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非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中照相及其临床意义

非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中照相及其临床意义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9-18

非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中照相及其临床意义

毕业论文

作者:刘朝晖,马度正明,德永纯1,陈瀛

【关键词】 非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术中照相

在非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手术实践中,我们常遇到假体放置大小和角度、假体周围骨折、双下肢不等长等问题。作者在日本福冈整形外科病院工作期间,进行了相关研究,现将2002年5月至2004年6月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 方法

股骨假体初次置换,采用的是非骨水泥股骨假体,均为近端涂层,近端固定设计,锥形假体;翻修术采用的是加长的全涂层柱形假体。

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折是根据Duncan[1]的分类,Ⅰ型为假体尖近端的骨折,Ⅱ型为假体尖的骨折,Ⅲ型为假体尖远端的骨折。

图1 术中照相观察股骨柄位置(略)

图2 术中照相观察髋臼位(略)

图3 假体安装完毕(略)

股骨模板技术主要是在真正的股骨正侧位片上完成的。采用模板技术选择最佳的假体类型,满足截骨面近远端两方面的有效柄-骨接触,其次再预测股骨颈的截面和假体颈的长度。

AB两组患者术中体位均为正侧卧位,手术全部在层流手术室完成。移动X线机固定于手术室。所有髋关节置换术采用外侧入路,手术者分为两组,A组为术中照相组,B组为无照相组。术者均由从事髋关节外科15年以上的两名医师组成。A组共完成106髋,单纯的髋骨性关节病全髋置换术49髋,髋关节发育不良43髋,翻修术14髋;B组完成84髋,其中单纯的髋骨性关节病全髋置换术43髋,髋关节发育不良30髋,翻修术11髋。

3 结果

采用u检验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对两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相关结果进行比较。两组均无近期深部感染。

4 讨论

非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折并非少见[3~4],通过术中照相,选择合适型号的假体,正确的假体置入方向,可以减少或避免此并发症发生。

双下肢不等长也是髋关节置换术常见的问题[5],术中照相、调整股骨颈残留长度、选择合适的假体颈长度可以有效地减少双下肢不等长。

髋关节置换术中照相,手术时间相对延长,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术中污染。

参考文献

[2]史振才,李子荣.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偏心距的重建[J].中华外科杂志,2004,8

(1

6):16.

[5]Maloney,Keeney.Leg length discrepancy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J].The arthroplasty,2004,19

(4):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