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有关零售存货风险与订货决策研究

有关零售存货风险与订货决策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17

有关零售存货风险与订货决策研究

有关零售存货风险与订货决策研究 有关零售存货风险与订货决策研究 有关零售存货风险与订货决策研究 文章来源

1 引言 2 实验情景设计与实施

2.1 实验简介本实验改进了MIT的“啤酒游戏”,研究的对象为具有一个生产商和一个零售商的两级供应链。实验首先通过对被试进行风险态度测试,筛选出具有明显风险偏好和风险规避特征的被试扮演零售商,风险中立的被试扮演生产商;其次,设置了相应的实验情景,并采用Excel辅助实验,对数据进行收集;最后,使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不同风险态度的零售商的订货决策行为。实验假设生产商产能有限,市场需求在一定范围内随机波动。零售商需要对每周的订货进行决策,生产商需要做出生产决策。 2.3 样本选择本项研究选取的被试是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具备供应链管理专业知识的学生,通过发放问卷对被试进行风险态度的测试。预测试发放问卷80份,回收7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3.8%。结合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风险态度量表,修正原有的题项;正式测试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73份,回收率93.2%;有效问卷339份,占回收问卷90.8%;经过计算筛选后,选取被试人员共计178人,其中男98名,占55%,女80名,占45%,组合成89组进行实验,实验后回收实验数据表,严格审核并剔除无效数据后,共有53组有效数据。特别地,订货决策属于操作层决策,其决策者为基层工作人员,其年龄、思维和行为模式与大学生较为接近,故选取大学生作为被试。同时,国内外学者在管理科学方面的研究大多采用学生样本,主要取决于学生样本的可获得性。关于学生样本的代表性问题,国外学者Hodgkinson等人研究框架效应与战略决策关系时,同时采用学生样本和企业样本,发现两者并无明显区别[15]。国内学者张文慧等人在研究决策者认知特征对决策过程和战略抉择的影响时,也采用了部分企业样本与学生样本对比,发现数据并无明显区别[16],因此,本实验采用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具有一定代表性。

2.4 角色设置对被试人员进行风险测定后,选取具有明显风险偏好(P型)及风险规避(A型)者扮演零售商,选取风险偏好为中性(M型)的被试扮演生产商,组合成M-P、M-A两种不同的供应链。

3 数据收集与分析零售商和生产商做完决策后在已经设计好的Excel表格中相应位置输入决策数据,计算机程序会自动记录下数据并保存成数据表形式,实验结束后,对原始数据表进行回收。实验后收集数据表并通过SPSS进行统计分析。 3.2 订货量结合期末库存量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风险态度零售商的订货决策,需要结合影响其订货决策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被试的调查表明:零售商的订货决策主要依赖于库存水平和市场需求。其中,市场需求是不确定的,需要零售商加以预测。因此,尝试使用订货量结合期末库存进行分析。从图2可以发现,偏好者和规避者的订货加库存量总体上呈现一致趋势(相关系数r=0.9

7

3),且偏好者略高于规避者;两者的订货加库存量,在利好因素持续时期,与市场需求量成较显着的正相关(rP11-16=0.690,rA11-16=0.

8

2),在不利因素持续期间,与市场需求量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性(rP21-26=0.421,rA21-26=0.5

4

9),由图2可见,在需求平稳时(剔除前6周适应期数据),订货量加库存量的曲线更趋向于靠近需求量曲线,总体随需求量增减而增减;而在需求预期增加(10~16周)或减少(20~26周)的情况下,库存量加订货量的变化走向并不追随需求量变化,且数量上明显高于需求量水平,表明偏好与规避者在遇到有利和不利的情景下,非理性心理决策因素影响了其决策行为。在不利因素持续期间,这种非理性显得更加突出。证明“损失”带来的影响要比“收益”带来的影响更大。而在利好和不利因素影响下,偏好者订货量与市场需求的相关系数都比规避者低,反映了偏好者对市场表现的过度自信,决策偏离市场需求的程度较大。在图1中,订货量曲线与需求量曲线的走向较一致,表明图2中利好和不利时期高于市场需求的部分是库存量,这说明了无论是偏好者或者是规避者,在面对需求波动幅度较大的的情况下,订货决策都会倾向于使自己的库存充足,不至于缺货,偏向于规避缺货成本。通过图3的数据对比,发现偏好者库存持有量在各个时期均高于规避者(MP1-10=33.47>31.27=MA1-10,MP11-16=25.03>17.54=MA11-16,MP17-20=19.87>18.84=MA17-20,MP21-26=31.01>26.59=MA21-26,MP27-30=14.2>6.46=MA27-

30),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偏好者对于市场需求量上涨的预期比规避者更高,即偏好者认为市场需求量会持续扩大,因而保持充足的库存量以应对市场需求,这也说明了Kahneman &Tversky的前景理论[4],即先前的得到会刺激冒险以试图得到更多;在袁润松[11]等人的研究中认为偏好者在预期需求扩大时倾向于加大订货量,但通过对比数据,偏好者在利好因素出现时期,订货量相对于需求平稳时期有所增加,但总体数量上与规避者并没出现显着的差异。通过表

3、表4中的偏好者和规避者在各周期的标准差对比可以发现,偏好者的订货和期末库存量的标准差都高于规避者(SDPi>SDAi),即前文所述的,偏好者对市场需求波动要比规避者敏感。

3.3 订货决策中的风险偏好逆转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在获利条件下倾向于规避风险,而在不利条件下倾向于风险偏好,这种采用了不同的偏好显示方式导致被试者产生不同的偏好关系的现象叫做偏好逆转(Preference ReversalPhenomenon,PRP)[17]。为研究实验中的偏好逆转问题,将各个时期所有偏好者的订货均值定义为偏好类型均值,规避者的订货均值定义为规避类型均值。将偏好者个案均值与规避类型均值对比,若低于规避类型均值,定义为偏好向规避逆转(记作R+);同样,将规避者个案均值与偏好类型均值作对比,若高于偏好类型均值,定义为规避向偏好逆转(记作R-),将这两个特殊周期的个案汇总(参见表

5、表

6),在只考虑订货量的情况下,利好时出现R+的被试者比例略低于出现R-的被试者(R+=42.9%,R-=53.1%),不利时,出现偏好逆转的比例较为接近,R+的被试者比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姓名画”
我渴望哥哥能重返校园
考试的启示
一次爬山的启示
我渴望有优美的音质
我是姥姥的好帮手
磨刀的启示
借油
快乐之夏——别让悲伤在河里流淌
汤姆和杰利
参观博物馆
“三化”玻璃
可爱的小花猫
我渴望病魔不再折磨我
假如我是一名时装设计师
师德标兵竞选演讲稿
医院院长竞职演讲稿
电厂竞选演讲稿
基本供货合同
企业组长竞选演讲稿
竟聘上岗演讲稿
烟草公司竞聘演讲稿
商场领班竞聘演讲稿
移动公司高级客户经理竞聘演讲稿
竞选幼儿园园长演讲稿
我的竞聘成功之路演讲稿
营销经理竞聘演讲稿
银行会计主管竞聘报告
一分钟竞选演讲稿
小学校长竞聘演讲稿
新思路、新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如何提高汉语课堂教学效率
范进和孔乙己及其人文环境比较
第二语言教学中汉语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加强培养藏族学生汉语文基础能力的策略研究
让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活跃起来
高一数学新教材教学策略初探
让学生愉快运用智力
英文网络语言对汉语隐喻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多媒体音乐教学系统的应用
让网络语言助力汉语言的发展
韩国汉语教材中动词谓语句的考察
略论古汉语教学中汉字形训问题
探究式学习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现代汉语词缀
语文三年级下学期 第七单元测试题
大海的歌
飞机遇险的时候
寓言两则 教案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爱迪生
万能胶水发明记
赵州桥 教案示例
亲人 教案
院子里的悄悄话
一定要争气教案设计
找骆驼
千里跃进大别山
纸奶奶的生日 教案
一束鲜花 教案示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