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3
小儿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体会
近10年来,由于对支原体感染的重视及实验室检测手段的进步,临床观察证明,其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占30%以上,大部分感染以鼻﹑咽炎﹑气管炎与支气管炎为主要表现,年龄愈小,临床症状愈不典型,因而易漏诊、误诊。因此对咳嗽时间较长或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要予以重视,应及时作病原学检查。
1临床研究 经研究表明支原体感染也是呼吸道以外多个器官疾病的重要原因。可引起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肌肉和关节等器官疾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我科于2001年冬季收住一名5岁女童,以间断发热十余天,伴有呕吐、精神差收住入院。入院后虽尽快完善各项检查,第二天结果回报为MP-IgM(+),并立即给予相应处理,但因入院前未及时诊断及,病情进展迅速,于入院第三天即出现持续惊厥状态,进入深昏迷,虽经积极治疗、疗效欠佳,于入院后十二天死亡。有报道:中枢损害死亡率高达10.3%,存活者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慢,20%~30%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我们还收治过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哮喘等十余种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病人。其中哮喘患儿表现为咳嗽、喘息,其中部分有喘息史、部分则是初次喘息发作,因此,支原体感染与喘息也密切相关,变态反应性炎症也是导致喘息发作的原因,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
有文献报道,家庭中儿童再感染发病率为64%。成人可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体征,所以,对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感染的患儿,其家长及与患儿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应进行MP-IgM检查,经查其中确有被感染者。其原因除自身抵抗力差外,另一因素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感染。因支原体感染后潜伏期长、其呼吸道带菌时间长,故小儿受感染的机会多,应引起重视,以便及时发现传染源、及时治疗。
2临床症状 3治疗
本病一旦确诊,应进行正规治疗。目前,仍以红霉素为首选药,疗程在4周以上,否则,易复发。一般在红霉素液体中加用5%碳氢钠注射液0.25%~1毫升,以改变液体PH值,增加药效,对胃肠道反应明显者、加用思密达口服。于饭后静滴为宜,一般在静点头三天胃肠道反应较明显,点滴速度应放慢些。 静脉滴注红霉素时,因胃肠道反应大,一般不给全量,应同服罗红霉素等大环内脂类药物。因此,口服药不能忽略,要提醒家长按时服药。同时在红霉素滴注过程中,由于液体量多及药物本身对血管、胃肠道的刺激,孩子会出现很多不适感、此时,不仅要求护士正确执行医嘱,准确配制药物,还应调整好输液滴速,注意观察勿将液体外漏,同时,应对患儿或家长进行耐心解释,输液前询问孩子是否进食,避免因空腹用药而引起胃肠道反应。由于输液天数多,对穿刺较困难的患儿,护士应更加细心,操作时动作要轻柔,以减少患儿恐惧感,要由技术较高的护士操作,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 由于支原体属细胞内型,这类药进入人体后都在组织间隙,细胞内浓度很低,进入人体的支原体多在细胞内,故这两类药对支原体无用武之地。实验室及临床实践证明红霉素对付支原体最有效,但红霉素药物反应较重,不少患儿用了会恶心、呕吐、腹痛,静脉注射又可使得血管周围疼,而今已研制出阿齐霉素类抗菌素是红霉素类的新产品,药物作用时间长,一天一次,副作用相对小,能保持细胞内很高的药物浓度,故用阿奇类药杀灭作用最强,病重时可选择静脉点入,病情稳定后可改为口服用药,但疗程要足够,以2~3周为宜,不然易复发。还有喹诺酮类药,对支原体也有效,但儿科不能用,因为它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4出院指导
本病出院指导非常重要。经过住院正规,出院后又能坚持服药者,均能得到满意效果。但应引起注意的是,很多患儿家长不能坚持给孩子服药,上学的孩子更是如此,从而,造成本病迁延不愈,甚至累及其它系统。这就要求在患儿住院期间,责任护士做好入院疾病宣教及出院指导,特别是出院后继续服药的重要性。随着支原体感染病人的增加,在临床中出现治疗不连续而影响疗效问题逐渐增多。因此,护士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宣教,对降低复发、巩固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措施如下:①提出治疗方案和患者及家长是医护人员的双重职责,医护人员应投入更多精力,根据患儿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宣教、解释,以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更好地巩固和增强疗效。②加强心理护理,增加患儿及家长对治疗的自信心,由于病程长,前期治疗效果不好,家长常忧心忡忡,缺乏信心和耐心,护士应了解家长顾虑所在,怀着高度的同情心,通过暗示、说服、解释、以培养患儿及家长良好的情绪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另外,按时复查MP-IgM也非常必要。支原体感染后,机体产生相应抗体IgM,此抗体无特异性保护作用,因此,IgM抗体阳性患者应定期复查MP-IgM,滴定度进一步上升或下降可提示有无MP再感染可能,对此医护人员一定要向家长交待清楚。
5预防
儿童得了支原体肺炎应及早治疗,在生病期间,家长要让孩子多休息,卧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对支原体肺炎的患儿来说,最佳的室温是18℃~20℃并保持约60%的湿度,以防呼吸道分泌物变干而不易咳出。还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和营养,鼓励孩子多饮水,给孩子做一些营养丰富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且宜少食多餐。由于支原体肺炎具有传染性,且易复发,因此治疗要彻底,患病期间要注意隔离。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预防主要靠增强体质。多带孩子开展户外活动,进行身体锻炼,尤其加强呼吸运动锻炼,改善呼吸功能。教育孩子在咳嗽时用手帕或纸捂嘴,使痰飞沫勿向周围喷射,不随地吐痰,防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梦想成真
- 钓鱼
- 一个陌生人
- 我终于会滑雪了
- 我期待的暑假
- 与外公下五子棋
- 削梨的启示
- 挖荠菜
- 《男子汉行动》观后感
- 悔
- 让我后悔的一件事
- 买瓜记
- 狗
- 传球比赛
- 赶海
- 正确教育和引导理工科院校女大学生性别观
- 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影片简评
- 浅谈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几点看法
- 后现代的英雄神话(1)
- 一部婚外恋题材电影 《一声叹息》的结构主义分析(1)
- 浅谈对体育系新生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浅谈小学教师教育科研
- 浅谈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应用
- DVD及相关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领域的应用浅析(1)
- 未来电视台摄录设备分析(1)
- 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
-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成因及对策
-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开展广电技术的科技情报工作(1)
- 浅析现代幼儿性别教育的基本问题
- 我会成为那只海鸥
- 勇敢飞翔──改编自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自己去吧》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与反思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与反思
- 蓝天和矮墙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与评析
- 《自己去吧》教学实录
- 《自己去吧》教学杂谈
- 鸭子
- 给学生创造“激情、对话、展示”的空间──《自己去吧》教学课堂实录及反思
- 《自己去吧》课堂实录
- 自己去成长 自己去成功(前言)
-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自己去吧》教学案例与反思
- 正确理解父母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