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48例治疗体会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48例治疗体会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48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腹股沟疝患者应用Marlex Mesh Perfix Plug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其疗效。结果: 4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41 例得到随访,随访率 85.4 % ,随访时间6月-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便,术后恢复迅速,痛苦小,是治疗腹股沟疝的较好方法。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

1资料与方法 1.2手术方法:依次切开找到疝囊后,在距疝囊颈约3 cm处横断疝囊,并分离周围组织到疝囊颈水平线约0.50.8cm,用4号丝线连续缝合,关闭横断的疝囊口,材料均为由Bard公司生产的Marlex MeshPerfix Plug产品,该产品是由聚丙烯丝编织的成型产品,包括一个锥型的疝环充填物和一个适合于重建腹股沟管后壁的补片,具有能短时间内与组织粘合固定、与组织有良好的相容性、可吸收的特点。

2结果 3讨论 3.3并发症的防治:本组出现并发症7例,1例局部组织变硬、疼痛,半个月后消失,3例切口脂肪层轻度液化1周后愈合,3例出现前列腺增生尿潴留等并发症。前4例是手术区或局部问题,后3例是其他的疾病问题,与患者的年龄等因素有关,因此术前、术后都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如给予抗前列腺增生、留置尿管等。本组病例经随访有6月-2年,无一例复发,近期手术效果良好。本术式要注意的几个问题:①熟练掌握腹股沟的解剖知识,术中操作要认真仔细。②术中要保护好腹壁下神经及髂腹股沟神经,避免术后神经受压引起疼痛。③术中保护精索血管,避免术后造成睾丸缺血,缺血性睾丸炎、补片感染等并发症发生。④补片平放后要间断缝合数针,以保持补片的平整为原则,防止术后卷曲,加强及修补了腹横筋膜,从而有效地加强了腹股沟管后壁,减少了术后复发的可能。⑤术中严密止血,术后托起阴囊,防止术后出现阴囊血肿。随着近代疝外科对腹股沟区解剖、生理功能、疝发生机制的认识逐渐完善,腹股沟疝手术治疗方法已取得了很大的改进。据Rutkow等[23]报告,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率<0.1% ,复发性疝的复发率<2% ,说明网塞加网片的无张力修补术是一种可靠的、复发率低的腹股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克服了传统手术对正常解剖的损伤,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恢复迅速,无明显痛苦,值得广泛推广。

[2]Rutkow IM . m plug hem klas ty.Problems ofGeneral Surgery.1995,12:121

[3]RutkowIM ,RobbinsAW .Herniaipair.-theH plug hernia ipair. In: Garter D Russell RGG . Arias of general surgery.3rded. Londoll: Chapman & HalI Medical。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农村小记
难忘的一句话
畅想大海
父母给与的财富--教育
再见了,老师
合作学习
明天,我们毕业
致郑琦老师的一封信
误解
让天鹅朋友重返家园
诚信,永不凋谢的心灵之花
考试后
夏令营记闻
青草长在小路边
关于高职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试析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定位思考
关于美国大学的荣誉制度对我国高校诚信教育的启示
关于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试析高职院校校外顶岗实习交流系统运行与管理实践
试析大学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功能与途径
关于高职思政概论课改革的再思考
试论科学思维在“电工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关于利用数字化校园网创新师范生微格教学技能评价
试论案例教学法在公共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中的新竞争:大学生的择校
试论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构建目标检验标准体系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关于高校多维教学督导体系的构建
关于江西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
“群童”真的是“盗贼”吗──一堂古典诗歌教学课的启示与思考
《诗五首》教学杂谈
《沁园春·雪》有关资料
《行路难(其一)》课堂教学实录
关于《沁园春·雪》的写作和发表情况──咏雪词的写作和发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
诗歌教学贵在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谈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古典诗歌教学新平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札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堂实录
毛泽东与蒋介石的诗词较量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行路难(其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