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试析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析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

论文摘要:高校教育就是培养全面的人才,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身心素质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高校体育教育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研究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本文就是通过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以及引起它的原因进行说明分析,进而阐述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二者之间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 心理健康 快乐体育

一、问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高校接受教育、提高知识的同时,其心理因素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对现在高校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不难发现,我国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等问题,这种现象的比例还在不断增长。如何帮助学生减轻心理障碍,保障其身心健康发展,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一个难题。作为高校体育教师,要多角度出发,运用体育锻炼的手段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探索一条利用体育手段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1.环境因素的不适应导致自负和自卑的心理。大学生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学生,他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要学会独立的生活,因为大部分学生远离故乡,独自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这种环境带给他们的除了好奇、新鲜之外过多的是孤独,因为他们突然离开家乡需要极大的思想适应和习惯的改变,而且高校的环境是一个相对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对于那些需要约束的学生来说就会感觉到不适应。这些不适应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表现,比如在体育运动方面,有的学生在初中的时候体育成绩很好,有的还一直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佼佼者,而在高校由于人才云集,他们的光环就会失去,心理就会感到不适,对体育活动渐渐就失去兴趣;有的学生由于在初中没有上过系统的体育课,在体育课上就表现得比较笨拙,尤其是一些自尊心强的学生,他们不愿意与别的同学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因为他们认为由于自己的加入会拖累其他人。

2.现在升学体制的问题导致学生心理素质差。现在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砍掉体育课,冲掉课外体育活动,大量增加文化课的学习时间乃至加班加点,组织寒暑假补习班等,使不少学生陷入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中,造成学生体质下降。到大学后,他们仍一头扎在书堆里,不肯走出教室和图书馆奔向操场,成了名副其实的“书呆子”。这会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受到影响,当出现问题时他们的心理不容易做出积极的应对。

3.人际交往的困惑。新的大学生由于要接触全新的环境,而且他们的学习方式也要变化,这些变化的外部环境就会增加他们对于人际交往的困惑。进入高校后,这些新生并没有放开自己的心扉,很长时间没有真正的知心朋友,这种现象在女生中所占的比例较大。

三、如何充分利用高校体育的手段来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适度的体育锻炼。当人面对困惑时,他们的心理就会产生极大的忧虑,如果总是沉郁其中,心理就会出现偏差,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项目,就可以转变大脑对于困恼的思考,有利于他们转移注意力,通过强烈的体育运动就可以激发自己大脑中的兴奋点,而把烦恼抛到脑后,起到转移注意力的作用,有益于大脑的调节。

2.利用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促进心理健康。体育运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讲究团结作战,高校学生进行多人体育项目可以在比赛的过程中改变自己的性格,比如在篮球比赛中需要队员之间进行协调配合,这能改变学生精神上的封闭状态和孤僻的性格。而参加摔跤、跳高等运动可以克服学生害怕的心理,激励他们用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锻炼他们的胆量。而参加太极、下象棋等修养身心的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沉练自己的内心,增强自己的意志力。

3.充分利用体育课的主导作用,促进心理健康。体育课是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过程,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师生可以很好地交流,会产生一种默契和共鸣,由于体育运动以群体的形式进行身体练习,学生之间相互接触合作,有利于调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群体教学和练习过程中,学生为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完成规定的身体练习,不仅需要作体力上的努力,更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友爱与关心、支持与协助、尊重和信赖、理解与团结。通过身心的不断努力,掌握了动作技术,克服了困难,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自己,也了解了他人,从而获得心理和身体上的双丰收。

4.积极参加各项体育竞赛活动。积极参加体育比赛可以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为比赛就是为了给集体增光,参与了比赛就会领悟体育精神,同时体育比赛强调的是团结,尤其是团体比赛,在比赛过程中队友之间相互合作、帮助与鼓励,就会增强信心,也有利于加深他们之间的感情。在比赛的过程中还可以结交许多有着共同爱好的朋友。总之,通过参与比赛,不论是选手之间的配合还是观众的鼓励都会对自己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同大家一起体会胜利的喜悦,总结失败的教训。通过比赛可以给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消除郁闷心理,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而且能培养学生不回避矛盾、敢于面对现实、奋力夺取胜利的良好心理素质,也有利于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

四、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1.体育教育要开设相关的心理辅导内容,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体育课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就包括他们的心理素质。具体措施是建立学生健康教育中心,增强医院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合作,研究专业的心理教育纲领,通过学校媒体、课堂加大对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性的宣传,最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2.增强学校体育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优秀的气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师在课余时间应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学会理解和认可不同的意见和分歧,并能提供一种积极与宽容的心理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加大高校体育教改力度。体育教育必须具备健美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具备自我调控心理的能力。体育教学中要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选择最佳的教法很重要的,要实现体育教学健身健心的目标,教师就必须集思广义,挖掘新的教法,把“快乐体育”带到教学中去,因为“快乐体育”是以快乐为导向的渐入佳境的一种启蒙的诱导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总之,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选途径,我们要注意在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观测和收集,重视体育教学中科学方法的运用,把心理健康教育同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最终目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春雨
春天
雪花
美丽的长江
月夜
多彩的小湖
雨趣
南山公园变了
月光
小草赞
夏天的西湖
小兴安岭欢迎你
秋游
夏天的快乐
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高一历史阶段教学小结
上学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初二地理教学总结
高二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初一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2008年高一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音乐教学课改总结
地理教学总结
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
2008学年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可爱的动物——猫
乌龟养殖法
西藏林芝地区市售家禽禽流感免疫状况调查
动物学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管理研究
波尔山羊\努比山羊\马头山羊三元杂交试验报告
中国首个山羊研发中心在江苏海门落成
大型优质肉用山羊新品种——马头山羊等
实验动物学教学中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探索
从个人养殖实践谈改善肉鸡养殖效果的几项措施
浅议动物学野外实习中标本采集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动物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家禽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浅析
鱼鹅立体化养殖的好处及养殖模式
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
蛋鸡“153”标准化养殖模式与开放式养殖模式效益对比分析
《唯一的听众》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育的力量──《唯一的听众》教学有感
《唯一的听众》课后反思
“唯一”的崇敬──《唯一的听众》教学有感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提出问题 讨论交流──《唯一的听众》教学案例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唯一的听众》教后记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唯一的听众》教学有感
评“同研一堂课”《唯一的听众》
《唯一的听众》课后反思
听《唯一的听众》有感
让真实在课堂中闪光──《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