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微生态调节剂干预治疗晚期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 新生儿;母乳;黄疸; 妈咪爱
母乳性黄疸是我国小儿病理性黄疸中最常见的病因,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血清胆红素升高,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一般情况良好。但重症黄疸患儿仍可致核黄疸发生,致死或致残,因此临床上对明显的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仍需采取积极治疗措施,笔者近两年来采用微生态调节剂妈咪爱干预治疗晚期母乳性黄疸,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 组患儿均停母乳72 h,予配方乳喂养,观察组予妈咪爱0.5 g,每日2 次、口服,共5 天。对照组予鲁米那5 mg/(kg·d),分3 次口服,尼可刹米100 mg/(kg·d)分3 次口服,共5 天,其间所有患儿每日来医院观察患儿皮肤巩膜黄疸及精神食欲等情况,如发现有黄疸加深或一般情况较差立即停止上述治疗,并收住院。开始治疗第3至第5日分别查血清胆红素对比[1]。
1.3 疗效判断
2 结 果
3 讨 论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基发生原因是由于母乳中β- 葡萄糖醛酸酣酶(β- GD)活性过高,或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导致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所致。肠道内β- GD来源于母乳、肠粘膜上皮细胞分泌、肠道细菌,胆汁[2],一般来讲,母乳性黄疸程度较轻,预后良好,很少引起胆红素脑病,但仍有少数患儿可出现重症黄疸(胆红素>342 μmol/L),并有因此引发脑病的可能,因此认为当胆红素达到 256.5~342.2 μmol/L,特别是早产儿,不予处理是不恰当的[3]。微生态调节剂妈咪爱所含粪链球菌,枯草杆菌能抑制肠道中β- GD活性,改善肠道环境,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降低血中胆红素值。所以能明显降低母乳性黄疸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胆红素胆病发生,已有报道双歧杆菌能减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尼可刹米为肝酶诱导剂,能增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生成和肝脏摄取未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但起效慢,两组比较,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无副作用,取材方便,适宜基层推广[5,6]。但同时须告知患儿家人须让患儿密切随访观察,如出现黄疸加重,应即时住院采取其他措施治疗。
【参考文献】
[2] 黄志华,蔡宝珍. 微生态调节剂干预母乳性黄疸临床观察和机制探讨 [J] .新生儿科杂志 ,2000,
(1
7)4:150.
[4] 谢芳青,杨媛. 丽珠肠乐治疗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微生态, 2000, 12
(1):10.
[6] 李淑敏.母乳性黄疸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07,9
(5):391.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中 考
- 祖国在我心中
- 半期考后
- 揪心的一幕
- 走进书里去
- 公车上的风波
- 破坏环境千夫指,保护环境万人颂!
- 书包的自述
- 我家的小狗
- 我学会了感谢
- 小闹钟
- 感谢
- 竹子
- 哦,我懂了……
- 今天,我真苦恼
-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图书馆管理论文(1)
- 浅谈关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 浅议以教导学,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 创新:迈进新世纪的图书馆管理-图书馆管理论文(1)
- 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创新服务-图书馆管理论文(1)
- 中国公共管理案例研究与教学探析-公共政策论文
- 浅谈数字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管理论文(1)
- 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国家审计风险控制的意义
- 走向公共管理的治理理论-图书馆管理论文(1)
- 论网络环境中的图书馆藏书发展-图书馆管理论文(1)
- 浅析化学教学与化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 试论高职院校图书馆期刊馆员的继续教育
- 论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 关于我国终身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
- 探讨从全纳教育视角探讨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施现状
- 《卖火柴的小女孩》
- 《凡卡》
- 《猴王出世》
- 《詹天佑》
- 《灯光》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 《穷人》
- 《草船借箭》
- 《匆匆》
- 《景阳冈》
- 《十六年前的回忆》
- 《将相和》
- 《灯光》教学设计
- 《为人民服务》
- 《景阳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