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7
浅析电视构图的特点
浅析电视构图的特点 浅析电视构图的特点
摘要:构图是摄像人员拍摄电视画面的一个主要环节,电视,作为一种声音与画面结合为一体的独特的传播媒介,其构图方法同样也具有不同于绘画和照相的特点。
关键词:电视;构图;构图特点;画面;构图原则
构图是摄像人员拍摄电视画面的一个主要环节,是摄像师将现实形象转变为屏幕形象时采用的画面结构形式。
而电视构图是电视画面的空间结构安排,指摄像师为表现某一特定的内容和视觉美感效果,将镜头前被摄对象以及摄像的各种造型元素有机地组织、安排在画面中,以尽可能适宜的空间形式来表现、强调和深化电视节目的情节、主体和意境,并形成一定画面形式的创作活动
电视,作为一种声音与画面结合为一体的独特的传播媒介,其构图方法同样也具有不同于绘画和照相的特点。
一、电视画幅的固定性
电视画面的画幅是固定的,不能像图片那样在事后进行剪裁和修饰。电视节目要通过固定的取景,在拍摄现场录制时不移动的一次完成拍摄。虽然拍摄可以进行安排和组织(如电视剧、音乐电视等),但拍摄完成后的电视画面的构图关系及画面结构不能像图片那样进行后期加工。因此,我们就要在取景框的限制下,通过特殊的拍摄手法弥补其画幅的固定性带来的弊端,在吸取和借鉴绘画艺术和摄影艺术的成功经验的同时,注意画面构图的艺术性和可视性,从视觉形象的塑造,光色影调的表现,主体陪体的提炼等多个层面上加强锻炼和创作,拍摄出构图精美画面主体突出的优秀作品,展现出不同于照片和绘画的独特魅力。虽然镜头的画框是固定的,但镜头与镜头之间的剪辑赋予了电视很强的照片或绘画所不能达到的叙事能力。
二、电视画面的时限性
三、镜头的连续性和相关性
1.虽然构图主要是单个镜头画面内的空间结构问题,但是,表现同一场景的多个镜头之间,在光、行、色等构图因素的配置上,显然是连续相关的。在影片《毕业生》中,当本恩游向游泳池爬上气垫时,镜头自然的转接到本恩扑到正躺在床上的鲁宾逊太太的身上,接着当他游上岸,打开自家的门进入时,出现在镜头面前的竟是他正从旅馆厕所的门走出来……一系列此类的镜头的连续运用,展现出了本在无聊之时与鲁宾逊太太交往的情况,并且是如此的单调。
2.观众在对主体、视觉中心的背景的注意力也必然受到上下相关镜头的牵制和引导,体现了明显的主观倾向。例如在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的某期节目中,有这样一组画面:首先是一个安装在十字路口的监视摄像探头的特写镜头,然后利用运动画面拍摄中的拉摄将景别扩大,最后呈现出包含某交通肇事车辆的全景画面。这种拍摄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这组画面要告诉人们的是设在路口的监视探头已将这起交通事故的整个过程记录了下来。这里所运用的连续拍摄形成的连续画面起着一种目的性很强的引导作用。根据一定的拍摄意图,利用连续镜头的相关性有目的的变换视点,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人们知道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哪里。
四、电视画面结构运动性的表现形式
这是电视构图最重要的特点。由于拍摄对象与摄像机分别的或同时的处在运动状态,摄像机的角度、方位、距离、视点等随之不断变化构图的结构形态也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影片尾部马小军走上跳台,并从跳台上跳下来的过程中,摄影师通过镜头从多个角度不同景别的拍摄来表现马小军复杂的内心活动。镜头一,顾长卫对其脚部进行特写,摇跟。线条不明显,色彩和质感在强光的环境中如雾般模糊晕散,而在影像内涵表现上又较为张扬,显示了主角内心肆意扩张的迷茫与不可抑制的不安。镜头二,是对其正面的中景仰拍,前景使得画面层次丰富,马猴内心的想法仿佛被画面中向下滑动的台阶一次次阻碍,一次次洗刷。
由于电视构图最终实现的过程非常短暂,这就意味着摄像人员应该具有更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积累。在完成构图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构图原则
1.黄金分割定律。不要轻易把主题或摄像对象摆与镜头的正中心,应找好四个黄金分割点,并将主体放在这四个最吸引眼睛注视的地方。
2.取景不混乱。画面不要包含过多内容,一些与表达内容无关的东西都可以清除,最容易引起观众兴趣的画面就尽可能多占位置。
3.不切断主体。取景时要避免遗漏人的关键部分,这样很容易拍摄到恐怖镜头。拍摄人物大特写时,不要平颈摄像。
(二)变换观景角度
从不同角度摄像可创造有趣的变化。例如:躺在地上从低角度来摄像,或站在椅子上或将摄像机高举过头从高角度摄像。当对象的目光超出了画面,观众总盼望着下一个画面会揭示主角看到了什么。
(三)预留活动空间及视觉空间
1.预留活动空间。对活动主体构图时,主体前面预留的空间要超过后面。拍摄人物时,不要在人物头顶上留过多的空间,这会造成一个不舒适和不平衡的构图。镜头可把焦距略微拉开,使人物填满镜头,可突出人物表情。
2.视觉空间。摄像主体的视线也要多留意,主题凝望的方向要多留空间,而视线背后则少留空间。这样观众会觉得舒适合理,加强了主题凝望的张力。
(四)保持摄像的方向感
1.使用过度镜头。要改善这个转向画面的问题,可以拍摄一个过渡镜头,在过度镜头中目标人物面向或背对镜头活动,这个镜头可以起一个中转的角色,把动作线相反的镜头连接起来。
2.对话的方向。当拍摄两个人交谈的连续镜头时,要显示两个人互相望着对方,拍摄时需从假设的视线中轴的一边拍。如果不从这个中轴拍摄,就会出现忽视对方的情景。
电视构图要强调注意的中心,建立平衡的感觉,追求美的境界。电视构图以上的特殊性质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了可能条件。我们要在现有的电视技术基础上继续研究创新,用心观察、选材、构思,直至最终完成更优秀的作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文武双全的搞怪帅哥
- 好朋友,背靠背了…
- 爱哭的金格格
- “母老虎”同桌
- 我们班的“管家婆”——老班
- 校园“醒”了
- 欢乐的大家庭
- “小书迷”
- 我的同桌
- 我身边有这样一位同学
- 小能人“冰糕”
- 迎奥运“接力赛”
- “爱因斯坦”
- 读《剥豆》有感
- 我的好朋友
- 关于初中科学探究教学的初步研究
- 映日“花儿”别样红
- 正确运用表扬减小分化
- 中国电视剧与当代大众文化思潮(1)
- 迎接中国电视体制的伟大变革(1)
-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 分级制能拯救内地电影吗(1)
- 论电视剧的戏剧性(1)
- 从《十七岁的单车》看新生代导演(1)
- 论“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
- 新时期红色影视的发展方向
- 影视作品中的方言现象
- 春风化细雨 朽木亦可雕
- 中国动漫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及发展对策浅探(1)
- 成人仪式:权威意识与东方主义的殊途同归(1)
-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雪孩子》时想到的
- 新课堂的一片“绿洲”──《借生日》教学案例
- 评《借生日》
- 《借生日》教学反思
- 《借生日》教学举例
- 《借生日》教学案例
- 让教育回归生活 让生活充满关爱──我教《借生日》一课
- 小礼物──《借生日》教学札记
- 《借生日》感触一二
- 《借生日》教学举例
- 孩子们,课堂因你而美丽──反思《借生日》课堂教学环节
- 让学生在阅读对话中实现自我建构──卢静《借生日》教学评
- 让所有的孩子都拥有一颗爱心──《借生日》教学反思
- 《借生日》教学反思
- 让校园充满爱──《借生日》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