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析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改革与实践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8

浅析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改革与实践

"

[论文摘要]设计素描作为我国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其现阶段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专业特点、发展与市场经济、人才等方面的要求。文章通过对目前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工科类工业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面对工科类设计素描教学改革实践的措施,以推动工科设计教育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 设计素描 创意思维

工业设计是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必然产物,在当前设计思想不断发展革新的大环境下,高校工业设计教育模式出现了多元化组合,出现了工科类和艺术类两种教育模式。作为工业设计教育体系中设计基础教育课程核心体现之一的设计素描教学,成为当前高校本专业教育者重点研究与探讨的课题之一。作为工科类的设计素描教学,须根据生源的艺术审美观念、基本艺术创作技能、专业知识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对设计素描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实践与研究改革,借助设计素描的图形式化语言表达设计,通过循序渐进的科学化、系统化设计实训,使工科类学生的设计能力、水平迅速与专业相接轨。

一、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的现状

1.传统教学理念对专业培养的局限性。19世纪中期,契斯恰科夫提出素描应体现事物形体、透视、光影、材质的写实性与科学准确性,提倡写实的绘画技法,并形成了一套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该体系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为我国的素描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目前,许多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所谓“设计素描”的教学理念仍深受这种以侧重绘画写实为目的的传统素描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侧重追求绘画技法的熟练性、形体透视的准确性以及光影、材质表现的真实性,忽略了设计素描教学的真正意义以及其在整个工业设计教学体系中承上启下的教学地位。传统的教学理念对于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创意设计意识、专业认知度、艺术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对课程教学特点体现的不明确性。设计素描虽然作为全国艺术设计类高校专业设计基础课程的一种通用名称,但在不同的设计专业领域中体现出了不同教学目标的方向性与特点。例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的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对于空间、构造、造型等方面的设计思维与表达。作为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教学实训模式须根据其专业特性,明确其教学目标,突出其课程教学的专业特点。

目前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工科性”特点体现较不明确,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含糊性与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其根本原因在于:第一,教学大纲的指导目标性弱。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学大纲。据调查,许多高校工科类本专业设计素描教学大纲,普遍套用现有艺术设计类或是直接使用本专业艺术类设计素描教学大纲,致使设计素描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工科性”课程教学特点较弱。第二,设计素描的教学师资力量主要来源于“纯艺术”专业出身的教师,其特点是绘画功底、能力较强,但对专业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施设计素描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纯艺术绘画”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开展对事物形体、光影、透视等方面科学准确性与写实性的实训项目单一训练,导致课程教学目的不够明确,与本专业的整体教学目标相脱离,不能很好地为后续设计类课程奠定服务基础。

3.教学过程中“传”与“受”的程度差异性带来的制约性。教学过程涵盖了“传”与“受”两个基本概念,“传”的导出主体是教师,“受”的导入主体是学生。我国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过程中“传”与“受”的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首先,部分高校设计素描教学学时较少,在教学的安排方面基本上以学期阶段性与贯穿全学期的模式进行,由此导致美术基础薄弱的理工科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正确地认识、理解设计素描的含义以及教学的目的、意义。其次,部分授课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落后,对理科生对艺术的认知度、理解性存在一定的误解,在教学过程中一味以提高其绘画表现能力为教学目标,满堂灌输造型、明暗、透视等绘画要素表现的技能与技法,忽略了学生形态创意思维和造型能力方法的培养。最后,教学对象的研究分析度低,在教学过程中未对工科类学生思维方式理性,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强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据调查,在高校现有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中,教师套用以往教授艺术类学生的模式与方法去强制教授工科类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显表现出茫然、信心不足、拘谨和无从下笔的状态,从而直接导致教师教学效果差、教学效率低、学生接受程度低、学习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的产生。这些给课程教学的时效性以及学生学习兴趣、效果、艺术设计思维、设计认知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制约性。

二、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改革实施的必要性

1.从现代设计理念的革新与发展要求的角度分析。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带来了数字读图时代,工业设计的设计理念与艺术形式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在这种大环境的促使下,设计理念出发点由单纯的感知设计逐步向理性的综合创新设计推进。发展创意性设计思维成为现代设计理念的要求,同时也成为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出发点。作为奠定设计教育发展的基石,设计基础教育应随之体现出新的教学体系、教学观念与组成形式。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作为设计基础教育的一种组成类型,应顺应设计教育理念的改变,在区别于“纯艺术绘画”方式的美术教育的同时,以培养工科类学生的设计创意意识,提高工科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为基本目标,为思维到设计搭建意识桥梁。通过改革其教学理念、模式、方法等方面内容,才能实质性地推动工科类学生设计意识的形成和今后专业特点的形成、深化发展。

2.从构建本专业工科类设计基础教学体系的角度分析。构建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素描教学、设计色彩教学以及构成设计教学等。设计素描教学在整个设计基础教学体系中体现出“启下”的理念作用。工科类学生毫无任何的绘画基础与功底,这就要求设计基础教学必须从学生最基本的造型技巧和创意思维两个基本素质抓起。如果学生的造型能力较差,创意思维弱,就会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从而导致难以从事今后的相关设计工作。所以,设计素描教学的形式要素和内涵精神体现,是构建设计基础教学体系的基础,也是构建、促进工业设计教学体系结构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基础因素。只有通过设计素描的教学改革,才能更合理化、优质化地构建本专业基础教学体系,从而带动专业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

3.从加强工科类专业设计理念认知的角度分析。在工业设计的基本概念与设计理念中“造型设计”占有较重的地位。作为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造型设计基本功的训练课程,设计素描教学是引导学生从专业设计理念认知层面进入工业设计领域的“启蒙”基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从“造型”的观察入手,在造型外在所表达出的感官体验的基础上,发挥其逻辑思维强的特点,分析“造型”中“外在”与“内在”的关系,寻找设计构想,培养造型创新思维意识,设计表现具有“美学”特征的艺术造型。包豪斯设计初步课程教学的推动者约翰内斯·伊顿在其基础课的教学中,通过理性的视觉训练,以洗脑的方式把学生入学以前所有的视觉习惯全部洗掉,代以崭新的、理性的,甚至是宗教的视觉规律。利用这种新的基础,来启发学生的潜在才能和想象力。从此角度分析: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作为造型设计基本功的训练,在含义上已超出了其本身的表达范畴,它不仅是一种表现形式的训练,也是一种“洗脑式”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工科类学生对专业理念的崭新认知度以及打破固有定向思维模式的方式。所以,传统的设计素描教学过程已脱离了对专业设计理念的认知,对学生专业领域的进入与设计思维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制约。

三、实施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的实践方式

工科类设计素描教学改革实践须在更新现有教学理念和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在遵循教学对象“工科性”特点基础之上,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2.实施线型结构素描为主的多元化教学、训练模式。工科类学生具有较强的理性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在设计素描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工科性特点,侧重以“线”为分析、表达方式,以“造型”为对象的线性结构素描,正确引导学生明确结构的分析与研究是为解决产品造型相关设计问题的设计理念与意识。可采用较有强度的默写训练,多角度事物观察分析的训练以及多样性造型组合构造表达等多种训练方式。

3.增设意象构成式的素描教学、训练方式。意象构成式素描是运用构成设计原理,通过素描的形式表达心理对物象的认知与感受的方式。其教学内容主要以造型表面视觉构成要素(结构、形态、质感等)以及相互关系为分析、研究及设计的对象,通过学生的主观审美意识,打破固有物象局限,进行系列性视觉构成艺术训练。教学过程中把体验、认知、感受、试验作为教学的基本原则,重点对物象的结构、形态、质感等元素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运用解构、重组、重复、比例等艺术处理方式进行再设计。意象构成式素描的增设培养了工科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意设计思维,这也是早期包豪斯的基础课教学理念体现之一。从工业设计领域来看,意象构成式素描教学的内容体现恰恰是今后产品设计元素(造型、材质、构造)要点的研究体现,同时,也是今后专业教学的延伸,这对构建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体系起到基础作用。

4.运用计算机三维设计辅助的教学手段。在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中,应充分利用3DMAX设计软件的三维成像技术,以直观的方式演示设计素描中形态、结构等因素的组合方式、构造原理以及构成模式。通过此教学手段对工科类学生进行造型设计元素的深入分析与研究,形成“四维一体”的艺术审美教学气氛,提高学习的互动性与热情积极度。

四、总结

社会的发展与设计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要求我们在工科类工业设计素描教学改革与实践中不断更新理念,把握改革动向,逐步建立具有一定专业特点的、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的设计素描教学体系,真正达到设计素描教学的目的,使工科类学生的设计能力、水平迅速与专业相接轨,提高学生在设计市场上的竞争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五个指头的对话
难忘元旦
圣诞节的起源
猴馆
成长的烦恼
未来的一天
小猴
童年趣事
假如我是一位奥运火炬手
日出
我和猴子
童年的事
夕阳
日落
菜场里的小镜头
文化服务中心总结
财监系统2007年工作要点
2006年财贸线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思路
电力局经营部半年工作总结
镇2006年工作回顾及2007年工作思路
收费站监控员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XX中学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总结报告
2006年度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总结
交通局绿色出租活动工作总结
水利基建工程质量监督站2006总结及下一年计划打算
2006年农林局工作总结
先进性教育群众满意度测评总结
2006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乡2006年工作总结
对税收关系和预算概念的新认识
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及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我国企业所得税制改革和立法研究
关于我国增值税转型问题的思考
“税费”改革后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适度减税:扩大内需的现实财政政策选择
论中央与地方税权的合理划分
我国国债发行成本优化问题研究
企业购并的税收筹划
美国遗产税对我国的启示
从国际比较角度谈我国主体税种优惠政策的有效性
构建税收信用体系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
论我国的税权划分
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
农村税费改革后面临三大难题
卢浮宫
赵州桥建造“三绝”
世界最大拱式桥一览表
捐资助学──希望的桥
赵州桥之行
桥梁建筑与美
赵州桥
巴黎凯旋门
悬索桥
比萨斜塔“纠偏”记
巴黎圣母院
什么是桥
茅以升
赵州桥简介
赵州桥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