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微生态调节剂干预治疗晚期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 新生儿;母乳;黄疸; 妈咪爱
母乳性黄疸是我国小儿病理性黄疸中最常见的病因,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血清胆红素升高,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一般情况良好。但重症黄疸患儿仍可致核黄疸发生,致死或致残,因此临床上对明显的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仍需采取积极治疗措施,笔者近两年来采用微生态调节剂妈咪爱干预治疗晚期母乳性黄疸,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 组患儿均停母乳72 h,予配方乳喂养,观察组予妈咪爱0.5 g,每日2 次、口服,共5 天。对照组予鲁米那5 mg/(kg·d),分3 次口服,尼可刹米100 mg/(kg·d)分3 次口服,共5 天,其间所有患儿每日来医院观察患儿皮肤巩膜黄疸及精神食欲等情况,如发现有黄疸加深或一般情况较差立即停止上述治疗,并收住院。开始治疗第3至第5日分别查血清胆红素对比[1]。
1.3 疗效判断
2 结 果
3 讨 论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基发生原因是由于母乳中β- 葡萄糖醛酸酣酶(β- GD)活性过高,或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导致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所致。肠道内β- GD来源于母乳、肠粘膜上皮细胞分泌、肠道细菌,胆汁[2],一般来讲,母乳性黄疸程度较轻,预后良好,很少引起胆红素脑病,但仍有少数患儿可出现重症黄疸(胆红素>342 μmol/L),并有因此引发脑病的可能,因此认为当胆红素达到 256.5~342.2 μmol/L,特别是早产儿,不予处理是不恰当的[3]。微生态调节剂妈咪爱所含粪链球菌,枯草杆菌能抑制肠道中β- GD活性,改善肠道环境,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降低血中胆红素值。所以能明显降低母乳性黄疸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胆红素胆病发生,已有报道双歧杆菌能减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尼可刹米为肝酶诱导剂,能增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生成和肝脏摄取未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但起效慢,两组比较,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无副作用,取材方便,适宜基层推广[5,6]。但同时须告知患儿家人须让患儿密切随访观察,如出现黄疸加重,应即时住院采取其他措施治疗。
【参考文献】
[2] 黄志华,蔡宝珍. 微生态调节剂干预母乳性黄疸临床观察和机制探讨 [J] .新生儿科杂志 ,2000,
(1
7)4:150.
[4] 谢芳青,杨媛. 丽珠肠乐治疗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微生态, 2000, 12
(1):10.
[6] 李淑敏.母乳性黄疸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07,9
(5):391.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做的第一道菜
- 秋天
- 捐款
- 美丽的广场
- 小岩石的日记
- 山里的趣事
- 竞选稿
- 秋天来了
- 地震演练
- 秋天
- 人蚊大战
- 买字帖
- 中秋节
- 书法
- 丰收的秋天
- 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 疑点重重 令人费解
- 谈初中语文阶段性测试的有效性
-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现状及网络体系结构涵义分析
- 高中数学练习题的优化组合
-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教育就是守护人性,传承高贵
- “经历过程”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 《春江花月夜》诗跑题了吗?
- 初中语文“问题导学”之我见
- 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兴趣培养
- 走进生活,让信息技术课堂焕发光彩
- 陪伴孩子,静待花开
- 聚焦时事热点,激活写作思维
- 浅谈课堂教学艺术行为
- 别饿坏了那匹马- 教案3
- 唯一的听众教案3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案(第二稿)
- 唯一的听众教案4
- 别饿坏了那匹马-学习要点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
- 别饿坏了那匹马-复习要点指导
- 11唯一的听众测试题
- 11 唯一的听众之教材分析
- 唯一的听众相关音乐知识
- 唯一的听众教学后记
- 11唯一的听众教案B案
- 唯一的听众教案2
- 11唯一的听众教案A案
- 唯一的听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