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钢筋混凝土课程教学改革

试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钢筋混凝土课程教学改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2

试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钢筋混凝土课程教学改革

"

[论文摘要]文章对课程教学中与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有关的教学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思路,围绕着如何加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素质教育的主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了改革与探索,试图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论文关键词]工程能力 钢筋混凝土 实践教学 应用型人才 土木工程

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有较强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是大学教学的首要问题。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是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大土木”专业学生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已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土木工程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需求,以强化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加强工程应用能力教育、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主线,进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模式改革。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

1.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特点。土木工程学科从钢筋混凝土课程开始,就进入了专业课的学习。土建类专业的钢筋混凝土课程包含基础课程“钢筋混凝土基本原理”、专业课程“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和“砌体结构”,以及课程设计三部分内容。该课程涵盖了本专业70%的内容,涉及建筑材料、建筑制图、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先修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都很强的承上启下课程。

二、基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措施

1.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工程教学时效。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课时有限,但内容却多而复杂,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扩展课堂的信息量。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资源有效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大量的实际工程信息,增加教学中的工程因素、工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思维方式,切实解决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教学的渗透和融合问题。建立工程信息库,包括工程照片、工程图片、工程案例、工程图纸、工程录像、工程软件等,突出课程教学的工程特色。

打破现有教材框架体系,按照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工作过程组织教学,以典型的实际工程为例介绍结构及结构构件的问题,授课顺序由原来的先构件再结构整体,改变为先认识结构整体的组成再到具体受力构件计算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要适时地穿插讲解发生在身边工程实例(案例),介绍最新的工程建设成就和工程建设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完善工程能力培养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验设备台套数,保证实验开出率及学生的动手操作训练。围绕工程能力的培养,重新设计实验教学体系与实验项目,构筑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后的实验教学体系分基本型、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三个层次。实验将不再由教师集中时间和地点进行,而实行开放式的实验教学,结合课程进度和大学生创新型实验项目,可以让学生自己定项目、定时间完成试验和训练,使学生真正成为实验的主体。例如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性能设计型实验,一改过去由教师准备好试件与加载设备后,学生仅作测试的模式,而是从混凝土梁的设计、浇筑养护开始,到制订实验方案、加载测试,最后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对比,均由学生亲自独立完成,教师在全过程中只做辅导工作。

改扩建专业机房,购置土木工程专业方面的应用软件,如钢筋混凝土结构CAI(计算机模拟试验系统)、CAD,PKPM,建筑单体建模软件、工程概预算软件、工程招投标模拟仿真系统、管理模拟实验软件等,满足课程模拟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需求,提高学生工程设计的应用能力。

3.系列化课程设计模式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在传统的课程设计训练中,各专业课程设计内容缺少关联、相对独立。这种方法虽然便于组织教学,但学生在各课程相互独立的课程设计学习中得不到良好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整体意识的工程训练。系列化模式的课程设计是将原来互相独立的各课程设计有机结合起来,以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项目实例的设计计算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结合课程进度,与其他专业课程结合,系统化、分阶段逐步完成土木工程专业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单层厂房建筑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课程设计(单层厂房结构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单层厂房屋架设计)、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单层厂房概预算)、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使每个学生都能尽早完成工程设计系统化的训练、增强学生查找和使用专业资料的能力、处理工程设计问题的综合能力。

毕业设计是教学的最后环节,是学生在三年半中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检验。建议引入团队合作的毕业设计训练模式,借助系列化课程设计模式的教学成果,采用多个学生配合完成一栋楼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工程概预算、施工组织设计,使学生得到工程设计能力的全面训练,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4.加强工程能力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关键在教师。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进行科学研究,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实际工程项目。鼓励广大教师到工程设计、施工等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以工程实践和横向科研项目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聘请设计和施工企业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进入专业的教学环节,给学生授课、讲授设计专题,并承担实践教学中部分指导性工作,将他们的工程经验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带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通过以上多种途径的课程教学改革,学生得到了系统的工程训练,对所学课程的内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同时对工程的复杂性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实现了“建立工程概念、收集工程资料、培养工程能力”的课程教学目标,切实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菜场里的小镜头
我和猴子
未来的一天
猴馆
难忘元旦
成长的烦恼
日落
夕阳
假如我是一位奥运火炬手
圣诞节的起源
小猴
五个指头的对话
童年趣事
童年的事
日出
2006年农林局工作总结
水利基建工程质量监督站2006总结及下一年计划打算
2006年度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总结
电力局经营部半年工作总结
文化服务中心总结
镇2006年工作回顾及2007年工作思路
交通局绿色出租活动工作总结
财监系统2007年工作要点
2006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2006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2006年财贸线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思路
收费站监控员2006年工作总结
乡2006年工作总结
先进性教育群众满意度测评总结
XX中学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总结报告
优化税制,实现增值税转型
统一企业所得税法的探讨
设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探析
个人所得税管理及其改革与完善
国外遗产税制与我国遗产税制的设计
出版业的税收筹划方法
有关我国税费改革的思考
美国政府采购的国际化进程及对我国的借鉴
纳税人,说出你的权利[上]
浅谈我国关税的有效保护
加入WTO后中国税收制度的被动和主动调整
从消费品的需求弹性看间接税降税的可行性
正确认识税收筹划的积极作用
缺失治理资源的乡村权威与税费征收中的干群博弈
国际避税的概念与方式
茅以升
什么是桥
巴黎圣母院
卢浮宫
捐资助学──希望的桥
赵州桥之行
桥梁建筑与美
赵州桥建造“三绝”
巴黎凯旋门
赵州桥
比萨斜塔“纠偏”记
赵州桥简介
悬索桥
赵州桥的传说
世界最大拱式桥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