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3
浅谈稀释性低钠血症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救治
稀释性低钠血症 呼吸衰竭 发病机制
临床重症衰竭病人及心功能不全并低钠血症患者往往存在稀释性低血钠, 临床治疗中常规输入等渗液甚至低渗液, 非但不能使低血钠得以纠正, 反使病情恶化。稀释性低钠血症并不少见, 因救治不当诱发急性呼吸衰竭者屡有发生。现对救治稀释性低钠血症22例, 其中10例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2 治疗及转归 本组22例急性呼吸衰竭病人中16例并发呼吸衰竭后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主要采取气管插管、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氧疗, 其中发生急性肺水肿后改用高渗盐水(10%NaCl)输入加脱水利尿治疗: 20%甘露醇125ml/次, 静滴, 1-2次/d, 呋塞米20-40 mg /次, 静脉注射。12例经抢救脱险。全组死亡10例, 死亡原因: 糖尿病肾病并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 药物过敏性休克、药物性肾炎并急性肾衰2例, 均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2例肺结核患者, 4例肺结核并间质性肺炎患者呼吸衰竭发生后均因抢救设备简陋, 未行机械通气救治措施不力, 致使患者严重缺氧而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失去抢救时机。
2讨论
临床重症衰竭病人及心功能不全并低钠血症患者往往存在稀释性低血钠, 临床治疗中常规输入等渗液甚至低渗液, 非但不能使低血钠得以纠正, 反使病情恶化。本组大部病例均因此原因而引发。临床对重症病人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中不适当的液体补入亦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 应高度警惕。
2.1 稀释性低钠血症发生机制 2.3 急性肺水肿的抢救 本组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病因素一是心源性肺水肿; 二是肺部本身的广泛病变所致。本组病例诊断明确, 正确的救治措施是:
(1) 立即气管插管正压通气、给氧;
(2) 脱水、利尿, 本组10例采用小剂量20%甘露醇+呋塞米治疗, 效果满意;
(3) 限制液体输入量, 尤其限制水的入量;
(4) 保护心功能, 抗炎、对症治疗原发病等。我们观察输入高渗盐水+20%甘露醇+利尿比单用高渗盐水+利尿疗效好。小剂量20%甘露醇可进一步提高血浆渗透压且不致引起心脏负荷急剧的增加。
参 考 文 献
[1]周芝兰,欧淑琪.高渗盐水对伴有稀释性低钠血症的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J].湖南医学, 1999, 16
(4) : 272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偷光顾我家
- 学做炸豆腐
- 有趣的小实验
- 我的好朋友
- 做核桃灯笼
- 未来的机器人
- 愉快的事
- 家乡的特产
- 唠叨的妈妈
- 观察中的发现
- 爸爸的爱
- 鱼
- 我的小表妹
- 我家的“多变睡眠虫”
- 读《狮子和鹿》有感
- 水平or垂直,不是一个问题
- “互联网+”是引领信息社会的新引擎
- 2015:风险集中释放
- 万亿养老金如何入市
- 以创新驱动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
- 区域经济前行
- 中国制造新图景
- 智能家居的窘境
- 基础设施投资的新股权
- 豁免“地租”
- “双引擎”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
- 2月份地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 代表委员热议本刊两会专题报道
- 中国需要稳健的货币政策
- 资本市场进入“互通”时间
- 《赠汪伦》教学设计之一
-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之二
-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之一
- 《过故人庄》教学设计之二
- 《郑和远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第十册《练习6》教学设计之一
- 第十册《练习5》教学设计之一
- 《习作5》《迎六一征稿启事》教学设计之一
- 《赠汪伦》教学设计之四
- 《悲壮的一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赠汪伦》教学设计之二
-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之一
- 《学与问》教学设计之一
-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之二
- 《赠汪伦》教学设计之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