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

浅析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17

浅析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

"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金融 人才培养

【论文摘要】随着金融创新业务的不断推进,金融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金融市场需要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是职业教育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从金融行业对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要求入手,提出了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

目前金融证券行业发展呈现新趋势,中国中产阶段不断壮大导致的理财需求的增加,金融品种创新、金融营销手段创新、金融服务创新是金融行业新特点,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不断深化,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的是主要趋势。整个行业由价格竞争、营销竞争转向服务竞争创新,新趋势对应用型金融人才在质量上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金融专业主要面向金融行业一线岗位,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需要把握行业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培养的人才才能“适销对路”。

一、充分的行业调研,明确与细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深度分析行业与企业,精准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要建立由专业教师、校外专家与行业企业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座谈会,与行业专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专业论证会等形式,形成专业调研报告,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精准定位,形成专业培养目标。根据金融市场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对课程结构与课时安排进行优化,更加凸显了专业特色,更好适应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使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吻合。

2、解构职业岗位,分析岗位工作任务,明确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方向

金融专业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分析金融行业职业岗位:一是通过毕业生调查。对毕业生进行持续跟踪调查,与毕业生举办座谈会,分析毕业生在金融行业主要的职业岗位,明确职业岗位标准;二是通过教师企业挂职锻炼。高职专业教师要求实务能力强,对行业企业精准把握,需要教师经常到企业挂职锻炼,金融专业可以把教师企业挂职锻炼与行业调研结合起来,调查金融机构公司的职业岗位及岗位工作任务,通过分析每个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确定专业的职业岗位群,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根据金融专业人才需求可以确定的方向有:证券期货方向、银行方向、投资理财方向、保险方向等。

二、遵循“工学结合”的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创建校内实践平台,使真实业务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为实现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可以推行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金融专业的特点,我们可以实行“课证结合”、“课赛结合”、“工学结合”,结合相关金融企业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强化实践教学,建立金融实训室的基础上,可以与企业合作,创建校内实践平台,把企业真实的业务引入实践平台,紧紧依靠校内实训平台与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真实的经营性实训,使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相结合,体现金融专业特色。

2、根据金融行业持证上岗的要求,建立“课证融合、课赛结合”的教学体系

充分利用金融行业标准化、证书化从业的要求,建立“课证结合”课程体系与教学体系。专业在合理定位人才培养方向的同时,根据行业发展要求,把证券从业资格证书考试、期货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助理理财规划师考试等资格认证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资格证考试内容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形成“课证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提出资格证书考试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双重要求,把课堂理论知识教学与课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金融是虚拟经济,技能培养有其独特性,竞赛是一种金融专业非常好的培养学生技能的手段,专业可以实行“课赛结合”,举办如股票模拟投资大赛、期货模拟投资大赛、理财方案设计大赛等,培养学生技能,完成上岗证与技能培养双重目标。"

3、引入企业资源,建立了“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机制,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着力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金融专业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就专业调研、产学合作、人才培养及师资队伍建设进行广泛的合作,充分利用了行业企业资源,为专业学生提供来自行业企业优质的培训,提升学生技能。

三、建立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重任,这就决定了它对教师队伍建设有着特殊的要求。它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师德水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系统操作技能,从专业这个层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建立一支充分满足教学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一是优化结构,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关注点的变化,制定培训内容,坚持在职培训为主,脱产培训为辅的原则,加大培训力度;建立教师顶岗实践机制,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多深入金融企业调查研究,采用岗位培训、挂职顶岗等方式,定期派专职教师到金融机构第一线了解行业与岗位。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开发”等活动,促进理论教师得到实践锻炼,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变。二是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机制,积极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而且熟习本金融行业、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专业可以针对这些行业企业兼职人员,开设讲座类课程或实训课程,并在教学时间上灵活机动,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兼职教师作用。否则时间上的冲突与内容的不适合,许多兼职教师将无法承担相关教学任务。

四、建立丰富专业教学资源

1、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任务,实现课程资源优质化、网络化

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仅靠课堂教学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建立优质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自学,课程资源建设的标准要按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标准解构重构课程内容,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职业岗位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环境、情境、场景,确定课程资源建设任务,解构与重构课程资源,资源在数量和类型充分满足教学需要;课程要实施操作性强,实训项目设计合理;课程资源做到最小化,即一个概念一个资源,一个(组)案例一个资源,便于灵活组合,及时更新;现在网络十分发达,完成建设的所有课程资源课程可以在网络上发布,所有资源实现了网络共享,供学生学习。

2、根据行业与专业特点,编写了适应职业教育特色教材

教材是教学载体,一本合适的教材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至关重要,金融专业相对而言,专业群体数量不大,教材开发较少,特别是适合高职高专的具有可操作性,训练性较强的教材教材相当缺乏,针对这种现状,可以组织专业教师,充分利用企业资源,邀请企业专业人士参与,组织编写核心课程教材,编写模式可采用任务驱动,根据学生就业岗位与工作任务要求,对整个教学内容序化,对各知识点进行梳理与重构,结合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分模块进行整体结构设计,教材编写尽理做到了内容丰富,业务流程清晰,技能训练设计合理可操作,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特点,有效实现目标具体化、实训流程化、内容序列化、学习任务化,体现学生所练的是企业所用的、教师所教的是岗位所需的、企业所要的是我们所培养的,教材中每个项目的完成至少有一家企业业务骨干全程参与和全力投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保证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内容的有用性、实训的针对性。

五、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保障措施

为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制度措施。专业建设内容丰富,涉及的面比较广,规范有效地管理是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重要因素,学校就必须出台相关的管理制度,如有关兼职教师管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实训室管理等。二是经费措施。专业主要建设项目包括实验实训条件、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硬件与软件的投入都比较大。因此,需要学校在经费方面要大力支持;三是获得行业企业支持。获得行业企业的支持与合作,通过双向交流和合作,就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四是合理规划,责任到人。专业的建设总目标明确可行,根据总体目标,制定专业的建设项目、建设目标和建设规划,明确任务,责任到人。

参考文献 [2]张存萍.高职教育证券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想[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要是文具能听懂我说的话
自我介绍
蜻蜓和蚂蚁(续写)
好心的小企鹅
我的家乡真美
小白兔
我改了一个坏习惯
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感谢有你
我的自画像
小弟弟做作业
我的爸爸
奇妙的动物世界
找春天
介绍自己
审判的法治逻辑
论宪政的宗教之维法学理论论文(1)
论道德的法律支持及其限度法学理论论文(1)
也许正在发生
事物,事实,论证法学理论论文(1)
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公民个体为本、统一宪政立国(上)法学理论论文(1)
法律原则适用的困境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问题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入出国许可问题之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自然法学新体系引论法学理论论文(1)
培植法治的自我完善机制法学理论论文(1)
继受法律的理性科学化
中国法理学二十年法学理论论文(1)
法治、合理性及其代价法学理论论文(1)
《画风》教学设计二十二
《画风》解读
《北京亮起来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画风》情境体验设计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五
《画风》片断赏析一
《画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十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九
《画风》教学设计二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八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十一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感二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四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