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多媒体技术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试析多媒体技术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1

试析多媒体技术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

[论文摘要]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分析化学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大课容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方面表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效控制教学节奏,加强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并注意使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进行教学,最终可达到提高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分析化学 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已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所谓的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地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以多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该技术采用文本、声音、图片、动画等多种表现手段,用计算机来实现教育教学,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即CAI)。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并能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科学,是关于测定物质的质和量的科学,是人们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形态、含量和结构等信息的方法论,并成为科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高等院校化学、药学、材料科学、生物技术科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地将多媒体技术手段应用于分析化学的教学中,提高分析化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内容。

在分析化学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在增大课容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也存在很多弊端。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弥补不足,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探讨的内容。

一、多媒体技术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应用的优点

1.多媒体技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一张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下,只能靠语言表达给学生讲授知识,学生对于这种单调的教学方式往往产生厌倦的情绪,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分析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且现行高校教材内容更注重理论性,有关与现实生活相贴近的应用内容涉及的很少。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图文并茂等特点,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例子,如在绪论中为说明分析化学的重要性,引入了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分析化学手段可以检测头发中的微量元素,而这些元素的含量与某些疾病有关;利用分析化学手段查明了曾发生在日本的痛痛病和水俣病的原因,是铅、砷等有害元素过量所致;在天体科学中利用分析化学检测手段分析月球岩石的元素组成及其含量,其结果可以应用于进一步了解太阳系及月亮的形成。图画、视频、文字加上老师的讲解,使学生立即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在以后各章中均可以引入和教学内容息息相关、贴近生活的分析化学的应用实例,以及科学前沿、最新仪器等,弥补教材的不足。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使学生意识到学好分析化学是非常重要的,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

2.多媒体技术增大了课容量,丰富了教学内容。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中,老师只要轻轻点击事先精心做好的课件,即可将课件上的教学内容、例题、练习、总结等呈现给学生,无需像传统教学那样,老师只能将这些内容逐一写在黑板上,耗费时间多,信息量少,课堂节奏缓慢,学生只能学到有限的知识。传统的教学使分析化学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多与课时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而多媒体技术恰巧能够解决这一矛盾。分析化学中包括很多公式以及推导,例如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公式、滴定曲线各阶段pH(pM)的计算公式、Et等,传统教学中需要大量板书,最后得出公式,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推导过程直接写在课件上,让学生明确推导过程即可,最后用鲜明的颜色标出得出的公式,剩余的时间可以加大练习或是适当讲解其他内容,从而增大了课容量。

3.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酸碱滴定法”中,分析化学理论课以及实验课教学目标中均要求学生掌握酸碱滴定曲线。教材中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四个点来计算并绘制酸碱滴定曲线,而实验课上学生很难将滴定过程中pH值的变化完全测定出来。应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统筹安排一节课的整体内容,教师不会把所需的表格和酸碱滴定曲线全部画在黑板上,没有参照,教师的讲解就会变得模糊,学生难以理解。这时可以调用预先设置好的酸碱滴定模拟实验,通过观看动画,学生直观、深入地理解了滴定过程pH值的测定,以及滴定曲线的绘制。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形象化,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学生对知识点印象深刻,学习效果佳。

二、多媒体技术在分析化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课容量过大,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多媒体技术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确实能够增大课容量,但是若是一味地追求授课速度快、课容量大的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记忆过多的知识点就像走马观灯一样,只是把课件简单地在头脑中浏览一遍,并不能深入理解和记忆,学习效果不佳,从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分析化学中涉及的公式以及相应的推导较多,学生能达到灵活运用这些公式是需要时间进行理解和练习的,如果制作的课件内容过多,学生来不及消化,就被迫接受新的知识,长此以往,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时调整课容量,避免上述由于使用多媒体技术不当而出现的新问题。

2.教师课件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在多媒体技术辅助分析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课件的制作水平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我们要求的是课件内容多少适当;可以充分利用其声音、动画等各种表现手段,使原本难以理解的问题简单化;在课件形式和字体上,要求清晰,重点难点突出;可适当配以能刺激学生感官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防止思维不集中。但是在实际中教师大多没有经过培训,有的教师只是把教材内容原原本本搬进课件,上课时一页一页翻,只顾自己念,这违背了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的最初理念,只是达到了利用机器进行教学,教学效果肯定差。相反有的老师精心制作了课件,但是无论是内容是还是形式都过于花哨,学生只是被形式所吸引,并不能真正地理解教学内容。 "

3.一味追求多媒体技术,忽略传统教学的应用。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的老师上课时只是一直在翻事先做好的课件,而学生并不能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思考、记忆,甚至交头接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将精力主要放在课件的播放上,没有及时观察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缺少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忽略了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对学生注意力的影响,不能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最终影响教师技能的锻炼和提高,使课堂气氛压抑,学生学习效率低。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效果极差,甚至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弥补不足,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1.有效控制教学节奏。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有张有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分析化学知识点多。公式、推导及相应的计算多,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深入理解各知识点并学会应用,做到重点难点明确,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综合考虑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学生的基础等,精心制作课件,力求重点突出、教学容量和教学节奏得当。对于内容较多,教学大纲只是要求“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的特点,适当加快授课速度或是留作课后自学的内容;对于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需要教师结合板书,进行精讲细讲,适当放慢速度,并给学生留有消化吸收的时间。

2.加强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的迅猛发展,要求高校教师在不断拓展知识面的同时,还具有驾驭多媒体的能力,根据需要制作出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的课件。现实教学中,一些教师的课件制作能力稍差,即使制作出课件,但是应用于课堂效果较差,讲完一节课后,学生反映,被主次不分的课件弄得头晕脑胀,记住的内容少之又少,学习效率低下。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提高认识,加强学习,制作出重点突出(重点内容可用其他颜色、字号较大的字体引起学生注意)、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背景高雅、字体清晰、放映方式和谐的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真正做到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于教学,课件的共享性和交互性促进了分析化学教学环节的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3.注意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多媒体技术在实践教学中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上面已经提及,若应用不当反而会降低学生学习效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述、表情、肢体语言、板书等在教学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反馈信息的重要方式,是不可能被多媒体技术完全代替的。不论是多媒体教学还是传统教学,都是一种授课方式,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师生,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分析化学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做到发挥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各自的优势,使二者达到完美的结合。教师在课堂上一手拿粉笔,一手拿翻页器,边讲边翻页,重点难点需要板书时,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理解。这样既不需要教师再花费大量时间写板书,充分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及时掌握知识点,和教师有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兴趣。

总之,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分析化学教学,可以增大课容量,丰富教学内容,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弥补不足,加强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有效控制教学节奏,注意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重视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合理解决,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扬长避短,真正发挥其功能优势,就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现代化的高素质人才作出贡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乐的事
我家乡的石拱桥
冬天的雪
秋天
生活因挫折更精彩
续写《桑娜拉开帐子以后》
妈妈,我生命中的太阳
妈妈
班级趣事
一件小事
《钓鱼的启示》
当爷爷不在我身边
其实我不想长大
我的母亲
美丽的夜空
人才交流中心工作总结
先教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大总结
关天财政供养(救助)人员清理工作小结
xxx卫生局2006年工作总结
卫生局工作总结
仁布县受援互动后的巨大变化
卫生局二00五年度工作总结
乡镇结对帮扶工作总结
卫生局2005年度工作总结和2006年度工作思路
卫生局工作计划
分析评议阶段工作总结
2006年上半年卫生局工作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局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
XX中学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总结报告
少年宫支部保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三阶段总结
论更新税收观念
简析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当代价值
有关“费改税”的几个认识问题
税权划分的理性思考(会员资料)
试析老子的军事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相关问题研究
关于对西方学者误禳马克思上层建筑理论的澄清
试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刍议
对公共财政的理性思考
试论人如何超越自我
“公共财政论”的再质疑
加入WTO对我国税制的影响
建立和完善税源监控体系
浅析道德的强制性
关于我国税制改革若干问题的综述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多音字组词
为什么说像利剑一样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断
《美丽的小兴安岭》听课记录
《美丽的小兴安岭》同音字组词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近反义词
《美丽的小兴安岭》形近字组词
在读中放飞激情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案例及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思路
一堂公开课引发的思考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教学片段
欣赏美、理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