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拔除下颌智齿预防干槽症248 例临床分析

拔除下颌智齿预防干槽症248 例临床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拔除下颌智齿预防干槽症248 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 智齿;干槽症;拔牙;预防

干槽症是临床上患者拔牙后出现很痛苦的合并症之一,而其疼痛是往往难以忍受的。目前治疗方法很多,总的来说治疗时间大致需7~15d。由此,在干槽症的治疗上,使时间上更短,尤其是以预防为主的办法,使之不发生就更好了。本文通过术前术后用药,术中精细操作,牙槽窝药物处理等方法进行预防,疗效显著,发生干槽症的比例明显下降。现进行探

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2 干槽症诊断标准 拔牙术后3~5d 创口持续性疼痛,可向耳颞部放射。创口内无血凝块,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创内有腐败坏死物质,有明显臭味,骨壁有明显触痛,偶有发生张口受限、低热、全身不适等症状[1 ] 。

1. 3 治疗

1. 3. 1 术前准备 在详细询问病史的基础上,严格掌握适应证,局部结合X 线片仔细检查,进行阻力分析和拔牙设计。对有炎症者先给以抗感染治疗,积极控制炎症,常规拔除患牙术前1 周注意口腔卫生,甲硝唑胶浆漱口液漱口。 1. 3. 3 术后处理 用棉球压迫止血30min ,松紧适度;或缝合积极预防出血;术后用甲硝唑3~7d ,预防感染。可酌情理疗,用紫外线或红外线架进行物理疗法。

2 结果

本组248 例拔牙患者中发生干槽症1 例,占0. 4 %。

3 讨论

3. 1 干槽症发生的原因 干槽症发生原因是拔牙创伤和感染,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牙槽窝内凝血块腐败,恶臭,牙槽骨壁炎及周围轻微的骨髓炎症,引起组织不同程度的变化,释放纤维蛋白溶解酶,可使牙槽窝中的凝血块溶解造成感染,造成感染的机会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手术时间长,局部组织破坏较大,术后处理不当。②患者拔牙后没有遵守医嘱,压迫止血的棉球或纱布过早的吐掉,并进行漱口,导致凝血块破坏而感染。③棉球或纱布填塞时过紧,时间过长,血块不能凝固。④血液患者在拔牙前未经治疗。⑤牙周、牙槽的慢性炎症使骨板增厚,血管减少。⑥手术后的继发出血。⑦异物存在于拔牙创口内。所以术前、术中和术后的预防处理主要是围绕着这些情况展开的。

目前关于干槽症的治疗,在国内外杂志上有相关报道,但一些方法都比较复杂,治疗时间也长,本文基于常见的干槽症临床发生原因,从预防的角度出发,采用本组方法,248 例拔牙患者中发生干槽症仅1 例,占0. 4 %。远远低于国内外对

干槽症的发生率报道的10 %~30 %。可见注重拔除下颌智齿手术的各个环节处理,预防干槽症是可行的。其操作简单,经济方便,预防效果佳,值得推广。

4 参考文献 [ 2 ] 邹爱萍.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126 例临床分析[J ] . 上海口腔医学杂志,1997 ,6

(3) :165

[ 3 ] 孙海花. 四种方法预防拔牙术后干槽症疗效比较[J ] .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1 ,15

(1) :71 [ 5 ] 陈正元. 明胶海绵替硝唑浸湿剂预防干槽症临床研究[J ]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 ,13

(20) :72 - 74

[ 6 ] 孙安国,李瑞真. 复方甲硝唑明胶海绵剂的临床应用[J ] .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1 ,15

(5) :398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难忘的一件事
“傻
山中夜色
虎兄虎弟
山里的孩子
给妈妈画像
时间的启示—读《和时间的赛跑》有感
大扫除
成长中的烦恼
妈妈的微笑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我也有快乐的时候
顽皮的小黑狗
麻雀
我可爱可气的妹妹
浅谈图斐利的政治哲学思想
分析弗雷格的涵义
西蒙与沃尔多之争及其影响
逻辑哲学论的思想构造研讨
萨特自由哲学及对社会启示
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与发展
大众哲学认识论思维
哲学史教育现况与革新对策
哲学家哲学思想发微
论政治与哲学
谈荀子的“民本”政治哲学
现象学哲学对传统哲学的革命性变革
天地之中哲学观的形成概述
时事新闻在政治哲学中的适用性
节庆民众合唱的社会学思索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之二
我们今天怎样教安徒生作品?《丑小鸭》教学探讨
《玲玲的画》识字教学之一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之一
感受体验 拓展创新——《丑小鸭》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
《找春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之一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二
《丑小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泉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之二
自主学习,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三个儿子》教学实践和反思
《笋芽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找春天》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