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试析校企融通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探索与实践
"
论文摘要:从系统分析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状况入手,提出了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与思路,制定了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创新了以“校企融通、双师合一”为特色的提升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的制度,科学规划教师的职业生涯,通过实践取得了突出成绩。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融通;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高水平的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200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实施了包括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评审等系列配套政策措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直至今日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数量、素质与结构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偏低;专业教师团队中来自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比例不高;“双师型”教师培养乏力。
近年来,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系弘扬“艰苦奋斗、勇于攀登、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建立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理念,创新了以“校企融通、双师合一”为特色的提升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的制度,科学规划教师的职业生涯,提升了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优化了双师结构,促进了各专业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和思路
二、校企融通,双师合一
1.制度创新,提升职业能力
将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提升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青年教师职业能力较弱的状况,提出专业教师职业能力要求,确定教师职业能力标准,构建促进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体系,创新促进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各项制度。
(2)教师教学与生产轮岗制简称双轮岗制,指教师在教学岗位与企业生产岗位间进行轮岗。鼓励教师既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大显身手,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提高执教能力,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深入开展社会服务,并作为专业职务评聘、业绩考核的主要内容。近2年共派出6位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及相关企业承担生产项目,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拓展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和实践技能,发展职业能力。目前机械与电子工程系青年教师均通过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并获本专业高级技工资格,张建荣等6位教师已获技师资格。
(3)教学与生产竞赛常规制亦称双竞赛制,是将教师的各项教学与实践竞赛固化下来,形成一种制度,为教师搭建展示自身职业能力的舞台。教师教学竞赛包括授课竞赛、示范教学、板书竞赛、教案评比、多媒体课件竞赛等;技能竞赛包括各级生产性赛事等。通过竞赛和评比促进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能力。管嫦娥等3位青年教师在江西省职工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分别获得车工与加工中心操作工技师资格。
(4)青年教师职业能力达标制即双达标制,规定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职业能力达标活动,没有行业企业经历的必须到企业一线顶岗锻炼1年以上。在3年内必须实现教育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双打标,不达标的教师不能担任教学任务。青年教师职业能力达标制的推行极大地激发了青年教师钻研教学、提高职业能力的热情。青年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讨与经验交流,并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级竞赛,以赛促教,提高创新能力与实践技能。
(5)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制是通过督导听课考评、系部考核、学生评教及企业评价四个方面对教师的职业能力进行评价(“3+1”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督导采取随机听课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考评;系部每学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考核;企业技术专家对指导学生实习的教师进行评价。“3+1”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
2.引进、聘用行业企业专家与能工巧匠,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近年来,引进了来自企业的技术水平高、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谢颖等2位高级工程师分别担任机械制造、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带头人;2006年以来新进教师均具有2年以上企业专业技术经验,谢仁华、张建荣、温小明等具有多年企业专业技术工作经验,作为专业教学骨干指导学生,以赛促学,业绩突出。
来自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比例达50%,形成充满活力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已达46%。学校与企业合作制订了相关制度,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与经费保障。大力推行师傅“教师化”工程建设,提升兼职教师教学能力。
三、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效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和谐的生活交响曲
- 今天我将毕业
- 天堂乐园
- 热闹的早市
- 我的理想
- 我的心里话
- 等待
- 家乡的桥
- 我想这样长大
- 由那张毕业照想到的……
- 家乡的变化
- 回忆
- 感恩的心
- 感恩
- 我最爱的小吃
- 关于文化模式理论对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启示
- 浅议计算机类\电子类高校毕业生市场需求前景与对策分析
- 浅谈显性教学在英语写作课中的应用
- 浅谈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 谈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实现途径
- 试析思想品德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
- 试论奈达等效论与官职“青衣”翻译分析
- 试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写作课中的应用
- 关于重视开展青少年的心理教育探析
- 浅析施工企业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培养工作
- 关于高职汽车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
- 试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口语中的应用
- 浅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学实践性课程构建
- 浅论高校师资招聘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基础》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思考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写作背景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重点难点突破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句段品味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导读
- “太空站找反物质实验”演讲(实录)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本课导学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生字注音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法引导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写作特点
- 丁肇中:响彻诺贝尔颁奖大厅的中华之声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词语综合运用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法建议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结构分析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学习要点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