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动量词“回”“次”的差异及其运用(1)

动量词“回”“次”的差异及其运用(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动量词“回”“次”的差异及其运用(1)

摘 要: “回”与“次”作为现代汉语中语义最为单纯而且意义相近的两个动量词,通过对语料的考察可以发现,二者在搭配上,有些前置词语一般只能与动量词“次”组合使用,在修饰名词性词语时,在语义和适用对象方面皆存有一定差异;在重叠方式上,动量词“次”能以各种形式重叠使用,而 “回”在重叠方式上一般受到某种限制;在语用方面,“次”远远超过了“回”的出现频率,并且“回”主要用于口语性较强的作品或场合中,“次”则没有这种局限。在具体运用中,可以在把握其基本用法、基本句法格式的基础上,区分其相异的用法。然而,由于“次”与“回”在语义上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太大区别,加之“回”有渐渐被“次”所替代的趋势,为了避免语言表达的累赘,在实际运用中,只须简明扼要地将它们的异同点区分开来就行,而无须深究。 关键词:动量词;差异;运用 “回”、“次”是现代汉语乃至近代汉语里最为常见的两个动量词,自元代开始二者就是一对近义词,到现代,二者差不多发展成了一对等义词:在语义上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区别。但是在语言交际中,有时候又不能互换。所以,如果不弄清二者之间的差异,就无法在语言实践中准确使用这一对近义动量词。

一、现代汉语动量词“回”“次”的差异

“回”“次”是现代汉语中语义最为单纯的两个动量词,既不表达事件的具体特征,也不包含主观量的情态特征或时间量度特征,[1]仅仅起着单纯计数的作用。因此适用范围极为宽泛,能用于称量所有的有量动词 。

根据对大约1.15亿字现代汉语语料的考察,发现动量词“回”“次”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

(一)搭配上的差异

1.有些前置词语一般只能与动量词“次”组合使用:首、本、各、多、屡: 动量词“次”能与“首”“本”“各”“多”“屡”等词语组合使用表示动作行为的次数,但是动量词“回”却不能或很少能与它们组合使用。这可能与动量词“回”口语性强这一特点有关。以上组合,除“多次”外,其它组合形式皆主要见于书面语中,相同的意思在口语中一般地会换一种表达形式,如例

(1)“首次发现”在口语中一般会说成“第一次(回)发现”,例

(2)“本次比赛”口语中会说成“这次(回)比赛”,例

(3)“各次识记”在口语中会说成“每

(一)次(回)识记”,例

(5)“屡次摸至帐前”在口语中会说成“好几次(回)摸至帐前”。可见,二者在搭配使用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书面语中,口语中似乎没有这种区别。

2.修饰名词性词语时,二者有较大的差异。动量词“回”“次”的主要功能是用于计量动作行为,不过,有时候也可以用于计量名词性的词语,用在名词性词语前作定语。在这种用法中,二者在语义和适用对象方面都有差异。

次:计量可以重复出现的事情:

一次机会 / 两次会议 / 三次事故 /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取得了无数次胜利 / 几次失败他都没有灰心

回:

(1)计量事情:怎么一回事 / 有那么一回事 /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你们俩说的是两回事,不是一回事!

(2)计量章回小说中的一章或书中的一个段落:

《红楼梦》一共有一百二十回 / 《西游记》第二十回 / 今晚说了两回书

修饰名词性词语时,二者的共同点是都可以计量事情,不同点一是语义侧重点不同。“次”用于计量事情时侧重于表示事物出现的次数,而“回”则侧重于表示事情的段落,相当于“件”。二是适用对象和组合方式不同。“次”不能直接用于由独“事”字构成的词语前面,比如不能说“一次事”“那次事”;而“回”则相反,一般只能用于“事”字前,构成“回事”的形式。三是“回”可以作章回小说或评书的一个单位,而“次”则没有这种用法。

(二)重叠方式的差异

动量词的特点之一是能重叠使用。动量词“回”“次”都能以“一AA”形式出现,如:

他们一次次背着冬梅去医院,一点一点地积攒着钱。(丁丁《一个日本遗孤和她中国的父母》)

一次次的采访,其实就是一回回接触社会,熟悉人事并了解自己的过程。(徐光春《走过长弄堂》)

不过,动量词“一回回”出现的频率很低。在现代汉语语料库里找到“一次次”的用例687处,而“一回回”的用例只有8处,其中有4处是与“一次次”在同一句中以对举形式出现的,有1处是指章回小说,另3处皆出现于诗歌语言的环境中,可见,“一回回”的使用主要是出于修辞效果的需要。

另外,“次”还可以大量地以数量结构重叠的形式使用,如:

(1)学校领导逼着我一次一次检查。(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

(2)一次又一次的询问,伍惠珍的心情再也无法平静了。(张清渝《跨越大海的爱》)

(3)我曾经一次又一次地去看一部法国电影。(潘虹《虹独语》) 总之,动量词“次”能以各种形式重叠着使用,而动量词“回”除非是出于特殊的需求目的,一般都不能重叠着使用。

(三)语用方面的差异

1.出现频率差异很大。动量词“次”在现代汉语中的出现频率远远超过其它任何动量词。据刘街生对近三千个专用动量词用例的统计考察,动量词“次”的出现频率占了40%,而“回”只占总用例的大约6%多一点。[1]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高文盛

读《论语》,话“和谐”

单宾语句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自我介绍
猫与燕子
小馋猫历险记
精彩的比赛
难忘的一件事
童年趣事
我有一个好妈妈
雪花精灵(组诗)
我终于战胜了胆怯
梅花开了
游长沙世界之窗
小燕子的命运
爸爸的爱
老师,我想对您说
《钉子》读后感
最新房产租赁合同书
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
天津市房屋转租合同
商品房产租赁合同
房屋租赁协议
租赁商品房合同
廉租住房租赁合同
最新房屋租赁合同下载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
公寓租赁合同
北京市公有住宅租赁合同
沈阳市房屋租赁合同
北京市租赁合同
房产租赁合同
由实验课开出率所想到的
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供材料议论文立意的四条原则
课堂教学模式辨析
激发兴趣活跃思维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要求
浅谈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自读文”教学浅探
生物学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
物理自学能力的培养
语文生活教学的思考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
世界近代史的阶段特征
试论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谈谈“暴露式”的数学教学过程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学设计
《月亮之谜》教学设计2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11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月球之谜》教案
《月亮之谜》教学设计1
《月亮之谜》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9
《果园机器人》教材简说
《月球之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学设计1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同步练习题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案
《月球之谜》同步练习题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精品教案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