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隐性教育在英国德育中的运用及其启示

试论隐性教育在英国德育中的运用及其启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04

试论隐性教育在英国德育中的运用及其启示

"

论文摘要 英国是德育教育较为成功的国家之一,它所开展的隐性教育在渗透教育、环境熏陶、实践体验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启示我们要改进教学方式、注重实践环节、优化德育环境,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

论文关键词 隐性教育 渗透教育 环境熏陶 实践体验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二者共同构成学校德育中基本的教育形式。与显性教育强调教育者直接正面地传递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不同,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透过间接、隐蔽、潜在的方式,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隐性教育方法主要包括渗透式教育方法、陶冶式教育方法和实践体验教育方法。渗透式教育方法通过受教育者可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来产生影响;陶冶式教育方法通过健康积极的氛围和环境使受教育者耳濡目染;实践体验教育方法通过身临其境和具体的社会服务来丰富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三种方法虽渠道不同,但却都体现着隐性教育的实质,即不直接对教育者进行教化,而是通过其他渠道和方式潜移默化的实现教育目的。英国的隐性教育做的尤为突出和成功,三种方法都得到了成功的实践与运用,对我国的德育建设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一、隐性教育在英国德育中的实施与运用

(一)学科渗透与言传身教相结合,多角度开展德育教育

在独立设置德育课程之前,英国的道德教育主要以学科渗透的方式进行,时至今日仍然是重要教育方式之一。此方式即是通过德育课程以外的其他学科和课程,诸如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健康教育、家庭生活教育等,对学生施以道德教化的影响。具体说来,在文学艺术课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与明辨真善美的能力;在历史课中,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历史进程,激发爱国情感;在地理课中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在健康教育中学会关爱自己与关爱他人;在家庭生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使学生形成关心父母、爱护家人的良好品德。

除了学科渗透方法外,英国还非常重视教师和家长的言传身教。英国德育理论家麦克菲尔通过研究认为,教师的品行是对学生生活方式和态度最有力的教育手段。英国著名政治思想家和教育思想家洛克认为一个好的教师是关系到德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英国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有着详细的规定,同时每位教师在正式上岗前都会经过严格的试用期检验,未通过试用期考察的人将被否决。试用期内除了考察教师的知识技能和水平外,教师的道德修养和政治表现更是重要的衡量因素。英国也十分重视家庭环境对学生道德的影响作用,提出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课堂,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要求家长要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不让孩子做的事情,自己一定不能做。

(二)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相结合,多层次开展德育教育

英国运用环境熏陶与感染的方法在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中都有体现,物质环境的营造又可细分为社会公共环境的营造与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这两方面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果各具特色。

英国政府不惜大量投资,广泛进行道德场所与文化场馆建设,仅以伦敦为例,不仅有200多座博物馆,还有几十所像惠灵顿凯旋门、伦敦国家艺术馆、丘吉尔故居、南丁格尔纪念馆、威斯敏斯特国会大厦这样耗资无数、规模宏大的场所。最重要的是,英国所有的公共场所,都可以免费参观。

英国的高等教育居于世界前列,不仅是基于优良的办学条件与师资队伍,更是基于长期积淀的育人理念与校园文化。英国高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校园的建筑样式、雕塑设计、园林构建,甚至教室的环境布置、课桌椅的摆放都无不体现着大学的人文精神与办学理念。英国的很多高校历史都比较悠久,许多古老的建筑至今仍在使用,这些建筑物的墙上或楼前大都立有历史记载和纪念性的文字标牌;在学校具有代表性的一些重要场所,常常可以看到为学校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的照片和文字说明。通过这些方式,不仅可以传播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可以激发人们爱校敬校,践行文化传承的精神与志向。

英国政府不仅注重物质层面环境的营造,也非常注重思想层面环境的营造,利用大众传媒进行思想教育是英国德育的一大特色。英国广泛利用大众传媒开展宗教教育,倡导社会道德、法制观念和价值标准,开展社会焦点问题的讨论等等,借助网络、电视、电影、广播等媒介内容丰富、传播快捷、生动灵活的优势,使人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习价值观念,增强道德意识。

(三)课内课外实践相结合,多渠道开展德育教育

英国十分重视实践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认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好公民。为此,英国学校广泛开展各种课内与课外实践活动。课内实践往往围绕社会热点问题,通过身临其境的讨论、演绎、报告等方式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主要通过募捐活动、环保活动、去福利机构做社工等形式进行。

英国德育过程不提倡采用明显倾向性的说教、灌输方式,而是将道德理论的传输寓于讨论、游戏、问答等生动多样的形式中,通过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困境,引导学生在自身实践中获得知识。英国中学生德育教材《生命线》中就直接规定了三段式教学方法:设置情景——验证规则——讨论行动。设置情境即“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验证规则是要通过学生的角色表演和讨论,明确哪些准则是被社会接受的,哪些准则是被社会摒弃的。讨论行动既通过提问学生“如果是你,会怎样做”,引导学生按照之前验证的规则进行道德实践。

英国还于2002年资格与课程局(QCA)与国家教育与技能部(DFES)共同出版了教育手册,在手册中,提出了具体的活动方案以给学生以充分的实践机会。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保留一份公民记录、参与班级和学校管理、与他人合作、学校或小组特殊活动、讨论师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参与实际的选举活动、参与社区活动。"

二、英国隐性教育的实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改进教学方式,打破学科界限,激发学生能动性

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以灌输为主,虽保障了教化的系统性与理论性,但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容易产生逆反情绪;在开设正统的道德理论课的同时,对其他学科渗透作用的发挥问题重视不足。教育学家杜威就尤其强调教育要在尊重被教育者的能力兴趣基础之上开展,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隐性教育便迎合了这一要求。我国今后的德育课程应多引入讨论、模拟、演绎等多元的教学方式,由以往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你应当怎么做,而是通过提出一个个问题,由学生自己来解答与完善,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同时也要特别注意在其他学科中渗透道德教育,学生良好品行与习惯的养成仅靠一门德育课程是难以实现的,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尤其是学生的专业课中不仅拓宽了德育时长与广度,也能为学生践行道德准则提供方向性的指导。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通过学生对教育信息的自主反映、自主判断、自主选择,最终实现学生自我锻炼、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德育目标。

(二)广泛开展实践活动,拓宽学生德育时空

英国德育非常注重实践作用的发挥,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独立的认知能力和强烈的国家责任感与使命感,因而英国的学校都把实践提到了应有的地位。相较我国,近些年虽越来越重视实践育人的作用,但却只是将之作为教育的辅助形式,没有将其列入学生的必修课程范围之内,更没有列入升学与毕业的考核范畴,这就使得很多实践活动存在着“走过场”的情况,未能真正发挥实践的教化作用。为此,我国应加大对实践环节的监督与管理,广泛开展第二课堂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同时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权并突出实践特色,大学要特别注重暑期实践活动与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在实践中侧重开展团体性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组织协调能力;不仅对学生的实践表现进行评定与打分,对负责指导实践的教师也要设立量化考核指标。通过这些方式,切实将我国的实践教育做到实处。

(三)构建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社会、学校、家庭形成教育合力

德育教育作用的有效发挥,宏观上离不开社会与高校优良育人环境的积极营造,微观上也离不开教师与家长的言传身教。

近些年,随着国家重视力度的加大,我国公共环境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许多博物馆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免费为民众开放,弘扬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也有了极大地改善,特别是一些百年名校,比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校园构建颇显文化底蕴,为其他学校提供了有益的学习素材。我们还应继续努力,使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得以传递,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媒体对人们道德认知的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占领媒体这块主阵地,对德育建设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我国的媒体文化建设呈现出价值导向混乱、审美情趣不高等问题,为此,我国应加大对媒体的监管力度,营造积极向上的媒体文化,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主旋律,对社会热点问题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增强媒体的政治意识与责任意识,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与操守,通过树立典型与榜样让广大青年受到教育和启发。

在进行系统的德育课程教化的同时,教师的个人品行和修养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意义是非常巨大的,在我国的教育中,迫于升学与就业的巨大压力,往往只注重教师的教育成果,而忽视了教师的职业素养。随着我国对教育扶持力度的加大,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下一步教师队伍的建设重点应向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层面转移,从而真正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拓宽我国渗透教育的途径和方式。独生子女时代的中国父母对孩子生活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但却忽视了自身的言行举止。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多时候,父母的身体力行远远胜过父母与老师的说教,家庭德育环境的构建为广大父母提出了新的课题。

德育教育任重道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英国的德育教育虽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但在改进我国的德育教育时还需结合我国的实际,从而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开创我国德育建设的新局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游人民公园
春天的景色
春雪
收获
秋天
游九龙潭
雷阵雨来了
找秋天
老家的秋天
暴风雨的来临
二00八年的第一场雪
走进“金色世界”
爱美的春姑娘
下雨
我眼中的秋天
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学科总结
地理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地理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期末总结
六年级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地理教学总结
高三地理教学阶段总结
2008年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高一地理上学期工作总结
秋季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对一堂地理课的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农村规模养羊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一诺千金,信义弟妹养猪拾荒3年偿还亡兄巨债110万
一张发票“憋黄”养殖合作社
山羊原绒单纤维断裂强力测试的探讨
浅谈池塘实行立体养鱼的探讨
鮰消费迅猛 养殖莫失时机
外行养猪 4年成为当地大户
山羊痘的防治
规模化养猪废弃物农用资源化关键技术与效果评价
丁磊:用造飞机的精神养猪
“长命”猪成为养猪新方法
养猪不停赚钱稳
浅谈农村养猪户如何降低成本增效益
水产养殖常见问题解答
山羊上树带来的商机
以《穷人》为例谈巧设疑促感悟
《穷人》教学反思
《穷人》教学反思
《穷人》教学反思
《穷人》中传神的“哦”
我对《穷人》教学的几点设想
语文课堂呼唤“本色”回归──《穷人》教学案例
揣摩心理活动 培养感情朗读──《穷人》教学案例
从续写《穷人》想到的
情感体验 个性飞扬──对《穷人》教学片断的感悟
体悟“穷困”──《穷人》教学片段
问出一片新天地──《穷人》教学新探
研读品悟 精读体会──《穷人》教学谈
《穷人》教学反思
《穷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