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试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15

试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

论文摘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新时期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重大现实课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重视和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通过分析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在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现代汉语词典》对“实效”一词的解释是“实际的效果”。“实效性”是指事物经过某种实践活动过程后,产生的客观结果与预期的目标相比较,所达到的真实有效的状态或程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表现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知少到知多,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是指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实际效果。既能够升华为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意志,外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塑造学生人格,净化学生心灵,又能够使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做到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教师通过用心授课,可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做到真学、真懂;二是使学生认同、接受、内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做到真信;三是使学生真用马克思主义,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知行统一。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或有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发展的生命所在,也是当前高校进一步贯彻落实好“05方案”,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更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涵义启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应仅仅给予学生的一些概念、原则、结论,更应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使他们形成观察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任务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于学科知识的传授、基本原理的阐释和学业的理论考核上。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知识的传授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基础性内容,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基础。这也是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所在、价值所在。

二、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05方案”实施以来,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学校和其它高校一样,非常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课堂、主阵地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教学实效性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高

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不容乐观,在学生中表现为重智育、轻德育,重理工、轻人文,重理论、轻实践,重功利、轻素质;在学生的学习取舍上,表现为重视专业理论、专业技术、专业技能的学习,学生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与自己将来的职业没有关系,没有实际用处,产生了学不学无所谓的想法。学生的这种内在的心理定势很难改变。

2.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率不高

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观察发现,新生经过军训和入学教育后,第一学期开始上课时组织纪律性还比较强,课堂上能较好地遵守纪律,听课比较认真,很少有迟到、缺课的情况。但是,从第二学期开始,缺课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抬头率、参与率、入脑率均不高。部分学生只是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比如有关爱情的、一些社会焦点问题比较专注;对不感兴趣的方面则不予理会。兴趣点的缺乏也是导致课程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

3.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

一门课程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取决于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质量的高低。目前,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采用“大班合堂上课”的形式,教室空间大,学生人数多,一般都有80~100人,教师大多采用多媒体课件,往往又都是站在电脑前教学,不能很好地驾驭整个课堂的教学。同时,主观方面,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着观念陈旧、知识面狭窄、基础理论不够深厚的问题,这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的发挥。

4.师生双向互动效率不高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由于是合班上课,仍然有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化、简单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灌输、轻引导。部分教师过于强化或突出自己的角色地位,在课堂上对理论内容进行“一言堂”讲授,不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创造性,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

(2)理论讲授多,联系实际的环节少。对大学生们普遍关注并渴望回答的社会现实问题、热点问题,诸如两极分化、分配不均、教育医疗保险不公正、三农问题、就业问题、吏治司法腐败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不能及时、客观地作出回应,对大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人际交流问题、就业问题的研究关注、关怀不够。导致讲授内容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反映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不够,尤其是国内外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难以及时反映。

(3)多元化教学开展不够,现代教学手段科学化应用不够。虽然也采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但应用不灵活、创意不够、过份依赖课件,有些内容还停留在“文字搬家”层面上,理论讲授面面俱到,但不精、不透、不深、不活,还不能很好地把多媒体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结合起来,不能很好地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 "

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对策

1.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以人为本”主要是指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尊重人、解放人、为了人和塑造人。在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核心位置,以学生为本,既要坚持教育学生、引领学生、鼓舞学生、鞭策学生,又要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日常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还没有做到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考虑,往往说教多、启发少,重理论灌输、轻实践锻炼,重完成教学任务、轻完成质量效果。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在于使广大教育工作者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我校以培养能在电力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坚持面向电力一线是基本方向,也是教学改革应参照教学目标融知识、素质与能力为一体。把学生定位于即将走向第一线职业岗位的人,在传授给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应定位在第一线,即结合不同专业第一线的特点、发展趋势及人才素质的要求,依据教学大纲,做到“三贴近”和保证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三进”,选择并突出那些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前沿性、行业性的教学内容,按问题(问题群)构建教学内容框架,实现从教材的理论体系向生动的教学体系转化,着力培养学生符合第一线职业岗位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使教学内容更厚实、更具生命力,提升教书育人的效果。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

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在课堂授课模式上注重创新。

(1)鼓励教师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教学中根据各个专业、班级的不同特点,并根据各个章节内容的不同,采取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专题讲座、专题演讲、案例教学、辩论、个体咨询法、影像法、小品表演、社会实践、模拟法庭、模拟教学、模拟面试引导学生读书自学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选择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以及学生普遍关注的案例和社会热点,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澄清理论上的是非,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设备、网络信息,增加图片、音频、视频资源等,实施全程多媒体教学,拓展实践环节,使同学们在感受体验的基础上自觉地提高思想认识。

4.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实践教学规范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和“知”与“行”的统一,针对电力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建立课内与课外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考察调研电力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对人才的需求,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在实践教学环节上,逐步形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课堂内外的实践;第二层次为寒暑假社会实践;第三层次为结合专业实践,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践教学。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时代的主旋律,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所在地的革命史迹、场馆、人物等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旋律教育活动,重视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

5.探索新的考核方式,实现考核体系多元化

坚持知行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和全过程考核为考试改革的方向和原则。

(1)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补充了实践教学的内容。要求同学们以撰写小论文的形式总结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作为考评成绩的一个组成部分,改变了过去单纯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突出训练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死记硬背的传统考试模式中解脱出来。

(2)将课程考查与平时考核结合起来。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20%,课程考试占总成绩的60℅,社会实践占总成绩的20%。课程考查以卷面考查成绩为主,平时考核则根据学生在日常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如到课情况,课堂发言、讨论、辩论、课外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作业完成的情况给出成绩。

(3)考试、考核方法改革。采用口试、论文答辩、写读书心得和调研告等多种方法进行考核,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绩考核的客观性。重点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接受和运用的情况,尤其是要考查学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这一点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知识面超越了思想政治字面上所涵盖的范围,它是一门人文、社会、自然等方面的综合性学科。教师拥有广博的知识面、雄厚的知识基础,是课程本身的需要,也是理论说服力和教学感染力的源泉。唯此,一则立威,教师应以自己的理论魅力和人格魅力“征服”学生,感染学生;二则立信,教师应以理论的透彻和科学的真实,为学生解惑,为学生指路,使学生信服;三则立能,教师拥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全面驾驭课堂,从心所欲不逾矩,采用最佳的教学方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总结

总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科学理念,优化课堂内容,努力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进而完成向课堂教学过程的转化。创新教学方法,提倡双向互动交流,全面驾驭课堂,加强实践环节,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以真理的力量感召人、以人格的力量感染人、以生动的形式吸引人,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好书伴我一生
舍己为人——读《夏洛的网》有感
读《红军长征》有感
读《我们的错误》后
读《滴水穿石启示》有感
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
我说日本动画
读《合欢树》有感
你读懂母亲了吗——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读《在困难的日子里》有感
读《千里走单骑》有感
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
读《数学王子——高斯》有感
读《我的一家》有感
憎恨与惋惜--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实施新语文课程中的教师备课刍议
在退伍军人招工大会上的发言稿
围绕农民增收 发展优势产业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扬廉政之风 飘鱼米之香
县乡镇工业发展经验及教训
深入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
英语教学计划
狠抓农村“两转”工作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如何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
浅析加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
有为而争位(公安民警)
赞歌献给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浅析高校受惩戒学生权利救济机制之构建
浅谈校园暴力——为保护学生权利而斗争
试论学校管理过程中的权利冲突及其解决途径
养老保险公司经营企业年金产品的优势分析
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制度创新(1)
关于对当前幼儿园教师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浅谈教育技术学的专业特色
第十一章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经营方式
学生权利立法比较:试论以中美两国为例
证 券 税 收 的 框 架
新疆城乡收入差距和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浅谈“后奥运时代”体育资源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博弈
新经济:新科技革命与全球化的结合[1]
中国制度变迁的财政视角
第七章新经济时代的创业规则
《人生寓言》问题探究
《人生寓言》学习目标
《人生寓言》课文背景知识
《人生寓言》寓意
《人生寓言》写作特点
《人生寓言》重点难点点拨
《人生寓言》结构分析
《人生寓言》重点难点
《人生寓言》学法指导
《人生寓言》词语解释
《人生寓言》重点语句解析
《人生寓言》课文简析
《落难的王子》课本剧
《人生寓言》词义辨析
《人生寓言》课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