闻,雪是绝对不可以闻的。(“风雪”可闻,不是诗人说的,因此,我说雪不可闻,不属于杨慎“千里莺啼”之类的问题)因为析文说次句写已投宿,所以“犬吠”也只能是“卧榻上听到的”,这里也有不少疑点:一、黑夜投宿的生人在卧榻上很难判断“犬吠”的具体位置;二、犬吠不一定是归人,可以是路人,也可以是歹人,还可以是其它动静,究竟犬吠什么?屋内人也很难说清;三、旅人在卧榻上听见犬吠才去“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是不符合一个人的心理反应的。既然有狗,旅人投宿时也该被吠,只有突如其来的犬吠,才可能在一个奔波于荒山野岭的旅人心中引起强烈的震动。
这些问题还不是主要的。按照“所见”、“所闻”的线索分析,不可避免“下半首另外开辟了一个诗境”,为了“不使读者感到脱节”,不得不从字面去抠:“‘柴门’上承‘白屋’,‘风雪’遥承‘天寒’,而‘夜’则与‘日暮’衔接。”恐怕析者心里也很清楚,一首诗前后是否脱节,不是看“如奴婢”的“辞”,而是看“似主人”的“意”。“意”好比一根贯穿其中的线索,如果没有它,诗就“穿贯无绳,散钱委地”(清袁枚《续诗品》)。从析文析出的两个诗境看来,确实难以找到一个恰当的“意”能够把上下紧密地联系起来,达到“意圆语响”(孙矿《唐诗品》的目的,析者从字面上寻找联系的根据,应该说是出于无奈。 浅论灵性诗歌
手法奇绝 寄托深远-柳宗元《江雪》别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爸爸妈妈不在家
- 假如风有颜色
- 我撒了一次谎
- 搬石头比赛
- 玩游戏
- 《孤独的小猪》观后感
- 一年四季
- 鼻子出走记
- 公园的一角
- 狮子与蚊子
- 第一次给妈妈洗脚
- 给小猫取名
- 我爱家乡的学校
- 猪九戒
- 敬亭湖
- 公司治理审计
- 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案例分析与模式改进
- 对咪依噜风情谷村民参与生态旅游能力对策研究
- 对长三角水上旅游合作模式与政策设计研究
- 低碳旅游体系构建研究
- 审计项目方案中如何体现“突出重点”
- 对游客满意度的客家文化旅游研究
- 企业舞弊的相关博弈分析和治理探讨
- 审计访谈的艺术
- 北京入境旅游流扩散动力机制分析
- 论旅游者对黑色旅游发展的态度
- 质问审计的未来
- 县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与路径
- 文化遗产城市旅游发展措施
- 完善我国审计法制建设的思考
- 《狼》课文题解
- 《马》说课设计
- 《马》说课设计
- 《狼三则》中的第三则
- 《狼》教学设计
- 狼的陷阱
- 《狼》词语古今异义
- 母狼的智慧
- 《狼》有关资料
- 《狼》学法导航
- 母爱的较量
- 《马》教学设计
- 作者及《聊斋志异》
- 《狼》的主角是谁?
- 《马》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