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高考生源危机探析

论高考生源危机探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论高考生源危机探析

"

论文摘要:连续多年高考生源减少,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高校数量增加、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及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等。为此,应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构建“中职-高职”直通车,加强专业市场管理及人才需求预测,等等,以保证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考生源 危机 原因 对策

一、高考生源危机原因剖析

1.高校数量增加,办学规模持续扩大 2.强力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 适龄人口的减少,使就读基础教育的学生相应减少,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基础教育学校数量下降的趋势。如2006年全国的高中有16154所,到20i0年高中减少了2096所。

3.出国留学人数剧增 4.弃读

连年增加的招生计划,虽然使得高校感到宽心,但走低的报到率又令高校倍感揪心,巨额的招生经费的先期投入与不确定的报到率让高校陷入两难之中。不少高职高专或独立院校,每年的报到率不到70%。如2011年广西高职高专院校的平均报到率仅为68%,而报到之后,因各种原因退学的也不在少数。

生源数量的下滑,使降分录取成了许多高校的唯一选择。山东、广西等地的高职高专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已低至180分,个别省区正推行“中职一高职”几乎无障碍报读政策,即只要中职学生取得毕业资格,愿意报读,无须参加高考就可以就读。

二、生源危机的具体表现

受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需求量、人们对未来发展的期望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对高校选择更趋理性和成熟,其实,生源危机并没有波及到所有高校和全部专业。

1.在高校层次上的表现 2.在专业上的表现 3.在高校类型上的表现

只有二十多年办学历史的我国民办高校,没有或少有财政拨款的支持,其运转主要靠学费收入。民办或独立学院师资力量、硬件设施与公办高校相比有很大差距,在与公办高校的竞争中一直处于不利境地。在高考报名人数持续多年过山车般下滑的情形下,受冲击最大的无疑是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不完全统计,在2009年,全国民办高校招生人数普遍下降了一半左右,个别民办高校已显“破产”迹象。 "

三、生源危机与高校过剩

高校频现生源危机,是否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中国高校已经过剩! 2012年8月,教育部发布的《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称,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26.9%,即使到了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是40%,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毛入学率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甚至还低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

四、对策

1.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构建“中职一高职”直通车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发展良好。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两者虽同属职业教育范畴,但在人才培养的层次上存在差别。而构建“中职一高职”直通车,是解决高职高专生源危机的办法之一,也能满足人们对提高学历以及对知识不断追求的需要。

2.缩小行业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分配

收入的高低是人们选择报读专业的重要指挥棒。目前我国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差异十分巨大,特别是垄断部门凭借国家政策,畸高的收入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批评和责难。依高收入行业而设置的专业自然使人们趋之若鹜,而那些收入低的即使社会也急需的专业却报读者寥寥。可喜的是,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把“调节垄断行业收入过高”的问题作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中的重点,相信该方案的公布和实施,将对人们专业选择起到导向作用。

3.加强专业布点管理及人才需求预测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发展,国家放宽了高校专业设置的审批权限,甚至赋予了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专业设置的混乱。以计算机类专业招生情况为例,多年来,社会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十分巨大,且收入丰厚,计算机类专业可谓遍地开花。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有此类专业,大大地超过了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导致目前计算机专业就业困难和生源危机就不可避免了。

专业设置作为公共资源,虽然在公平角度上说,每一所高校都有设置的权利,但是,高校很难从宏观上对人才的需求作科学的预测,高校申请专业设置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从自身条件和利益出发的。高等教育自从实行收费政策以来,市场导向就成了高校设置专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需要政府运用“行政之手”进行宏观调控,对专业布点及招生数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调控,同时应加强对社会各级各类人才需求的预测及信息发布。

4.高校应着力于内涵建设

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强力助推下,不少学校的发展仅停留在办学空间扩张和硬件建设等层面上,重“大地”“大楼”、轻“大师”;中职升为高职、专科升为本科、学院升为综合性大学等升格风此起彼伏,专业建设上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虽然营造了“繁荣”景象,但人才培养的质量却严重下滑,缺乏创新和特色,甚至连原本的特色也消失了。

学校的质量和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切忌急躁和冒进。高校应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以质量内涵建设为重点,把工作重心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建设、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只有这样,高等教育才能让人觉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校才会有吸引力。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湖州大变化
读《走进台湾》有感
清明节
我爱家乡
新学期新打算
沙漠记
趟过命运之河
祝妈妈三八妇女节快乐
四季的味道
二月春景图
堆雪人
玫瑰花
《三国演义》
中国教育是不是腐化了?
姥姥家屋檐下的“不速之客”——麻雀
科研院所科技管理人员素质探究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衡阳市规模工业支柱行业研究
石林县农庄经济发展与旅游发展问题探析
新形势下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研究
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的探讨
浅议“蓝黄”经济区建设对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驱动作用
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优化对策分析
试论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社会化
边境口岸贸易理论探究
针对国家抑制“三公消费”政策如何调整酒店经营战略
基于大学科技园的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探寻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发展前景
影响中职升本师范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海”与“南珠”文化联手助推北海旅游业发展
关于发挥我国酒店联盟有效性的思考
草船借箭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6 桃花心木
--《火烧云》教后记
17 十里长街送总理
——《将相和》教学难点 突破
《小音乐家扬科》
白杨
《桃花心目〉六年制第十册第六课
4*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积累. 运用一
积累 运用 三
积累·运用三
14、理想的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