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议企业审计向服务型的转变

浅议企业审计向服务型的转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0

浅议企业审计向服务型的转变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有 企业 经历着从计划 经济 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中国 加入世贸组织后,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又面临着国际市场的冲击。职工下岗分流、企业改组改制、主辅分离、乃至境内外上市,国有企业一直都在面临着市场竞争机制的挑战,与此同时,企业管理 方法 也在不断地改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面对不断 发展 变化的实际情况,企业审计也应该开拓思路,创新方法,以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对企业审计的要求。

一、企业审计向服务型转变的必要性

随着相关 法律 法规的逐步健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以及企业审计揭示 问题 整改力度的加强,国有大型企业的管理制度越来越规范,存在问题的数量在减少,问题的严重程度也逐步下降。2005年前11个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缴税金占全 社会 工商税收的43%。可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如何促使国企进一步加强管理、节省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审计不能停留在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的职能型审计上,不应该仅把查处大案要案当作重点,而应该将企业审计的思路再拓宽一些,从面向上级的职能型审计转变为面向企业的服务型审计,也就是说,企业审计的目的不仅仅是揭露问题并把查出的问题向上级报告,更重要的是通过发掘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企业改进管理、完善制度、增加企业效益,进而达到增强企业

审计工作中有时候遇到的问题不一定是违法违规的,但明显是不合理的;有些问题可能给企业带来了效益,但同时给其他企业乃至社会带来了消极的 影响 ;有些问题可能给企业增加了近期的利益,却使企业长远的利益受损。上述问题通常容易被审计人员所忽略,因为这些问题更多地使用感性思考和理性推断、很难用数字来表述,并且,在以查处大案要案为重要工作成果的环境下,由于这些问题在定性上的模糊性以及在表述中说服力的有限性,很难出重大成果。服务型企业审计中,审计的目的是提升企业效益,因此,只要对提升企业效益不利的问题,审计人员都可以提出来。

企业的效益审计是要对企业经营行为的效益、效率和效果进行审查和评价。为企业服务的重要形式是开展效益审计。影响经济行为的效益、效率和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是财务 会计 方面的,管理方式、内控制度、组织制度等,都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结果。审计人员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财务数据上,视野应该更广阔一些,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应该更宏观一些,即要从多角度 分析 思考问题,从企业的角度来挖掘产生问题的根源。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能仅仅从财务收支审计的角度重点关注企业的效益,还要从效率和效果的角度和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立场来全面地思考问题。

二、服务型企业审计的涵义

服务型企业审计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企业价值。什么是企业价值?企业价值就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能力。从量上说,企业价值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企业股权价值和企业债权价值的总和。企业的长远发展能力越强,也就是企业的后劲越足,企业价值就越高,反之,企业价值就低。服务型企业审计要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能力,以查找问题为主线,发现问题的症结为切入点,提出改进建议为根本。服务型企业审计也要遵循“摸家底、揭隐患、促发展”的原则,即摸清企业长远发展能力的家底、揭示影响企业价值的不利因素、促进企业未来的发展、提高企业价值。

服务型 企业 审计的成果体现在审计后提出的审计建议的有用性和有效性上,使审计建议成为审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型企业审计注重与被审计单位的合作,本着为企业价值提供增值服务为宗旨,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审计过程中需要双向沟通,面对 问题 互相探讨。

实现服务型审计的目标,一是要发现企业内部管理上存在的控制薄弱环节,与被审计单位相关部门合作,帮助企业健全管理制度;二是要查找重大问题,如决策失误、国有资产流失等,重点是 分析 问题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开拓思路,从财务和非财务两个方面思考问题;三是要如实诚恳地向企业提出建议,审计的成果不能简单地用发现大案要案的数量和问题的数额来衡量,通常来讲,审计发现的问题都是企业以前的经营行为或管理活动所引发的,仅仅是揭露问题对企业的未来 发展 不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而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企业改进管理,能为企业直接带来 经济 效益,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审计目标。

服务型企业审计,不是简单地看企业的效益有多少、决策过程是不是公正合规、投资是不是经过谨慎的可行性 研究 并为企业带来了效益、国有资产转让过程中有无损失等等,还要看企业的经营行为和管理 方法 制度是不是有效率、有效果,比如,取得同样效益的情况下投入的资源是不是最少的、经营行为在没有带来损失的情况下效果是不是足够显著。

三、服务型企业审计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服务型企业审计的 理论 体系还不完善,尤其是在审计实践中的效果还需要经历一定时间检验,服务型企业审计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一)思想观念有待转变。做好服务型企业审计,需要树立为企业服务的观点,以提高企业的效益和工作效率作为审计的目的,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把审计成果的落脚点放在对企业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上。

(二)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仍需完善。服务型企业审计不仅要关注财务方面的问题,更要注重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方法、决策机制等方面的审计,甚至要对企业的生产流程提出改进建议,以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这些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多种专业素质,善于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成为当务之急。

(三)管理决策的效果存在时滞性。对领导决策的审计是企业审计的重点,管理决策的效果往往带有时滞性,也就是说,重大决策对企业效益的 影响 通常不是在当期就能够体现出来的,而且在不同的时期效益也不相同,效益在各个时期的不确定性使审计认定变得困难。

(四)被审计单位对企业审计的认识。被审计单位往往都认为审计人员就是来查处问题的,所以对审计容易产生抵制情绪,甚至可能发生阻碍审计的行为,使审计难以深入地开展。

(五)审计证据的收集及其完整性。与传统的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明细账等审计证据相比,服务型审计会更多地以审计人员自己分析、 总结 和收集的材料、对比数据做为提出问题的依据,这些证据在客观性和完整性上比传统的审计证据要差些。

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对服务型审计的认识,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如果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对审计缺乏信任,那么审计就不可能实现为企业价值的增值服务的目的。服务型审计必须从企业的利益出发,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基础,以融入企业各项职能活动为关键点。另一方面,要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的素质,使审计人员在与企业对话中,做到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校运会
未来的文具盒
有趣的堆雪人
看烟花
一场精彩的比赛
我当哥哥了
快开学了
温暖与爱心
热闹的新年
大熊猫的故事
秋天的果园
我的收获
眼睛找朋友
我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
同学
论析地方高校教师自我导向发展模式的有效构建
浅谈高校管理权与大学生权利的冲突及其平衡
试谈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其对策
浅析建设三级重点学科,全面提升学科实力
论析反思性教学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浅论高校内部学生管理制度执行中的学生权利保障
浅析旅游行业现状谈旅游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试析大学英语自主教学模式下实现教师自主的必要性
再论大学生的道德培养问题
浅论高校教师共同体的“知识管理”及其达成
试论高校新闻教育中的职业道德培养
浅谈教育叙事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自主教学模式探究
试谈高校图书资料的文化价值
高校学生体育伤害的法律责任探究
关于学校体育伤害原因及责任归属
《我用残损的手掌》学习思路
《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
《乡愁》教学实录
《我用残损的手掌》透视戴望舒
《乡愁》教学反思
戴望舒的诗
《我用残损的手掌》学习指导
戴望舒简介
《我用残损的手掌》难句解析
《戴望舒传》:戴望舒的传奇人生
《我爱这土地》教学反思
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有关资料
《我用残损的手掌》疑难解析
《乡愁》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