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职业化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的自主与自为

试析职业化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的自主与自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2

试析职业化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的自主与自为

"

[论文摘要]从职业化的视角来看,高校辅导员的自主与自为,主要表现为:自我发现,增强对职业化的认识;自我规划,明确职业化的路向;自我修炼,实现职业化的路径。当前,高校辅导员只有树立自主与自为的职业化意识,才能促进职业的真正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职业化 自主自为

自主与自为,是人类生命学中的两个概念。当前,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就业竞争压力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如何建立职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高校辅导员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键。笔者认为,了辅导员只有树立自主与自为的职业化意识,才能促进职业的真正发展,为此,从新的视角对辅导员的职业化作了一定的有益探索。

一、自我发现:提高对职业化必要性的认识

1.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由于学龄人口和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等因素,近年来高校的规模趋于稳定,并呈现高校数量增多、高考生源减少的趋势,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机会降低;高校稳定的办学规模,导致高校内部结构趋于稳定,管理岗位和教学岗位日渐满足,辅导员大量向管理或教学转岗更加困难。

2.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网络信息网络的冲击,在外部环境上给大学生造成了更多的影响因素。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再是整齐划一的“简单”,而是融入了更多的富有时代色彩的元素,彰显出个性和多元。因此,这种客观需求给辅导员带来了新的挑战,急需辅导员拥有更多元的方法和更丰富的知识。

3.辅导员个人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激烈的内、外部竞争环境之下,辅导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练就核心竞争力。学生工作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辅导员只有在职业化的路径上,才能更有效地处理学生突发事件,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因此,辅导员职业化符合辅导员个人长远发展的需求、符合社会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自我规划:明确实现职业化的路向

教育部早在2005年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一个科学明晰的政策导向。

1.专业技术路向。教学科研是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专业技术是高校教职员工的主要系列。因此,辅导员应坚持开展专业领域的研究,主动将学生工作和专业研究结合起来,为专业技术发展奠定基础。在工作岗位上要按照“又红又专”的要求,既做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又应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学历学位。如专门从事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在组织学生的政治学习的同时,可以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为将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讲师、副教授、教授做准备。

2.应用技能路向。应用技能是工作实践的依托。辅导员具备过硬的应用技能是辅导员成为一定实践领域专家的基础。如:侧重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辅导员,通过专业培训获得了国家中高级心理咨询师,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锻炼能力,逐渐成为校园和社会的心理咨询专家;还有侧重从事职业指导、职业规划、创业指导、文体指导等方面的辅导员,在有意识的积累中完成了校园内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指导和服务任务,同时也在客观上成为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创业培训等方面具备国家专门资格的高技能人才。

3.教育职员路向。教育职员是高校中专门从事行政管理性事务的专门人员,他们主要从事党的建设、团的建设、社团管理、奖助贷补、社区物业、综治维稳等基础性工作。他们可以选择继续从事学生管理工作,或转岗到学校其他行政部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因此,对有从政或管理工作兴趣的辅导员,可以通过竞聘等途径进入到校内外的党政管理岗位或是享受相应的干部待遇。

三、自我修炼:实现职业化目标的路径

1.修炼辅导员的职业道德。作为高校教师的一部分,辅导员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职责,践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模范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作为专职政工人员,辅导员履行着大学生思想上的领航员、学业上的指导员、生活上的服务员、心理上的保健员等育人职责,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理念。

2.修炼辅导员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从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强调,“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明确提出辅导员工作的5条要求和8项主要工作职责。辅导员作为“供给”方,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策划、组织、协调、管理、沟通、表达、研究、学习和创新等职业技能,才能更好地满足 “需求”方——学生。实现“供给”与“需求”紧密有效地对接,而不是“供给”不应于“需求”“供给”错位于“需求”的关键就是辅导员掌握的过硬本领。

3.修炼辅导员的职业作风。首先要坚持修“善”。善是师德人格的核心内容之一。高校辅导员的“善”主要体现在对所有学生的关爱,体现在全面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辅导员要从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来修炼和提高自己“善”的水平。其次要学会立“公”。高校辅导员的“公”,即“公正”,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高校辅导员的亲切感、安全感、理解感和共鸣感,从而增强高校辅导员的教育效果。最后要勇于担“责”。高校辅导员的“责”,即“责任感”,主要落实在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上,它是由社会及其群体对高校辅导员个人职业角色的期望在高校辅导员个人身上所产生的对这种期望的认同与担当。

4.修炼辅导员的职业认同。较强的认同感,是坚定归属感的基础。辅导员职业认同是指辅导员对于所从事辅导员这一职业的肯定性评价。辅导员的工作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具有专门化和相对独立性的特点。由于受传统非学术职业观念、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以及缺乏职业生涯发展保障等因素的影响,辅导员容易导致职业认同感降低。为此,辅导员要通过自我内省、自我提升等方式,提高职业成就感,增强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动力,从而树立将学生工作作为个人谋生的手段和终身从事的事业的职业认同感。

5.修炼辅导员的职业意识。辅导员的职业意识是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核心问题,一般通过辅导员自身的内在塑造和外在影响最终塑造形成。一般来说,当代高校辅导员起码应具有三种意识:首先是政治意识。政治意识是高校政治辅导员应具备的核心素养。辅导员是党在高校的代表,是面向大学生的一线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其次是专业意识。专业意识是高校政治辅导员应具备的基础素养。辅导员承担着思想上的领航员、学业上的指导员、生活上的服务员、心理上的保健员等多重身份,必须具备政治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以及就业指导、创业培训和心理辅导等专门知识。最后是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高校政治辅导员应具备的关键意识。因为面向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形式、载体和内容,才能应对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生成长的客观需求。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观《杨靖宇》有感
一次难忘的比赛
观《快乐妈妈》有感
一周的旅行
甘当井中蛙
挑战我们的难题
另一种寂寞
观后感
永恒的道德——诚信
《爱心》观后感
观《张思德》有感
我让妈妈露笑脸
我和冬冬比童年
观《灿烂星空》有感
少先队工作要做到“三个离不开”
新课改视野下建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思考
高中语文教学导入八法
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自身写作的探讨
谈高中语文古诗文学法指导
中学新课程中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整合
浅谈如何搞好中学体育课教学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
培养幼儿良好个性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以中职示范校建设为突破口,促进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基于SWOT分析的高中生生物实践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高中物理中的实验教学
高中历史学科观点型评论题解题方法浅析
《梅花魂》教学设计3
撞击心灵的一课──《桂花雨》教学案例
《桂花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桂花雨》备课思路
《桂花雨》教学设计5
《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7
尊重学生的感悟──《桂花雨》一课教后感
魂牵梦绕梅花魂──《梅花魂》教学设计
《梅花魂》教学设计2
为学生寻找灵感──《桂花雨》教学随笔
《桂花雨》教学设计7
作文:《桂花雨》
《梅花魂》教学设计4
《梅花魂》教学设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