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新疆高校多校区学生管理问题研究

试论新疆高校多校区学生管理问题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新疆高校多校区学生管理问题研究

"

论文摘要:目前不少多校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学生管理体制不健全、学校教育资源难以共享、整体校园文化建设薄弱以及师生间交流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以新疆高校为例,指出要想做好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应建立完善的多校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现代化的数字化校园、建立有力的学生管理工作团队及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等。

论文关键词:新疆;高校;多校区;管理

近年来,随着新疆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疆部分高校也面临着与全国高校同样的问题,特别是在新疆这样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民族间的文化、生活习惯、风俗各不相同,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对新疆高校多校区学生管理的难度,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新疆高校多校区的学生进行统一有序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疆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两个方面。学生的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政治信念及良好的思想品德。学生管理包括管理学生的学籍、勤助及学生的日常事务。目的是规范、指导及服务学生的学校生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当前,面对新疆高校多校区产生的学生管理实际问题,经过不断的摸索和经验的积累,新疆高校在实践中也逐渐探索出了一套符合新疆多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多校区学生管理方法。目前比较常见的学生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

1.集权型管理模式

集权型管理模式也称为条式管理模式。这种管理型的学校通常表现为学校的管理部门如学生工作部、团委等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向分校区派驻学生管理的相应部门,负责代办分校区的学生管理各项工作。这种管理模式打破了各校区管理的模式,实行校本部为中心的多校区分设管理机构的模式。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在文光校区设置了学生工作部办公室。

集权型管理模式的优点就是权力较为集中、任务一致、管理统

一、结构简单,有利于全校学生的统一管理和统一行动;不足之处就是学生管理部门管理的跨度大,工作过于繁忙、管理成本高、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另外,一旦分校区出现突发事件,难以保证第一时间及时有效地得到学生管理部门的处理和帮助,降低了学生管理的实效性。

2.分权型管理模式

分权型的管理模式也称为块式管理模式,各校区均有自己独立的,并与学校一级的学生管理部门相吻合的学生管理机制和队伍。与集权型相比分权型的管理模式具有更大的自主权。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在于管理的跨度小,各校区的管理有所不同、组织机构较为完善,能够较好的发挥各校区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工作的时效性和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的要求。分权型的管理模式对提高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由于分校区学生管理模式的权力得到了强化,极易产生各校区管理权力的分散,弱化了全校的统一管理。另外,各校区职能部门的重复设立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浪费现象,加大了学校的经费投入。

3.集分结合型管理模式

集分结合型管理模式也称为条块结合型管理模式,学校在不断加强对各校区管理的同时,也允许某个或几个校区根据各自分校区的实际情况在符合全校发展规划的范围内设立校区内部的学生教育管理部门,给予其一定的主动权,不仅有利于全校的统一管理工作,也有利于不同校区内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高了管理效率。集分结合型管理模式适应了不同校区自身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的开展。集分结合型管理模式结合了集权型管理模式和分权型管理模式的优点,首先校内管理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其次也增强了各校区的积极性,有利于学校的统一管理。当然这一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管理成本较高、学校对各部门的调控能力下降、协调事务的难度加大等都是集分结合型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

通过访谈和调研了解到,当前新疆高校多校区学生管理主要集中在集权型管理模式上,其他两种类型的管理模式相对较少。

二、新疆多校区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生管理体制不健全 新疆高校学生管理的基本现状是将核心校区即本部的管理模式延伸到其他校区进行学生管理。但事实证明,新校区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环境还是生活环境等方面与核心校区的学生是无法等同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依然沿用核心校区学生管理模式势必会起到不良的效果,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新疆多校区的学生管理工作要根据自身实际,在原有管理体制机制的继续运行下不断更新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以解决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2.学校教育资源难以共享

多校区因空间距离的原因势必造成教育资源的重复设置,对共享教育资源造成较大的困难。新疆高校多校区管理也面临同样的难题。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位于喀什路的北校区即文光校区距离本部新医路校区近二十公里的路程,学校教师因交通等原因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和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如此,文光校区因建设规模有限,学生很难享受与本部学生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生活,如生活条件、图书资料、学术讲座、医疗条件、实验教学设施等。由此可以推断,有些高校的校区在异地城市就更难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了。"

3.整体校园文化建设薄弱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是一种隐性教育资源,校园文化的好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校园文化是一种长时间积累凝结而成的无形资产。对于目前新疆高校多校区的大学来说,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由不同的校区共同营造而成的。不同校区的文化氛围融合形成整体的校园文化。整体的校园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学术风气、管理风格、学术氛围等方面。当前,新疆高校多校区的文化建设还比较薄弱,核心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难以融入到其他各校区的文化建设中,而分校区又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本校区的校园文化,从而进一步凸显了核心校区与分校区文化建设中较大的差异性,核心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的轰轰烈烈,而其他分校区却显得冷冷清清。在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开展全校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无论是校区间的距离、学校的场地、学生的安全、资金的大量投入等方面都很难确保全校性活动的顺利开展。另外,高校整体校园文化建设的薄弱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损失;对于高校来说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更是一种无形的损失。

4.校区间师生交流不足

在目前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下,高校教师不像中学教师那样要求坐班制,高校教师只是在有课的情况下才到学校上课,处理完学校的事务后就离开学校,课下与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沟通和交流的较少,学生也难以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敬业态度,从而造成了只有言传没有身教的现象。特别是在目前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多数高校教师大多居住在位于城市中心区的老校区,造成教师与学生在不同的校区生活和学习,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各校区师生交流和学生管理的难度。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学校的多数教师主要居住在新医路的本部校区,教师乘坐班车到文光校区进行上课,授课结束后又要急于赶班车时间,因此在教学课时紧张的安排下很难有时间与学生进行学习以外的心理、生活、感情等方面的沟通。

三、探寻新疆高校多校区学生管理的对策

新疆高校多校区大学在形成或融合阶段由于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加上教育资源的相对困乏,一时间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必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对当前多校区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也应进一步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会给高校领导提供研究和重视的方向,有助于思考多校区学生的管理问题,从而为今后更加合理的制定学校学生管理制度奠定基础。对于新疆高校多校区的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建立完善的多校区学生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完善是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和保障,没有健全的管理体制和制度,学生管理工作就会很难落实和开展。针对新疆高校多校区学生管理面临的诸多问题,应采取集分结合型的管理模式,以集权管理模式为主,分权管理模式为辅的管理机制比较适合当前新疆多校区管理的现状与实际。建立以学校学生工作部为核心,以各分校区学生工作小组办公室为主要单位,以专兼职辅导员为主要成员的学生管理队伍尤为重要。除此以外,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个人的性格特点,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学生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同时在确定大学整体的理念后提高各校区管理效率,建立符合新疆实际的学生管理制度。

2.建立现代化的数字校园

所谓的数字化校园即以现代网络技术为基础,通过不同种类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对各类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在各分校区间进行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如开通网络视频技术,可以在不同校区通过视频同时进行全校性的视频会议,减少交通费用的开支,也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另外,可以建立数字化图书馆,学生只需凭借自己的学号和密码就可以在学校不同的校区浏览到全校的教育资源。

3.建立有力的学生管理工作团队

调查显示,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多是在学生居住的社区发生的。因此今后对学生的管理必须将重心由课堂转移到学生生活的宿舍,将学生公寓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新疆高校应尽快建立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业务精通、工作勤奋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鼓励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建立民主平等、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认真的对待,切实解决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上存在的困惑和难题。另外,还应建立完善的辅导员管理办法,以规范辅导员队伍建设,达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的目的。

4.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管理的统一关键是校园思想文化的融合与统一。实现新疆多校区文化融合的基本要求是求同存异、逐步融合、强调整体,在融合的过程中重构学校的整体文化。当今,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占领网络文化的阵地,以此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并传递给各校区的师生。同时学校应尽量组织一些不同校区的学生都能够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组织一些跨校区的学术交流、体育赛事、文艺演出等活动,通过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以增进各校区间学生的感情。针对分校区学习和文化氛围不浓的问题,应积极组织学生组建各类社团,引导学生开展各式各样的校园活动,营造勤奋学习、健康生活的多校区校园文化环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为奥运健身
第一次坐飞机
母爱——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桂花
母校
再见了!心悦
读书赋予了我——
秋意
要自护自卫
我和书的趣事
铅笔的用途
我的梦
读《猎人海力布》有感
绍兴——名人的摇篮
关于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试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注重的间题
关于加强体育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论析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教育问题
浅谈在人生观教育中增加生命观教育势在必行
试论大学生课外教育平台的构建
浅论公共政治理论课审美化教学新探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教育教学方法探讨
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搜集、整理、利用及有效性控制
传统文化角度下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探析
浅谈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谈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浅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五大转变
论析高校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
《春晓》教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春晓》教学设计
开启学生的思维 让教师适应学生──《春晓》教学案例与评析
《春晓》教学设计
《春晓》教学设计
《春晓》教学设计谈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春晓》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以《春晓》为例,谈信息化环境下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