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全球性诚信危机背景下的新思考(1)
[摘要]目前全球性会计危机源于会计本质的迷失与扭曲。从理论上看,会计本质有“控制论”、“理性导向论”、“经济考试论”、“契约关系论”。现代会计在其发展历史进程中,十分明显地表现出与经济、技术、管理控制融汇一体的本质特征。作者认为揭示这些长期以来为会计界普遍忽视的会计本质特征,可以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会计危机进而探求应对之策。[关键词] 会计本质 理论观点 历史分析
当人类社会满怀激情和喜悦进入新千年之际,全球会计界却陷入了极其严重的诚信危机之中。从中国的郑百文、银广夏,到美国的安然、世通、施乐、默克,及法国的维旺迪,社会各界对会计作假的谴责此起彼伏。我们认为,会计面临的全球性危机实际上是会计本质的迷失或扭曲,也是社会各界对会计本质缺乏全面正确认识的结果。在今天重新认识会计本质,对正确认识会计危机进而科学设计应对策略,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采用较为宽广的理论透视和历史分析方法,为深化人们对会计本质问题的认识提供较为翔实的背景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的看法。
一、会计本质:说东道西孰有理
关于会计本质,理论界已有诸多争论,最初的争议集中在两大观点: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其后,有学者认为两者并无实质性分歧,完全可以合二为一。这几年有关会计本质的争论几乎堰旗息鼓,会计界对此的进一步研究似乎失去了往日的热情。
其实,会计本质研究的历史,远不象我们过去谈论的那样狭窄。以下仅就笔者所及的代表性文献,对会计本质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一简要的历史回顾。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会计本质问题的经典性结论已为中国会计界非常熟悉。“观念的总结和过程控制”作为会计定义的一般表述,当然内含了会计本质。但是,会计本质究竟是“观念总结”还是“过程控制”,或是两者合一,依笔者的看法应该是“两者合一”。《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价值决定及与此有关的簿记”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重要的论断,表明簿记首先要“反映”“价值决定的结果”,同时要“控制”“价值决定过程”。按马克思的说法,会计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是一种对经济活动“价值、综合和过程”的反映控制。
以上我们从有限的若干历史文献中,依据作者的判断,选取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试图反映有关会计本质问题的主要不同看法。总的来看,马克思的观点可概括为“价值反映控制”论,韦伯的看法可归结为“理性核算和调节”论,霍斯金与迈克夫的主张可表述为“经济书写”论,桑德的结论可简称为“契约关系”论。这些观点为我们在21世纪初期面对会计全球性危机,重新认识会计本质提供了基本理论方面的指导。毫无疑问,当前会计领域面临的严重问题,都与上述会计本质相悖。
二、会计本质:云游四海卿为家
系统观察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可以由表及里管窥会计之本质。在此,我们拟从西方社会发展尤其以进入工业社会之后的历史为依据,因为这与现代会计本质的联系较为直接。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考察会计本质的历史,不能撇开证券市场这一现代会计的基本环境。如果说,以上的分析较多地关注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话,那么联系证券市场研究会计本质,更多的是关注财务会计与审计。而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考察会计准则、会计行为、会计管制三个方面。鉴于这方面陈汉文教授已作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回顾(陈汉文,2001),笔者实无重大的材料补充,故以下只对上述三个问题发表个人的结论性意见。
我们认为,财务会计本质更多地表现为会计准则的本质。某种意义上,财务会计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使市场有效配置经济资源有一个正确的信号系统。由于这种信号是由分散的各单位分别提供的,因此一要为财务会计制定统一规则,以便各单位提供会计信息有一个共同道循的统一标准;二要建立对各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实行严格审计的制度,以保证各自提供的会计信息是真实和符合规范的。从这一点出发,财务会计准则从本质上就是为客观地反映经济资源运用状况及结果提供一个合理标准。由于经济资源的配置某种意义上是利益各方协商的结果,因此财务会计准则应该是各方利益折衷的产物。由此而论,财务会计准则的本质是为了合理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只有把握住这一点,我们才能正确地评价国外会计准则的制订模式及其执行效果,从而提高中国会计准则的质量,有效地实现财务会计目标。
会计行为某种意义上与“会计工作”是同义词,这里仅指“会计准则实施”这一较为狭小的方面。由于会计准则综合的利益基础,与具体单位执行会计制度的利益基础不同,所以,会计准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偏离其基本目标的现象。单位会计对具体会计准则的选择,不一定完全符合会计准则基本目标的要求。会计行为的本质是主体利益最大化甚至是主体主导力量利益最大化。这种认识,对于我们细化具体会计准则执行标准,以减少会计准则在执行过程中人为操纵的空间,具有重大意义。在这一点上,我们以往过多地强调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其实,即使我国会计人员具备了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也不能解决社会与特定主体在会计准则问题上的利益冲突,弄不好反而使扭曲执行会计准则的问题(会计弄虚作假)变得更为严重。
会计管制是社会与企业为保证会计工作及其提供信息的质量而采取的各种法规、制度和方法。会计管制的主体,可以是政府机关,也可以是中介机构,还可以是企业自身。政府管的是会计立法和执法,中介机构管的是会计信息质量,企业自身管的是内部控制,三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最大限度地保证会计本质特征的充分实现,对与会计本质相冲突的各种问题予以制止,严重的予以处罚并追究法律责任。
总结全文,目前全球性会计危机的出现,固然有其较为复杂的经济、社会、法律、文化、技术甚至政治背景,但人类社会对会计本质问题的认识模糊从而导致不恰当地运用会计,则是会计作假泛滥成灾的一大原因。如果我们在实践中真正地端正了有关会计本质的上述认识,并采取切实措施竭力保证现实会计真正地体现这些本质特征,就会摆脱会计危机困境。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讨厌鬼——袁程
- 松树
- 我爱芭比娃娃
- 童年
- 我的家乡
- 我的路
- 家乡的变化
- 家乡的名胜——金山寺
- 小蜘蛛
- 梦
- 二氧化碳汽车
- 《我的家乡》
- 春天的桃花
- 小狗
- 牵牛花
-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道路交通碳排放研究
- 旦角审美·性别意识·文化透视(1)
- 我国高铁工程投资控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桥梁路面裂缝原因分析及防裂措施
- 关于高铁工程质量举报现象的思考
- 浅谈高铁工程项目管理的五项因素控制
- 意识形态与音乐——兼论艺术的特殊性(1)
- 民族男高音的发展走向(1)
- 培养兴趣,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1)
- 中国交通部门碳排放分析
- 中国公共交通信息化推进产业联盟成立
- 浅谈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1)
- 桥梁及路面施工中使用陶粒混凝土的试验分析
- 交通巨变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地域类型划分
-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1)
- 《一株紫丁香》第一课时
- 《欢庆》
- 《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
- 《一株紫丁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一株紫丁香》片断赏析
- 《北京》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之二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之二
- 《一株紫丁香》第二课时
- 《一分钟》教学设计之三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五
- 《一分钟》教学设计之四
- 《欢庆》教学设计之二
- 《我选我》
- 《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