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高等院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课程的构建

试析高等院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课程的构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1

试析高等院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课程的构建

"

[论文摘要]文章从课程设置、授课方式等方面分析了高等院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课程的现状,并结合特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指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创新课程设置思路、完善评价体系等措施。

[论文关键词]终身体育 特殊群体 体育课程

特殊群体学生指的是由于先天或后天等因素造成生理机能、运动能力出现部分障碍的学生。他们由于自身存在一定程度的运动障碍,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少,运动技能较普通学生差,心理上本能地对体育运动产生排斥,容易形成自卑和敏感的性格特点,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这种现象的存在对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贯宗旨,要本着因材施教、公平对待的教育原则,有针对性地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体育课程的再设计,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体育教育,使其掌握部分运动技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与坚强不屈的人格品质,进而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社会竞争能力。

一、高等院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课程现状

1.课程设置。特殊体育学科相对于常规体育学具有以下特殊性:它服务于体育运动能力显著低于同龄正常人平均水平的特殊群体,授课对象个案化,多课堂形式,高度适应性和综合性。长期以来,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一直沿用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基本上以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目前高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对参与者的身体能力与技术掌握都有一定的要求,特殊群体学生由于自身运动方面的缺陷很难参与到这些项目当中。目前普通高校针对特殊群体学生可供选择的课程十分有限,较多采用的课程设置形式有以下三种:采用体育保健课等特殊形式的体育课程替换正常的体育课程;同普通学生一起修体育课,仅在期末评定上进行一定的区分;实行免修体育课的措施。

对特殊群体学生采用有针对性的特殊体育课程符合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思路,但是由于师资配备以及场地器材的限制等原因,体育保健课更多是从理论上为这部分学生传授一些健身和保健的方法与知识,缺乏实际的实践与锻炼,对提高特殊群体学生身体素质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与普通学生同等对待的形式在课程设置、授课方式上对特殊群体学生存在较大困难,虽然在考核过程当中区别对待,但是很难实现体育课程的目标;免修体育课程的做法等同于间接剥夺学生的体育权利,不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

2.授课方式。当前高等院校体育课程仍然普遍沿用分班授课方式,以教学、课堂、教材为中心,强调课堂的严密组织,严格纪律,统一行动。传统授课方式更多的是注重学生们的共性特点,统一讲解和练习,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特殊群体学生同普通学生在运动能力上有一定差异,同样的练习手段与方法则忽视了这种差异的存在,不加甄别的授课方式容易挫伤这部分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滋生对体育课的抵触情绪,达不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而特殊群体学生的特殊性,也为教师对课堂组织、练习安排、运动强度设定等课堂内容的实施增加额外的难度和不确定因素,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3.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任课教师对学生综合表现的评定,要求评价方法科学、合理、全面,评价过程客观、公正、严谨,力求对每位学生的表现给予合理的评定。通过技能、素质的考试,结合学生学习态度、出勤、理论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表现,给出相应的分数是普通高校目前普遍采用的课程评价方法。该套评价方法能够较为客观地从态度、能力等多方面对学生体育课程进行评定,适用于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的现状。现行的课程评价体系与指标对特殊群体学生并不完全适用。部分高校虽然采用了一定的评定手段对特殊群体学生体育课程进行期末评定,但均处于起步阶段,评定手段不够系统和科学,同普通学生期末体育课程评定系统缺乏衔接,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与漏洞。

4.师资配备与场地资源。目前,极少有高校配备专业的特殊体育教师,特殊体育课程常常是由其他体育教师兼任。加上连续扩招,师生比率逐年缩小,教师课时增多,班级规模变大,生均场地器材变少,体育教学工作压力日益显著,进而造成教师工作量日益繁重,课堂组织与教学安排难度提高,教学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校生规模的快速扩张造成高等院校教学资源日益紧张,经费投入有限,硬件设施建设滞后,面对特殊群体学生的特殊需求,高等院校在特殊体育师资配备和场地、器材等资源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特殊群体学生的特点

1.特殊群体学生的生理特点。学生的个体差异、疾病、损伤情况的差异对生理机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殊群体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高等院校特殊群体学生身体运动障碍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残疾型”“病症型”和“非病理型”。其中,“残疾型”主要指先天性残疾、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疾病导致的运动障碍,该类学生的运动机能存在一定缺陷,但仍然具备部分运动功能。“病症型”主要指心脏病、肾病、肝病等各种内脏器官病症以及手术后遗症,这一类型的学生由于心肺功能疾病等原因导致运动能力下降,该类型学生在身体形态、日常生活方面同普通学生并无明显区别,只是在进行有一定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时存在困难。“非病理型”主要特征是偏瘦或者肥胖、以及意外损伤导致的短期运动障碍,在进行运动时存在一定程度、一定时期的障碍,经过恢复与锻炼可以重新达到正常的运动能力。不同类型的群体在实际运动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需要区别对待。因此,在体育课程的组织实施当中应把学生按检查情况分类,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从而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2.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研究表明,身体的残疾会对人的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样,特殊群体学生身体的残疾和运动障碍对心理健康也存在较大影响。身体残疾的状况使这些学生在交往、学习、生活方面很难融入普通学生群体,长期的积累造成特殊群体学生在个人性格和情感上容易表现出孤独、自卑、情绪反应强且不稳定等心理特质。学校阶段是人生中性格塑造的重要时期,特殊群体学生在生理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心理上也存在着各自的特点,如何把握不同学生的特点,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的编排与设置,在体育课程当中规避其中的负面情绪,提高身体素质,健全人格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任务。 "

三、终身体育思想对特殊群体学生的意义

1.强身健体的需要。特殊群体学生的运动障碍不仅影响大学期间的体育课程学习,更重要的是要伴随其一生,而坚持不懈地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身体残疾带来的困扰。虽然特殊群体学生某些方面的功能受到损害和限制,但通过长期的体育锻炼,发挥其他感觉和思维器官的作用,刺激并调动人体自身的代偿功能,扬长避短,仍可以使被损害和限制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弥补,增强身体素质、完善身体运动机能,加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对特殊群体学生健全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大学期间,通过体育锻炼打好身体基础,掌握一定的运动知识、技能,培养兴趣爱好、养成身体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

2.社会适应的需要。特殊群体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特殊性,走向社会后往往在就业、婚姻、交友等方面常常处于弱势地位,面临更少的机会与更大的心理压力。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具有促进社会交往,缓解社会压力,增强自信心,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特殊群体学生通过长期参加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身体素质,磨炼意志,克服自卑感,树立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正确认识自我,进而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四、高等院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课程的发展策略

1.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学阶段是人生中系统进行体育锻炼、有针对性地接受体育思想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同提高身体素质同等重要。人的健康状况并非一成不变,体质的强与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缺乏一定程度的身体锻炼,强的会变弱,经常有规律地进行身体练习,弱的可以变强。体育锻炼是保持人体机能、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因此,有针对性地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掌握一定的锻炼技能,学习相关的保健知识,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和选择相应的身体锻炼形式与内容,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生命衰老,对身患残疾的特殊人群显得尤为重要。

2.课程设置思路的创新。高等院校特殊体育课程的设置应具备以下特性:首先,在授课内容、教学教法、运动量等方面同普通体育课程区分开来,在课程设置上要适合特殊群体学生的需要。其次,应针对不同残障程度进行一定分类,根据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编排,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原则上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最佳的锻炼效果。最后,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锻炼不能仅仅局限在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上,在课余时间应利用身边的条件有计划地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课内课外相互结合,达到增强体质,锻炼身体的效果。

3.评价体系的完善。成绩评定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改革的指挥棒,客观、公平、完善的评价体系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体育课程目标的实施。特殊群体学生个体之间的体育兴趣、爱好、特长及能力差异较大,因此评定指标应具备多元化和特殊化的特点,评定指标能够真实反映特殊群体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激发其参与体育锻炼的愿望和热情,能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在身体素质和技能评定方面,应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客观评定指标,突出个体特长,通过客观的量化指标考核,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更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同时,评价体系中需要重视心理健康的评定,特殊群体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容易表现出来的孤独感、自卑感等心理特点不利于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在评定体系中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有意识地去克服和规避这些负面情绪状态,有利于体育课程更好地实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

4.特殊师资的培训与场地设施的配备。专业体育院校应把特殊体育教育系列课程作为一个方向来考虑,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特殊群体教育师资,充实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现阶段,应加大在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从在岗教师中抽调具有较强业务素质的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养,力争在短期内培养出能够基本胜任特殊体育教学和指导的师资队伍,缓解高校特殊体育师资匮乏的现状。

高等院校还需在特殊群体体育设施方面进行相应的投入,在场地建设中应考虑增设特殊学生使用的体育设施,通道、卫生间等辅助设施在设计施工时需要增设残疾人员专用设施,从而使各项体育设施对身体练习障碍的学生受到最少限制。国家相关部门应对高校的特殊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制定最低标准和发展性的配置要求,各高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配备,为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需求提供相应的硬件条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汤圆
赶庙会
其实我很快乐
当个孩子也不容易
畅想初中生活
学做家务
新学期的打算
元宵节记事
元宵节的烟火盛会
过元宵节
除夕之夜
科技小制作之新年礼物
妈妈的绝活
我的好朋友
元宵夜观灯
银行员工季度工作总结
区域经理工作总结
纪律委员工作总结
房地产中介公司店长的工作总结
工程项目部队长工作总结
宣传委员工作总结和计划
社区工作者个人工作总结
车间工作总结与感受
房地产公司置业顾问个人工作总结
酒店安全管理个人工作总结
客户维护经理工作总结
电信策划宣传工作总结
项目管理流程体系维护的工作总结与体会
公务员个人思想工作总结
高压电气烘炉期间工作总结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权限
单一税:所得税制度改革的新思路
当前数据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
论人的主体性问题及意义
试论“理解”主题下的解释学美学及其现代性
柏拉图的丑观念对当代人审美意识的影响
税收官司缘何越打越多
浅谈全球化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国家安全哲学范式
从詹姆斯和贝克菜的哲学思想看实用主义对经验主义和发展
我国的税制结构应与时俱进
关于农村籍大学生在校心理特点分析及其教育研究对策
建立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新机制的探讨
关于从形式逻辑到先验逻辑
加强对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几点思考
浅论集体主义原则对整体主义思想的超越
“球迷”爸爸
句段学习指导
学法提示
黄瑞云简历
句子解析
氧化
不骄傲的绳
难句剖析
永远忘不了的教训
不骄傲的绳
骄傲的孔雀
《陶罐和铁罐》新说
狐狸与乌鸦
燕子和小树
重难点精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