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高校教师的角色压力及调整研究

浅析高校教师的角色压力及调整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31

浅析高校教师的角色压力及调整研究

"

[论文摘要]文章从角色压力的角度来探讨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及相应的调整办法。指出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当前社会环境下他们所承担的不同以往的角色职责和义务。相应的调整措施是:良好的岗前培训和实效的师德建设,适当的人文关怀和有力的心理支持,清理自尊来源和提升职业价值感,以及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和优化高校管理环境。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师 角色要求 角色压力 调整

最近十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在影响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诸种因素中,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因素常常受到较多的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工作效率和幸福感,还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潜在的促进或干扰作用。笔者作为一名在高校工作26年的心理学教师,对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及心理压力因素一直十分关注,认为现代社会生活的多重人际关系和多种职业要求,使个体扮演着比以往社会更多重的社会角色,同时也承担着更多的责任、权利与义务,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与不能正确认识、处理和承担这些角色要求有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从当代社会角色要求的角度,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调整的方法。

一、高校教师的角色要求

1.教师角色本身的要求。从高校教师的教学对象来看,大学生已是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他们的认知和评判能力远胜于中小学生,而且当代大学生的知识来源广泛,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包容性大,教师要想得到他们的认可,就不能仅限于履行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示范和评价的职责,更多的还要能承担起对学生的支持、安慰、激励、设问和引导的责任。这需要高校教师有相当的心理支持及心理干预能量。从教学内容来看,大学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多地取决于教学者的理解和加工,教学者必须广泛阅读和了解所教课程的各类参考文献,经过独立思考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材料,这样,教学工作延伸到课外的大量时间里,大大增加了教学工作量。从教学方法来看,多媒体和互联网教学手段的掌握必不可少,互动式教学要求也越来越被强调,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紧跟时代要求,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从师生关系来看,传统的师道尊严模式已被打破,大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对老师的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驳斥,也可以在学期末对老师的教学水平进行毫不留情的评价,这给不少教师造成了心理压力。兼任班主任或辅导员的老师,还要负责建立班级组织,处理班级突发事件,解决学生学习困难和经济困难,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工作负荷更多。

2.研究者的角色要求。科研是大学教师必须承担的任务,科研能力也是衡量一个高校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好的科研成果不仅促进专业发展、创造价值和推动社会进步,还能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其教学的广度和深度都能得到拓展。但是,目前高校对教师的综合评价在科研方面的考查比例远大于教学,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不仅与其专业能力发展相关,还涉及职称的评定、绩效工资的确定、科研经费的取得、个人荣誉和奖励的获得甚至行政职务的提升。在高校的科研评价机制中,要求教师每年必须完成一定量和一定等级的课题和论文,或申请到相关科研经费,否则会扣资金或高职低聘,这种要求只增加了教师从事科研的外部压力,不利于内部动力的启动,不符合科学研究的规律和精神,也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不利。

3.学校职员的要求。高校教师的工作时间相对自由,但仍然要按时按量执行高校组织机构下达的各种行政命令。如定期集中学习,缺勤则扣奖金,参加学术会议,参与招生,带领学生见习实习等。不少高校教师在担任繁重的行政工作的同时,教学和科研任务还必须完成。就职业的人际环境而言,高校老师与公司职员一样,同事是工作的协作者,同时也是潜在的竞争者、评价者和监督者。

就社会角色而言,高校教师承受着比普通人群更高的期望值,他们被认为是社会的精英、现代文明的领航者、社会道德的楷模。在普通人看来,高校教师在能力方面应该是能说会写、头脑聪敏,在学识方面是知识渊博、具有前瞻眼光,在行为方面是温文尔雅、富有教养,在专业方面是胸有成竹、堪称学者。因此,高校教师在社会媒体面前,在同学朋友面前和学生家长面前,都必须表现出更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

就家庭角色而言,高校教师和千万普通人一样,同时承担着儿女、夫妻、父母或兄弟姐妹的责任,要对年长的父母关心和孝敬,要做好一个对家庭有责任感的丈夫或贤妻良母,要关注和培养孩子的健康成长,在生活品质方面要不次于兄弟姐妹并能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高校教师的角色压力分析

1.角色模糊造成的压力。在高校,有的教师不了解高校教学的特点,过分拘泥于教材,教学过程满堂灌,或机械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让学生生厌;有的教师过分拘泥于教师的社会形象,上课或课下不苟言笑,对自己追求完美;有的教师一心教学忽视了科研要求,到要评职称时无竞争力,或只管科研,教学敷衍了事,引来学生不满;还有的教师对院系的行政任务拖延或拒绝,给自己和单位带来麻烦。在家庭,有的教师借口工作忙碌,对家庭不关心,不承担家长的责任,导致父母、夫妻或孩子的抱怨,形成个人生活中的压力。以上诸种情况,就是高校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角色、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职责不明确不履行的行为表现,其结果是引发社会不良评价,给自身带来压力。

2.角色混乱造成的压力。当一个人对自己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没有清晰的界定,不分场所、时间、地点、对象,固着于一种角色或将另一种角色在不恰当的地方表现出来,这就是角色混乱。高校教师的角色混乱现象并不少见,如不恰当地将教师角色表现于和同学朋友的交往中及家庭交流中,使社会关系处理不当。再如,将社会角色替代教师角色,重校外兼职,因而在高校职场上找不到自我价值感;精力过于集中在关照官场潜规则上,在教学或科研上利用或抄袭别人的成果,致使自己不学无术。这些角色的混乱会造成一个人内心的混乱,茫然无序和界线不明必然产生心理压力。

3.角色冲突造成的压力。角色冲突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个体难以同时扮演不同角色,从而出现心理冲突的现象。角色冲突包括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两种形式。既想在高校做学者又想在校外做企业家还想从政掌权,当多种角色想都做好而又难以兼顾,引起心理上的“双趋”或“多趋”冲突,产生焦虑情绪的状态,就是角色间的冲突。角色冲突会引发个体的焦虑感与浮躁感,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

4.角色距离造成的压力。角色距离是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当个体扮演好了相应社会角色却得不到认可,就会形成角色的负向距离。如,某教师在专业上有所建树,但他所申报的课题却被会拉关系者的课题挤掉了;在家庭中,丈夫或妻子每天付出很多时间做家务照顾孩子,却还受到配偶的抱怨。这种情况下,个人认为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努力,已经尽到了角色的责任达到了角色要求但是却得不到赞赏或应得的回报,内心就难以平衡,其角色扮演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极大伤害。另一种情况是角色的正向距离,即个人通过努力仍然达不到角色的要求,使个体产生自卑感和自责,或对任务难度形成抱怨,出现回避心理和行为。

5.角色超载造成的压力。当个人所承担的一种或多种角色的工作任务繁重,超出了个体身心所能承受的范围,这就是角色超载。角色超载的压力很多是评价制度造成的,因个人难以改变而对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威胁。

三、高校教师的角色压力调整

1.做好岗前培训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岗前培训关键是课程建设,培训课程应着重于让新教师认识高校教师的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工作关系和工作方法,明确自己的职业道德操守,做好目标明确的职业规划。而且培训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应在培训中增加高校优秀老师的示范教学和经验交流,增加高校各层领导与新教师的交流。对于在高校工作多年的老教师,也要不定期进行师德师风讨论,包括多与学生座谈,不断强化教师的责任和权利感。现代社会价值多元和诱惑繁多,很容易让教师在职业道路上迷失自我,不同年龄和资历的教师间经常交流,有利于高校教师认同自己的职业环境,稳定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良好的岗前培训和实效的师德建设,可以减少高校教师的角色模糊及混乱带来的压力。

2.明确角色界线,关照生存和发展需要。生存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现代社会生活中,住房、环境、交通、孩子教育是日常生活中最受人关注的问题。安居方能乐业,高校领导要重视改善教师的居住条件,为他们提供便利的交通和孩子教育渠道。关照高校教师的发展需要,就是要为他们提高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设立较好的教学科研条件,认可他们的教学科研成果,尊重他们的行政劳动,给予物质上、荣誉上和精神上的奖励。当一个人的工作环境良好,不再患得患失,角色的界线就会变得明确,角色冲突的压力也就会大大减轻。

3.清理自尊来源,乐于职业角色。当一个人感受到自己的角色距离而愤恨不平或自怨自艾,是因为角色距离威胁到了他的自尊感。当一个人的自尊感主要来源于社会和他人的评价,即他是一个“高依赖型自尊者”,那么他就会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并因担心别人的负面评价而出现预期压力,或因别人的负面评价和不恰当评价而陷入抑郁。这样,要减轻心理压力,角色距离就是他们要通过个人努力才能消除的。但是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角色距离,并非仅仅通过个人努力就能减小的,有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如社会风气、管理体制、自身知识能力限制等,使得这种距离恒久存在。因此,作为高素质群体的高校教师,还应更多地寻找独立的自尊来源,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不只参考外在的标准,还要更多地确立内在的参考标准,即从自己的知识增长、视野拓展、修养增加、内心趋稳来获得更多的自我存在价值感。尤其是当我们认识到工作生活的最高价值是自我的快乐与幸福并使他人也在这种感受中获益时,我们就会尽心于我们的角色职责乐而忘返。

4.加强制度建设,优化管理环境。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评价制度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以人为本,就是要关照教师的身心健康,减少工作负荷,增加物质和精神福利;以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科研成果发表渠道来吸引教师热爱本职工作;以奖励替代惩罚来鼓励教师潜心于教学和科研,发挥创造潜能;公开、公平与公正,就是要杜绝称职评定或课题申请中的“暗箱操作”、人为指标,严惩学术腐败,消除成果借用和抄袭,改变高校中的“官本位”倾向,真正尊重教师,尊重学术,爱惜人才。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认清自己的各种角色要求,了解自我的真实心理需求,是正确处理好角色和角色间关系的前提条件。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应对自我的角色和角色压力有明确的认识,学会相应的调整角色压力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持身心健康和促进事业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读后感
朱自清《匆匆》读后感
读《致命的母爱》后有感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读《爱的教育》有感
地震
安徒生童话
空空孙悟空
奥运比赛观后感
小灵通
百炼方能成钢
蜗牛的奖杯
读花荣
坚强地面对人生 ——读《海伦·凯勒》后感
《女生日记》读后感
“孝”是绝对等不得的
“缺乏安全感”――一种悄然流行的心病
常做“米”字操预防颈椎病
中药泡脚并非人人适宜
我左胸部刺痛,是心绞痛吗?
睡觉流口水不应一“抹”了之
胰岛素:规范注射、安全达标
家庭自制药物护膝
常按四穴防感冒
岁月赐予的领悟
“懒得要命”有道理
祛除内火 食疗帮忙
点穴祛疾:头痛(头顶)
整形美容3误区
骨刺卡喉的处理
广州海珠区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广州南沙区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明天,我们毕业》教学谈
无量山镇中学201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语文版)
我读《鸟语》
安徽省2011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3)
泰州市2011年中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
我读《天鹅的故事》
孩子更理性地读发明之书——《人类的“老师”》教学思考
我读《我不是最弱小的》
北京海淀区201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泰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让学生到叶欣纪念馆去——《永远的白衣战士》教学思考
教材解读一
义乌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