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课程调整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试论课程调整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课程调整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存在着缺乏专业能力、缺乏应聘能力、缺乏创新能力等现实问题。这种局面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高职院校所设置的课程体系有着紧密的关系。从课程调整入手,从根本上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应遵循目标明确、形式多样、结构合理等原则。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 就业能力 课程调整 三大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得到了空前发展,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普通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新的挑战。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时下学界和教育界研讨的一个热点,也是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对于就业能力的界定,早在多年以前,国外的一些著名学者就着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仅在关键问题上取得了共识,还就如何在实践中提升就业能力提出了许多可行的措施。如加拿大联邦议会委员会在研究中指出,就业能力指的是个体为实现自己在劳动市场的抱负和潜能而应具备的各种品质和能力。与此同时,英国学者Hillage和Pollard也曾提出类似看法,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得新的就业所需要的三种能力。与之相对的是,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就相对简单,认为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

我国教育界对于就业能力的研究虽然起步比较晚,但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我国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所要面对的是就业市场,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所谓就业能力,就是在就业市场中为获取某项工作而应该具备的包括专业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即在实践中能够使理论和实践可以相互结合的能力。比如,郑晓明先生在其《“就业能力”论》一文中把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描述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能力,而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这一概念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全面包含。在内容上,它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无独有偶,孙长缨先生也主张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学习深造期间,通过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积累和对自身潜能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自己就业目标和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本领。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所谓就业能力,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建立在服务相关职业、满足社会需要、实现个体理想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理论等方面的学习深造,以及技能、心理素质、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提升而最终形成的综合工作能力。在就业能力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指高职院校大学生为了能够服务相关职业、满足社会需要、实现个体理想而必须具备的包括知识、技能、心理素质、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其实就是从知识、技能、心理素质、思维能力等方面入手提升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使高职院校大学生能够顺利服务相关职业、满足社会需要、实现个体理想。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能力。当前,专业能力不足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时表现突出的一个问题。当然,专业能力不足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具体细化,我们可以发现,专业能力不足指的是,无论是从修习的课程科目,还是从其实践内容来看,部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是即便是知道其二,也仅仅是浅尝辄止,没有一定的积累,更有甚者,对专业知识一点也不知,在日常的学习考试中,只是依靠临时突击而获得通过,这种忽视、轻视专业知识的态度直接导致了其在就业市场中的弱势竞争地位。此外,以课堂灌输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育模式,不但造成学习与社会生产脱节,而且直接导致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无实际的专业技能,这种境况会造成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2.缺乏应聘能力。目前,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应聘能力教育凸显许多不足和问题,这直接导致部分高职毕业生在面对就业单位的各种“考验和刁难”时,不仅无法积极应对,反而显得手足无措。应聘能力的欠缺不但致使高职学生就业失利,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在心理上害怕参加招聘。

3.缺乏创新能力。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人才的不断涌现,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处于主动地位的就业单位在人才选拔上开始倾向于“优中选优、良中择良”,这说明原来只要是合格大学毕业生就可以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已经成为过去时。当前就业单位除了考察、关心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是否具备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已成为其择优录取的关键性标准之一。而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更是如此,这种局面如果得不到改善,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势必雪上加霜。

三、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应遵循的原则

如果对以上问题进行概括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这种局面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高职院校所设置的课程体系有着紧密的关系,无论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应聘知识和应聘技能,还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培养和提升的主要途径是依靠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作出统筹规划,只有从课程调整入手,才能从根上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从课程调整的视角来研究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非常必要,其意义也十分重大。高职院校通过课程调整,不仅可以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其专业知识,提升其专业技能,增加其应聘技巧和能力,更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样不但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更能适应社会需要,更能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而在此过程中,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和自我价值也能得以实现。 "

<> 从课程调整入手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不断推陈出新的实际操作过程,为此,以下三大指导原则必须贯穿整个课程调整过程,以保证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能够取得预期效果。

1.目标明确。所谓目标明确,指的是高职院校要时刻明白,高职院校培养的大学生不是只懂理论的书呆子,不是止步不前的保守者,而是适应社会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工作岗位上独当一面的社会优秀人才。这个原则,具体说来,就是在课程设置上不能陈旧落伍,不能重理论轻实践,要与社会需要紧密相连,与职业方向紧密相连,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在充分调研人才市场、工作单位对就业者各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设定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并使之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体现出来,进而通过各种措施保证得以贯彻实施。这样一来,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可以得到保证。

2.形式多样。基于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明确的培养目标,着眼于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课程调整,不是一个短视的过程,而是一个稳步推进、逐步实施的过程。课程调整一旦完成,剩下的是贯彻实施,切不可朝令夕改,前后不一。因此,课程调整需要慎之又慎,既要“瞻前顾后”,更要主次分明,形成一套调整后的完整新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不仅要考虑初入学校的新生与面临毕业的老生的差别、专业课程的设置和非专业课程之间的合力调配,还要考虑不同学生素养之间存在的差别、不同就业领域之间存在的差别,进而采取差别化课程设置,通过学生自主选课而实现各取所需、共同发展进步的目标。如对于新入学的大学生,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开设介绍相关专业、就业前景、社会供求情况等课程,将学生领进门;对于面临毕业的大学生,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根据这一时期学生的特点开设就业指导课、就业技巧课、心理素质提升课等,以便给予毕业生最需要、最合适的指导。另外,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课程设置上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和多元性,尽可能根据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爱好和不同能力来设置课程,以便使学生都能各尽所能、各展其才。

3.结构合理。在具体到专业领域的课程设置上,要尽可能使结构合理得当。当前,不少院校或是苦于没有合适的专业教师,或是苦于没有合适的实践合作单位,或是苦于没有经费和场地,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往往有投机取巧之嫌,他们多将目光盯在那些成本低廉、易于教学、赚钱较快、社会热点的专业,而没能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和严密的科学论证,这种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所带来的最终结果往往是苦果子。还有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重点多放在陈旧的基础理论课上,忽视实际操作技能课程的设置,这种问题不解决,学生的就业能力很难得到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必须旧貌换新颜,调整过去落后的指导思想,重新考虑课程结构的新分配,并花大力气聘请好的专业老师,完善专业课程结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人才竞争市场上具有优势,成为品牌。

除了以上三大原则之外,出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考虑,高职院校在课程调整过程中还要认识到,课程调整是高职院校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从内部范围所做的努力,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整个教育环境和教育政策也应为之提供重要保障。

当前,已经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表明了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放在了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高度,在此指导下,各级各部门也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以保证职业教育顺利进行并在实践中作出更大贡献。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就目前来看,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以及其他相对不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还面临着来自高职院校之外的种种困难,比如社会投入欠缺、有关部门重视不够等问题,这从根本上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制约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因此,国家政策的支持、各级部门的积极作为也应成为提高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保障,并以之作为课程调整的坚强后盾,最终促进高职教育的全面发展进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6年中考满分作文:门其实开着
6年中考满分作文:门其实开着
6年中考满分作文:爸爸的机遇
6年中考满分作文:门其实开着
6年中考满分作文:挫折四问
把握机遇
6年中考满分作文:门其实开着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新的开始
6年中考满分作文:打开奇迹之门
6年中考满分作文:爸爸的选择
6年中考满分作文:美丽的苹果
6年中考满分作文:门其实开着
6年中考满分作文:我理想中的学习生活
6年中考满分作文:告别悲观
6年中考满分作文:门其实开着
建筑工程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项目部施工员个人年终总结
建筑公司年终工作总结
2012年工程现场技术员工作总结
2011年工程技术员年终工作总结
建筑工程多年经验总结
公路工程技术员年终工作总结
建筑职称评定专业技术2012年度工作总结
某单位施工员建筑工程年终总结
施工员个人工作总结
助理工程师申报技术总结
建筑新人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长输管道设计施工中的问题
建筑工地实习报告
建筑公司项目部技术员工作总结
《胖乎乎的小手》第二讲义
《胖乎乎的小手》趣闻故事 孝顺的小乌鸦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一双胖乎乎的小手
《胖乎乎的小手》考点练兵
《胖乎乎的小手》第一讲义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我只要一颗红气球
《胖乎乎的小手》作者简介及主要作品
《胖乎乎的小手》重点字词的意思
《胖乎乎的小手》随堂练习 【巩固篇】
《胖乎乎的小手》写作训练 分享快乐
《胖乎乎的小手》重难点分析
《胖乎乎的小手》重点句品读
《胖乎乎的小手》整体阅读感知
《胖乎乎的小手》重点字词梳理
《胖乎乎的小手》随堂练习 【提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