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瘦诗人”做起了”小粉红花”的梦——我读《秋夜》(1)
【摘要】《野草》是鲁迅“为自己”写的散文诗集,文章通过《秋夜》走进鲁迅心灵世界的幽暗花园。“极细小的粉红花”和“遍体苍翠”的小青虫,是展开作者心里图景的路标,透示出那段日子,鲁迅与许广平接触中触发的些微感情涟漪。
【关键词】《秋夜》;许广平;朦胧;爱怜
从共和国成立到新时期,《野草》一直都是学术界不断探讨、争鸣的领域。鲁迅自己也承认:“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一九二七年作者在《三闲集·怎么写》一文中描绘过这种心情:“我靠了石栏远眺,听到自己的心音,四远还仿佛有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灭,都杂入这寂静中,使它变成药酒,加色,加味,加香。这时我曾经想要写,但是不能写,无从写。这也就是我所谓‘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可见,作者本人在写《野草》时常处于无法言说的困境。摒弃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庸俗社会学和政治权威术语论断对《野草》的狭隘解读,新时期的《野草》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了那种思想/艺术二元论的狭小空间。“很清楚《野草》所倾听的、所传达的是人的灵魂、是心音”。所以,让我们从鲁迅心灵深处的幽暗花园——《野草》入手,回到作为“人”而不是“神”的鲁迅本身。 1923年7月14日鲁迅与周作人之妻羽太信子发生冲突,随之与周作人闹翻。鲁迅当天日记仅写了一句:“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此可记也。”冲突后的第5天,周作人自己给鲁迅送去了一封绝交信。
8月2日,鲁迅携朱安从北京八道湾住所里3个兄弟及其家属共同营造大家庭搬出。鲁迅原打算一个人搬走,曾对朱安说,你或者留在八道湾陪母住,或者回绍兴娘家,我回按月寄钱供养你。但朱安回答:“八道湾我不能住,……绍兴朱家我也不想去。你搬到砖塔胡同,横竖总要人替你烧饭、逢补、洗衣、扫地的,这些事我可以做,我想和你一起搬出去。”鲁迅只能带着母亲送给自己的媳妇一同搬到了砖塔胡同,与朱安住在这20平米左右的狭小房屋里。十月份,鲁迅就开始连日高烧,咳嗽,肺病复发。直到翌年的5月2日鲁迅才从砖塔胡同这搬出,到了由旧宅翻修的西三条胡同的新居。这是个传统的四合院,与八道湾相比较,规模则小得多。从窗户能望见不很宽大的后园,也能看见两株邻家墙壁那边的枣树。这后园夜的天空是“奇怪而高”的,星星的眼也是“冷眼”。这是典型的鲁迅眼中的世界,也是鲁迅看世界的眼光。但是,诗人对园中开着“极细小的粉红花”却是怜爱的。
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瘦的诗人”是鲁迅的自况。“极细小的粉红花”是女性化的,是爱做梦的,是凄艳的。诗句映照的是诗人心底的镜象,流淌的是诗人潜意识的思绪。正如聂绀弩在《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中指出:“《野草》是鲁迅先生为自己写,写自己的书,是理解他的锁钥,是他的思想发展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枢纽。”那么,《秋夜》到底记录了鲁迅自己怎样的内心柔软?鲁迅的心底为什么会流动着对女性的朦胧的怜惜、关爱,就象“瘦的诗人”鼓励“小粉红花”以梦想?还是让我们回溯一下鲁迅那一阶段的生活。 当鲁迅先生来上课的瞬间,人们震于他的名声, 每个学生都怀着研究这新先生的一种好奇心。在钟声还没有收住余音……突然, 一个黑影投进教室来了。首先惹人注意的便是他那大约有两寸长的头发, 粗而且硬, 笔直地竖立着, 真当得“怒发冲冠”的一个“冲”字……褪色的暗绿夹袍, 褪色的黑马褂, 差不多打成一片。手弯上、衣身上的许多补钉, 则炫着异样的新鲜色彩, 好似特制的花纹。皮鞋的四周也满是补钉。人又鹘落, 常从讲坛跳上跳下, 因此两膝盖的大补钉, 也掩盖不住了。一句话说完: 一团的黑。那补钉呢, 就是黑夜的星星, 特别熠耀人眼。小姐们哗笑了!“怪物, 有似出丧时那乞丐的头儿。”也许有人这么想……钟声刚止, 还来不及包围着请教, 人不见了, 那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当时许广平正和男友李小辉恋爱,但对桀骜不驯、不安分、卓尔不群和具有叛逆精神的许广平来说,这个“乞丐的头儿”无疑对她有极大的吸引。旧历除夕夜,许广平得了猩红热,男友李小辉为了照顾她也传染上猩红热,不治而死,她却奇迹般地康复了。每星期一小时的《中国小说史》越来越成为她的“翘盼”,看许广平以下的另一段回忆:《论语》使动句和使字句的比较研究
古汉语假设连词“使”的来源及虚化过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金乡沙滩记
- 十一见闻
- 真人雕塑
- 夕落
- 我考了60分
- 小兔飞飞历险记
- 绿毛龟
- 青云山游记
- 中国真伟大——神州六号起飞
- 砍甜高粱
- “十一”见闻--游在大西北
- 校园里的升旗台
- 《封神榜传奇》读后感
- 钓螃蟹
- 一张盗版CD的无奈
- 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重点和难点探讨
-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 “文包诗”课文教学初探
-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 审计风险管理探讨
- 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几点探索
- 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荡起终课前的涟漪——谈语文课堂的结束语
- 关于小学生说谎作文的几点反思
- 对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的几点想法
- 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运用及推广
- 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及协调
- 创新意识与小学语文教育
- 语文教学要走向“会意得言”的统一
- 谈中途接班的班主任工作心得
-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简析
- 《大自然的语言》写作特色
-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背景知识
- 《大自然的语言》学法导引
- 《大自然的语言》写作特色
- 《大自然的语言》重点难点
- 《大自然的语言》同步达纲练习
- 《大自然的语言》中心意思
- 《大自然的语言》结构分析
- 《大自然的语言》重难点突破
- 《大自然的语言》基础知识题
- 《大自然的语言》语法修辞
- 《大自然的语言》重点语句分析
-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测试题
- 唐宋诗中的物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