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不同年龄段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的比较与对策

试析不同年龄段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的比较与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试析不同年龄段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的比较与对策

"

[论文摘要]性别角色冲突对男性青少年发展极为重要,文章采用O’Neil编制的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量表(GRCS-A)对320名职业高中、大学男生(13~18岁)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的得分在不同年龄段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高职生相对于大学生体验到更强烈的限制性情感表达、同性间限制性亲密行为以及总体的性别角色冲突。文章结合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的纵向发展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性别角色教育的应对策略。

[论文关键词]男性青少年 性别角色冲突 不同年龄阶段 性别角色教育

一、研究目的

性别角色冲突是由O’Neil于1981年最早提出的,是指个体社会化的性别角色行为模式对自己或其他人产生消极影响的心理状况。当个体因受刻板的性别角色模式影响,而经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相矛盾的情境,且这些情境使个体自尊受到贬低、人格受到限制或者有被侵犯的感受时,性别角色冲突就会发生。纵观个体社会化的历程,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性别角色发展和定型的关键时期。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生理成熟水平显著提高,自我意识日渐成熟,性别角色观念已经形成。但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中对男女性别角色的期待和要求常会影响青少年对自身性别角色的评价和塑造,给其带来剧烈的心理冲突,甚至导致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发生。在青少年群体中,男性青少年面临着比女孩更为严格、刻板的性别角色文化环境。来自父母、同辈、教师和媒体所传递的性别角色期待,加强了男性青少年遵循性别角色规范的压力,加剧了他们的性别角色冲突问题,使处于性别角色社会化加剧过程中的青少年男性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问题开始得到广泛关注。研究这一独特群体的性别角色冲突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不仅有助于更为深入、全面地理解性别角色冲突形成和发展的机制,还为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开展性别角色教育提供了依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男性青少年心理冲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往的研究大多关注性别角色冲突对男性青少年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以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但青少年群体年龄范围较广,而性别角色冲突的发生、发展也存在一个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的男性表现出的性别角色冲突特征不同,应该采取的教育策略也不同。本文通过对比职业高中和大学两个年龄阶段男性青少年的性别角色冲突特点,从纵向的角度解读冲突产生、发展以及变化的过程,并针对各自特点提出性别角色教育的策略。

二、研究方法

施测量表包含四个维度:追求成功和成就、限制性情感表达、同性间限制性亲密行为及工作、学校与家庭的冲突。追求成功和成就是指男性青少年在追求个人成就、学业成绩、与他人竞争过程的焦虑,以及对失败的担心;限制性情感表达涉及与男性个人情感表达有关的焦虑、担心以及男性在向他人表达情感时表现困难等内容;同性间限制性亲密行为是指男性青少年难以提及或者向其他男性表达自身想法和情感,害怕与同性接触;工作、学校与家庭的冲突反映了男性青少年在工作、学业与家庭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以及由此造成的健康问题、过度工作、压力、娱乐和放松时间减少等负面影响。量表采用六点记分法,范围从强烈赞同记6分到强烈不赞同记1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性别角色冲突水平越高。

三、研究结果

对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的得分在不同年龄段之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的得分在不同年龄段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追求成功和成就以及工作、学校与家庭冲突方面,职业高中男生与大学男生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在限制性情感表达、同性间限制性亲密行为及性别角色冲突总分方面,职业高中男生的冲突高于大学男生。

四、讨论及建议

1.不同年龄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存在差异的原因探讨。本文对比职业高中以及大学两个年龄阶段男性青少年的性别角色冲突特点,职业高中生体验到的性别角色冲突更强烈,大学生次之,高职生相对于大学生体验到更强烈的限制性情感表达、同性间限制性亲密行为。

在性别角色获得的长期社会化过程中,中学是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阶段,个体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独立性和依存性并存交错的状态,此时个体体验到的矛盾和冲突最多。随着个体的成长,男性的心智在大学不断成熟,大学生性别角色出现不断“优化”发展的可能,能很好地解释处于中学阶段的职业高中男性青少年体验到更强的性别角色冲突。 "

职业高中与大学男性青少年相比,产生性别角色冲突的内容和各自特点并不相同。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是性别角色观形成和定型的关键期。个体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积累的社会经验不断增加,社会交往范围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矛盾也越来越多。个体不断地面对矛盾并自我调整,使心理过程不断发展变化,对个体性别角色观念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性别角色冲突是伴随个体对性别角色的认知而产生的,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性别角色冲突会随着面临的心理冲突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一方面,处于青春期的男性不愿意顺从、听取父母的意见,常会对父母压抑或者过激表达自己的情感,出现限制性情感表达。而大学生摆脱了家庭的束缚开始独自生活,宽松的校园环境使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职业高中男生比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烈的限制性情感表达。另一方面,随着青春期性心理的萌动,男性青少年对同性间的亲密行为越来越敏感。处于青春期的职业高中男生虽然正在建立自我同一性,但他们对社会规范、伦理道德的评判相对比较刻板和单一,极其在意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再加上严格的自我约束,使得他们尽量避免同性间过于亲密,表现出强烈的男性间限制性亲密行为。大学生心智不断成熟,对他人评价的在意程度逐渐减弱,更多依靠自己内在的准则作出价值判断,加上社会舆论对他们同性间的行为相对宽容,他们更敢于表达对同性的感情,觉得同性亲密行为是自由选择的结果,值得大家尊重。此外,职业高中与大学男性青少年在学业上都少了高考的压力,所学知识旨在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这使他们在学业与娱乐之间的冲突降低。两个群体都将步入社会,社会责任感增强,男性青少年对成功的界定更加清晰和一致,在追求成功方面的冲突没有显著的差异。

2.针对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的教育建议。性别角色冲突对男性青少年发展极为重要,教育工作者应该在理解他们内心冲突的基础上,开展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性别角色教育。首先,应该充分认识到性别角色冲突对男性青少年自我成长,尤其是心理功能发展的消极影响。强烈的性别角色冲突会造成男性青少年负面情绪积累,使其容易体验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性别角色冲突剧烈的个体在遇到情感困惑或负面情绪时,不愿表达或者表达手段不多,倾向于逃避问题,这不仅使负面情绪得不到合理的宣泄,还会进一步加剧青少年在情绪、情感方面的问题。由于男性强调“坚强、独立、理性”,性别角色冲突会增强他们对危险行为选择的动机,增加男性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性别角色冲突会使男性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自尊、复原力等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心理功能的发展。

其次,应该避免性别刻板化,积极开展双性化教育。个体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学习作为不同性别群体各自不同的性别角色和行为规范。在社会和文化环境的熏陶下,男性和女性被要求表现出与其生理性别一致的社会角色行为,男性要表现得富有成就感,受人尊敬,能赚钱,坚稳沉实,充满自信,有力量和自主精神,勇猛刚烈,具有攻击性,而女性则要具有同情心,令人感到亲切,对他人关心等。如果有人超出了社会性别领域的规范,就会被认为是不正常的,遭人排斥,不被主流社会接受。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传统刻板的性别角色教育通过社会环境的强化,传递给了男性青少年,使得他们极力压抑主流文化所排斥的性别角色行为模式,这势必会引发个体内在的心理冲突,影响其人格的形成。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文化迅速变迁的背景下,“双性化”已经成为青少年性别社会化发展的趋势。双性化的个体往往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兴趣、爱好、能力、需要、性格等心理特征,尤其是在气质方面具有男性和女性的优点与长处,这种性别模式有利于个体心理健康、学业成绩、社会适应、主观幸福感等。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改善性别角色教育环境,积极引导双性化,重视在男性青少年性别同一性形成的前提下,培养双性化人格。鼓励青少年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基础上,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

最后,应该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宣传的多渠道作用,营造自由、民主的性别角色环境。研究证实,较为开放的性别角色社会化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个体的性别角色冲突。但目前,学校、社会、家庭对性别角色的教育几乎并未涉及,个体性别角色的发展一直处于刻板、自发、盲目的状态。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调动社会—学校—家庭三重环境资源,为男性青少年营造性别角色教育环境,引导青少年积极地进行自我调节,降低内心冲突,使青少年性别角色健康发展。职业高中生内心冲突最激烈,教育工作者应重视这一年龄阶段性别角色冲突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性别角色教育。第一,应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正面舆论导向作用,引导人们以更加多元化的眼光对待男性性别角色,以更多元化的标准衡量男性的成功与成就。第二,学校是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对男女两性的性别差异进行塑造的重要场域。教育者应为青少年提供轻松、自由的环境,开设专门的性别教育课程,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需求,设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性别角色行为规范。第三,父母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有力的。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青少年乐观个性的形成,能够促进男孩对自身性别角色弹性的理解,缓解青少年由于工作、学业与家庭间的冲突所造成的心理压力,降低青少年内在心理冲突。父母应为孩子提供民主的互动环境,让孩子在和不同性别成员的相互交往和比较中发展性别角色,更加灵活地看待自身的性别角色。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让温馨充满教师节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我是导游(黄弋)
那个男孩
我正在走近,我正在感受
我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
探索家乡的名人
我做合格小公民
第一次战胜恐惧
向陋习告别
爸爸的脾气
战火
一束鲜花一份心意
喝药,喝药,在喝药
我的五官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教育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探析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再审视
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试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创新的若干思考
关于高校政治理论课应对消费主义思潮影响的策略思考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繁荣
浅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观点、新途径的探索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
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校实践教育模式研究
试析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施案例教学法初探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转向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大众化问题的双重反思
虽谓微未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试析《范进中举》细节描写的语言表现力
敢于绝望、为个性和创造性而斗争的吴敬梓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原生态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范进中举》的艺术特点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异曲同工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吴敬梓的恋乡情结
从《范进中举》谈明清科举制度名称
《范进中举》课本剧
谈《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
《范进中举》提问设计的“选点”
《范进中举》胡屠户的“四骂”
以《范进中举》为例谈怎样精讲
吴敬梓父子至性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