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网络公开课的发展历程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试析网络公开课的发展历程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5

试析网络公开课的发展历程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

论文摘要:近几年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名校纷纷推出网络公开课,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分析网络公开课的发展和研究情况,阐述并预测网络公开课对世界尤其是我国高等教育各方面的积极影响。

论文关键词:网络公开课;高等教育;发展;影响

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使人们跨国使用教学资源成为一种可能。2010年春季,哈佛大学首开世界网络公开课,推出“幸福”、“公平与正义”、“死亡”等专业课程,此后耶鲁大学、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50余所世界一流大学也开始推行网络公开课,并且在学校官网上提供免费下载的公共开放课程。课余时间上网学习世界名校的公开课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大学生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越来越流行的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它不仅会影响教学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也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一、概念界定

1.公开课

公开课就是对他人公开的课。追本溯源,公开课的祖宗叫观摩课。《礼记·学记》中说:“相观而善之谓摩。”公开课以研讨为目的。“彼此参观,相互学习”是公开课的宗旨。公开课泛指开放课堂,同事、同行、家长、领导或专家等进入课堂听课;特指有组织的、有一定规模的、有特别准备的课堂,它主要包括示范型公开课、研究型公开课、竞赛型公开课三种类型等。欧美国家对于公开课的理解与我国稍有不同,这类国家教育界关于公开课的主要观点是:站在授课教师和学生的立场上,把公开课的重点定位在“课”上,强调“公开”只是与平时的校内课程开展形式上不同而已。

综合这两方面,公开课可定义为:对包括同行教师和所有学生及其以外的所有社会人士开放的课程。以人为本、大众化、公开化是公开课的基本特征。

2.网络公开课

近几年来虽然网络公开课发展迅猛,但在学术界还没有明确的定义。顾名思义,网络公开课是以网络为主要媒介进行传播和共享的公开课,以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共享全球优质的公开教育课程。“因此,对网络公开课的管理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直接管理方式,而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来实现管理”,这是网络公开课与传统授课模式本质的区别。

本文所探究的网络公开课主要是指由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推出的以教育资源共享为主要目的、在网络上公开宣传的优质大学课程。在遵守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前提下,通过网络向社会免费开放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总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其中至少包括课程大纲、课程日历、讲授笔记等类似内容的一整套完整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课程资源。本文中主要是指以网络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公开课程。

二、国内外网络公开课的发展与研究

网络公开课在教育领域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它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1.国外发展情况

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起开放课程运动(Open Courseware,即OCW),向社会公布其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教育的全部课程(约1800门),供全世界免费使用。此举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响。日本、法国、英国等各国高校、国际教育组织纷纷效仿,以各种形式在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方面展开实践探索。

2005年春,由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致力于以开放课程形式实现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的大学、国际研究机构和基金会组成开放教育资源共享联盟。截至2007年10月,该组织已有约100多个成员,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进行合作。关于课程的开放与共享运动推进实践模式,目前业界人士认为主要有三种形式:独立开发实施自己的开放课程;成立开放课程协作体或联盟,共建共享开放课程;翻译已发布的开放课程资源,并进行教学应用。

随着合作的扩大与深入,一流高校纷纷开放本校公开课程,并在2010年出现了网络公开课程涌现的巅峰。

2.国内发展情况

2003年我国教育部也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其中的“精品课程建设工程”计划在2003-2007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上网并免费向社会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目前已评审出113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就目前来看,精品课程评选仍然是我国公开课的主要来源途径之一。精品课程评出了众多优质的教师及课程,对于我国教育发展和资源共享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精品课程的评选也有很多局限,如其耗资巨大但效益低下,课程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学生参与和关注,与教育本质背道而驰,加之宣传力度不够、资源共享率低,使得大学生对于精品课程了解不深、兴趣不高。

值得深思的是,国外一流大学的网络公开课能在瞬间风靡中国大地。大学生对“幸福课”、“公平”、“死亡”等知名课程耳熟能详。由之而带来的压力让很多中国教育界人士反思:这是否将带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场改革? 3.国内外研究情况

由于网络公开课的发展成熟度不同,国内外所研究的领域和重点差异很大。

在国外,尤其是美国,网络公开课的发展呈现一个趋势,即在公开教育资源(OER)的框架下各名校分别开发本校的公开课程并联合起来管理、控制、共享教育资源。学术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其主要的研究重点在于软件研发和技术支持、课程建设和内容完善、资金支持和投资回报、社会效益、宣传推广等等。

在国内,网络公开课的学术文献十分稀少,大部分是关于课堂公开课、精品课程、远程教育等内容。与网络公开课相关的文章大多数是新闻、论坛帖及评论等,缺乏深度的理论思考和升华,关注的重点一般囿于对网络公开课的感受和评论、对我国教育的反思以及期待等。这说明我国的网络公开课还处于吸收、消化的初级阶段。

三、网络公开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1.招生

网络公开课的关注群体远不限于大学生和教师,同时还有很多初高中生和各类社会人员。大众通过网络公开课进一步了解相关的专业课程内容、研究领域及学术前沿,这是学校的名片。优质的网络公开课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荣誉,吸引学生和家长的关注,使学生在未入学时便对学校和专业有所了解,能够间接起到招生宣传的作用。

对于初高中学生来讲,也能够使其通过提前学习大学课程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开阔视野和知识领域,明确专业喜好以及人生规划,理智报考学校和专业。

2.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包括课堂教学、教育实践、国际交流等主要形式。网络公开课对这几种形式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能直接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1)课堂教学。表面上看,网络公开课可以随时随地、随心随意地进行学习,比课堂教学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甚至能够获得比教师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但换个角度讲,这也相当于引入了竞争机制,能够促使老师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元化渠道。

面对丰富的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加以理解、吸收和总结,结合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从中吸取养分,实现自我提升。

(2)教育实践。目前,国外的网络公开课完全公开、免费,不以赚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其资金支持大部分来源于基金会,而制作者大部分是学校内部教师和学生自发形成的团队。因此,网络公开课的拍摄、制作、研发、推广、宣传等诸多环节能够产生很多学生实践机会,如教育学学生进行课程开发,设计专业的学生可进行拍摄和制作,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可负责科技研发等。这能够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能力,不仅避免了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问题,还能够提升学生踏入社会工作时的自信心和竞争力。

(3)国际交流。知识无国界,教育也必然要走向全球化,这是不可扭转的历史发展趋势。而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的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高校教师面临着知识更新换代和提高语言技能的压力,但出国进修的几率极小,大多数教师只能通过在职学习来自我培训和发展;而大学生通过国外交流项目出国学习的名额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交流十分有限。通过全球网络公开课,教师和学生能够在网上学习国外最前沿的知识,了解最新的国际研究动向,在此基础上能够与国外学者或学生开展更加深入的交流与学习。

3.社会需求

网络公开课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产物。它直接作为一种公益产品进入市场,没有学术准入门槛,能够产生不可预估的市场需求、影响力和社会效益。

例如,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意识到,公共卫生知识的需求激增,但是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读。为了消除这种不公平,约翰霍普金大学公共安全学院加入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公开课程活动,以发布和免费共享他们的成果、前沿知识,包括青少年健康、行为和健康、生物统计学、环境、一般公共卫生、卫生政策、预防伤害、母亲和儿童健康、心理卫生、营养、人口科学、公共卫生准备和难民卫生等。

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人士能够通过网络公开课进行学习,不断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更新和增值;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人士也能够学习感兴趣的网络公开课,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这是长期的全民教育,是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和推广。

四、总结

国外名校的网络公开课不仅拉近了人们与世界高水平教育的差距,深切感受到了世界先进教育的授课方式与思路,也让人们对“教育”这一中国千百年来关注的领域不断产生新的认知。因此,要认识到国外名校公开课在发挥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全民教育方面的重大作用,形成一个公开共享教育资源平台,更好地服务大众。

对于网络公开课的未来发展,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网络课程的真正风靡,也需要学习目的转化,当越来越多的人不是为了学分、为了功利而学,而是为了开拓眼界、增长知识而学的时候,网络课程才会拥有越来越强的生命力”,“虽然现在网络公开课受到越来越多白领等各界人士的欢迎,但是国内网课真正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表弟
妮妮
弟弟生活镜头精彩回放
我的妈妈
美好的回忆
顽皮的堂弟
孙老师,我想对您说
我的小弟
可爱的表弟
大树小鸟
瞧这看戏迷
我的父亲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我的妈妈
老舅、妈妈、老姨——高中、大学、研究生
景(区)点旅游厕所建设项目建议书
凉州区旅游景区可进入性之我见
党员先进性活动中退休党员的自我剖析
浅析税务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的有效途径
试论工商部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认真开展先进性教育   &nb
在全区扶助贫困中学生活动启动仪式上的
×高新科技园“农家乐”项目建议书
×县劳务输出工作的几点作法
三化管理与企业经营
幼儿园2006年园务工作计划
市委督查室党员先进性共性标准
浅谈教育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双通”工程现场会上的表态发言
不灭的税魂
海湾石油与中国的能源安全
深化我国税式支出制度的思考
浅谈幼师生幼儿教师专业态度的培养对策研究
社会保障费改税势在必行
现代教育中应重视中国传统文化
国外反补贴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1)
论经济型酒店的差异化定位(1)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
经济社会学视野中的中国能源安全问题(1)
浅谈幼儿美术欣赏和研究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方法研究
浅谈幼儿教师心理成长浅论
浅谈《中国传统行政思想》教材内容体系建设的新思路
加强行业管理 促进驾培市场健康发展(1)
借款费用引发的避税现象透视
《童趣》典型例析
《童趣》写作特色
《童趣》重难点讲解
吾爱吾家
斗蛛
《童趣》导读
《童趣》字义辨析
《童趣》探究活动
《童趣》写作背景
《童趣》分析
《童趣》多义词辨析
《童趣》译文
《童趣》写作特点
童年趣事
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