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文科物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试析文科物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析文科物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

论文摘要:文科物理的开设,对提高文科生科学素质和改善其知识结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首先介绍了文科物理的内涵,简要阐述了开设文科物理课程的意义,随后分析了文科物理的教学现状,最后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文科物理;素质教育;教学举措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文理渗透、学科交叉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正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物理学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无论是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还是近代高新技术与产品如激光、电子计算机的出现,都是以物理学的成果为基础的。不仅如此,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已经渗透到了其他各个学科领域,甚至应用到了经济学中。20世纪末,继生物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之后,在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研究的前沿,一门由物理学向经济学中渗透、交融而产生的新学科——“经济物理学”问世。由此可见,物理学是非常适合对大学文科学生进行科学素养通识教育的学科。

一、文科物理的含义

为高等院校文史、经管、外语、艺术等文科类专业学生所开设的物理学课程,一般我们通称为文科物理。文科物理在培养目标、内容体系以及内容处理三个方面区别于理工科物理教育。所以,文科物理不是简单地为文科学生讲授物理课程,文科物理课程更加侧重体现物理思想和人文精神的交融,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学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因此文科物理无需过多地涉及繁琐复杂的理论公式推导。通过讲授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物理学史上的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发现及在发现过程中所体现的哲学思想与创新思维,使学生从物理学的科学思想与研究方法中获益,使其感受到自然的美和自然科学的美,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妙,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

二、文科物理教育的意义

我国国民科学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1995年高校“基础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科学素质的培养”这一议题被明确提出并获得了广泛认同。物理学兼有哲学的概括性、抽象性,数学的逻辑性、严谨性以及实验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即使是在社会科学领域,物理思想和方法的运用仍然卓有成效。所以说物理是非常适合对文科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学科,而文科物理课程的开设是对文科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文科类专业中开展物理教育,对促进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有机融合,特别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科学生在学习物理学过程中,将会领略到物理知识与物理思想的奥妙,不断吸收其中的精华,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与理性逻辑思维能力。

除此之外,文科物理在构建文科大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探索科学先进的新型教育模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开设文科物理也是物理学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开设文科物理课程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三、文科物理的教学现状

随着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全方位人才的需求增多,各类文理交叉专业大量涌现,国内部分高校开始探索怎样完成理工科与文科教育的交叉渗透,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大学首开先河,为文科类专业学生开设了大学物理课程即文科物理,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由此也带动了全国各个高校为文科类专业开展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其中,浙江大学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已经创办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四、文科物理的教学举措

目前看来,文科物理教学状况不容乐观。文科生对物理的认识比较迷茫,或不理解、或怀疑、或否定,这需要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思。根据一项调查显示,43.3%的文科生认为文科物理课程的改革重点在教学内容,36.7%认为改革重点在授课方式,13.3%认为在授课教师。因此,结合教学实践,笔者拟从上述三个方面对文科物理教学展开探讨。

1.合理的教学内容

物理学内容包罗万象,知识点浩如烟海,同时文科物理课时有限,比如淮南师范学院在教育系开设的文科物理只有54学时。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甄选,并有所取舍。

文科物理课有别于理工科物理课而具有其自身特色,故在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的选取与设计上,应当充分考虑到文科物理作为大学素质教育通识课程的特点。文科物理教学内容总体而言涵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物理学基本概念,并结合物理史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家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扩大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面,掌握物理学的思想和思维方法。二是与物理有关的社会问题,如臭氧枯竭、全球变暖、技术风险、能源、核动力、核武器、伪科学等,努力地使文科学生感到物理是鲜活的,是具有哲学意义和社会影响的。三是日常生活中高科技和现代化的物理学,通过介绍能源、材料、医学、航天、激光等领域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融课本中的物理内容和现实中的前沿应用为一体。

开设物理实验课也是对文科物理教学的有益补充。物理学归根结底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每定义一个概念、发现一个定律,都是建立在坚实的实验基础之上的。比起抽象的理论学习,物理实验更加直观具体。通过物理理论与实验结合的教学体系,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及规律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方式以及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物理实验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促进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起着积极的辅助作用。

另外,笔者认为在文科物理教学中应该适时穿插具有重大新闻价值、引起社会反响的事件,讲授其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以神州系列飞船为例,我们可以讲述第一宇宙速度、角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宇宙射线等,还可以谈论飞船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光伏效应。这样,根据合理构建文科学生知识结构、提高文科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为他们量身定做、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丰富的教学手段

由于文科学生数学根基不深,物理知识也比较生疏,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哪怕是简单的微积分运算、公式推导,都会产生一种害怕学不好的畏难心理,从而对物理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多种教学手段的娴熟运用则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文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较强,通过直观性教学手段,如实物演示、幻灯片、科教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定律等形象化、具体化,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另外,还可以尝试专题和讲座的授课方式,深入浅出地讲授纳米技术、磁悬浮等高新科技。

再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阐述自己感兴趣的物理话题,笔者曾组织过此类活动,话题涉及广泛,一些学生讲述了冰箱、微波炉、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更有学生选择时光旅行作为话题,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寓教于乐,学生很容易接受。

3.文理贯通的教师队伍

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对提升文科物理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语言生动、板书合理、多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灵活运用是从事教学工作教师的基本素质。除此之外,文科物理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对授课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担任文科物理教学任务的一般是从事理工科物理教学的教师,他们专业知识雄厚而扎实,面向理工科学生授课游刃有余。但文理科学生思维方式不同、数理基础也有显著差异,这就要求教师正视文科物理与理工物理的差异,不断充实人文知识,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并做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会贯通;另外,文科物理有可能涉及到学科前沿以及当前热门的科学话题,这就要求教师随时关注科技进展,了解当前科技动态,并在课堂中能够将复杂的物理问题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地传授给学生。简而言之,鉴于文科物理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要求教师知识渊博、文理兼备,并能够与学生充分交流,根据反馈意见,不断调整优化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个问题:教师能力与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精通。笔者认为,可以将物理课程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由不同的教师担任,这样就组成了一支分工明确、协调合作的教学团队。一方面,每个教师都可以讲授自己擅长的内容,更加得心应手,而且备课时间更加充裕,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深刻的挖掘与优化;另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新鲜感,同时也可以领略到不同教师的授课风采与思维方式。

在我国,大学开设文科物理课程是创新之举。文科物理教学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学习充实,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以满足新世纪对高素质复合型现代化人才的需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书感言
片片飞花
妈妈,我想对你说
爱书的女孩
“伙伴”
我的座右铭
感恩
我爱故乡的桃树
电与我们的生活
细品母亲
秋颜
我读书,我快乐
新学期新风尚
我是一个小书迷
书——我生活中的伙伴
关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质量的几个技术要素
浅析现代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建设
浅析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探析
浅析以社会实践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浅论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中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浅谈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试论大学生逆反心理成因及其解决对策
浅谈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断想
浅谈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与创造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研究
成人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
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双重价值目标的有机统一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第二课堂的教学方法
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成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初探
《看电视》教学设计
《看电视》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
《看电视》教学设计
《看电视》教学设计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看电视》教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活动设计
《看电视》教学设计
《看电视》教学设计
《看电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