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思考

试析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5

试析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思考

"

论文摘要:受传统就业工作理念的影响,当前高校就业网络的建设仍处于以信息发布及其扩展功能为主要应用的阶段,缺少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信息交互,缺少对相关数据的及时准确掌握。现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新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观点,并就网络体系的构建理念、优势和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论文关键词:高校;就业服务;网络体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社会经济体制的快速变革,高校的就业模式也开始由原来的国家指令性分配转变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近年来,受高校扩招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更趋严峻,如何化解就业难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受传统工作理念的影响,当前大部分高校就业服务网络的功能仍主要集中于信息发布及其扩展功能。信息化的成果没有充分应用于就业服务工作,就业服务网络与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的交互不足、数据整合方式相对落后,数据实时性和准确性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始终存在。在此形势下,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使系统化的服务网络成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载体。

一、高校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构建

高校就业工作中,在用人单位、高校、毕业生三方之间,高校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就业信息工作中同样如此,高校也应进一步发掘信息化优势,在原有就业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和重构,建设高水平的就业服务网络体系。

1.信息发布

新的高校就业服务网络体系与原网络并非互相冲突,而是既有融合又有提升。目前大多数就业网络的信息发布模块仍大有用武之地。该模块可扩展应用于宣传就业政策、发布招聘信息、开展职业指导、提供单位信息等多个就业服务领域,仍在就业服务网络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2.信息管理

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及就业形式的多样化,高校就业部门对毕业生生源及就业信息和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的管理和统计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及时、准确地掌握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对高校就业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的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应该实现对毕业生的生源情况、求职需求、就业动态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学生能够对个人信息进行维护,就业中心和院系管理员对信息进行审核,应该能够对用人单位的资质、规模、人才需求及来校参加招聘会情况有详细备案,且单位可对自身情况和相关信息进行管理维护。

3.信息交互平台

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要更好地服务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后,学校就业部门应搭建一个良好的交互平台,通过此平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能满足展示自身形象、介绍自身特色和了解对方情况的需求。高校就业服务中心在这一平台中,既是信息交互的桥梁,又是双方信息的审核者和安全的保障者。

4.数据统计

通过良好的信息管理流程和数据库设计,高校就业部门可以对每年的毕业生职业需求、就业情况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来校招聘情况等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以便充分掌握相关情况指导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二、高校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优势

1.整合和优化就业工作流程

对于高校就业工作者而言,传统的毕业生生源信息采集、就业信息统计等日常数据整理工作非常繁琐,且难以保证数据精确程度的要求。职业生涯教育也大多是通过课堂、书本、报刊等传统方式展开的,因此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显得迟缓且不顺畅。

建立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可以由每位毕业生对个人信息进行录入和维护,学校转而负责毕业生信息的管理,及时完善和更新毕业生个人信息,方便用人单位进行查询;可以定期上传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就业技能培训、求职面试技巧等课程,提升和完善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和知识储备,实现对传统就业教育的有力补充;可以实现从毕业生信息及时录入到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节约学校收集、整理和录入时间的同时,也提高了录入准确程度。利用计算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网络管理,数据采集精确及时、数据格式规范统

一、信息查询高效可靠,既提高了就业工作效率,又优化了就业工作流程。

2.提高招聘工作效率

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不同于普通的就业网,它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信息发布服务,而是面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全方位的信息管理。经工作人员审核后,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情况,将个人资料、学习成绩、爱好、社会实践活动的信息制作成电子简历,供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背景及综合素质,以进行初步筛选。用人单位也可以发布通过学校审核的本单位的概况及专业需求,供感兴趣的毕业生查询。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有助于降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沟通成本,提升招聘双方的沟通效果,促进签约意向达成。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真正成为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沟通的桥梁,大大提高了高校就业招聘工作的效率。

3.提高数据采集准确度

传统模式下,网络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毕业生生源信息、就业信息和单位招聘信息的采集主要是通过人工填写表格并手工录入的方式,常常因笔迹辨认不清或录入失误而产生错误。现在基于就业服务网络系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可以通过唯一的ID和密码进行登陆并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最后由院系和学校相关负责老师进行数据审核,提高了数据采集的速度和精度。

4.信息统计功能更趋完善

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后台是一个大型的数据库,其中存储着用人单位信息、毕业生个人信息、毕业生签约情况等各种类型的数据。利用数据库的信息,可以实现丰富的统计功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生成各种报表,一方面可以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对就业工作进行横向分析和纵向比较。横向分析,有助于高校了解最新就业情况,以对本年度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调整。纵向比较,可以根据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需求情况对人才需求趋势作出合理的预测以明确今后工作的重点,也可以针对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针对性。 "

三、高校就业服务网络体系面临的挑战

1.网站维护力量薄弱

相对于当前大多数就业信息网,高校就业服务网络体系扩充了许多功能,由此,对网络体系的维护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站维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维护内容非常多,不仅包括网络环境、服务器、操作系统和网络服务等软硬件维护,还包括内容更新、页面修改、安全管理等网站功能维护。对于大部分高校来说,为了节约成本,就业网络的维护工作一般由负责就业的老师兼任。高校服务网络体系如果构建完毕,对维护工作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需要高校在人员配置上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以使得网络体系的效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2.信息安全责任重大

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数据库中有大量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个人信息,服务器遭到攻击或病毒侵害造成暂停服务、数据库被入侵都将可能造成信息泄露的重大事故,严重的还可能产生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争取学校网络管理部门的支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也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1.普及信息化观念

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体系是基于新形势、新理念对原有就业网络的重构,其参与主体由高校就业中心扩大为包括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三方。在这一进程中,有必要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大力宣传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构建理念、建设成果和给各方带来的利益,使各方积极参与,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

2.建立高效的就业工作运行体系

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不仅是对网络服务的优化,更是对高校就业工作体系的整合和优化。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建立、规范强化了高校就业中心—院系—毕业生的管理体系,就业中心通过学校各院系实现了对毕业生进行具体管理,建立了高校—用人单位沟通体系,就业中心通过与用人单位的交互,辅助用人单位实现信息发布和毕业生招聘。

3.建立和完善身份验证系统

由于网络系统本身的特殊性,许多不真实甚至有害的成分很容易在网上出现,为保障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良好运行,必须建立起完善的身份验证系统。毕业生或用人单位在网络系统中注册和登录时,必须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同时应尽量避免某用户输入其他用户的身份信息。所有的毕业生的姓名、住址、电话等身份信息都应根据身份证从一个特定的数据库中返回,这个特定的数据库只能由管理身份证的行政主管部门来提供。为了保护个人隐私,所有毕业生的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可以不在网页上显示出来。对于用人单位也同样如此,在严格验证身份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用人单位的重要信息不被泄露。

4.健全网络管理制度

网络是把双刃剑,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可能会给公众权益的保护带来新的困扰。目前,我国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还不尽完善,网络招聘过程中的纠纷也时有发生。作为学校的就业部门,应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仔细核查,逐步完善毕业生信息库和企业数据库,履行严格的审查制度,确保高校就业服务网上供需双方信息的真实性,保障和规范就业服务网站的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利用信息化成果,构建毕业生就业网络服务体系是十分必要且非常迫切的。网络服务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就业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利于就业工作体系的规范和完善,有利于供需双方进行更良好的沟通;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化力量薄弱、安全责任重大等挑战。高校建设新型网络服务体系,需要做好强化观念、规范流程、防范问题的工作,努力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切实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使高校就业工作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童稚之心2008
小油漏
“小怪物”卷笔刀
童话的雨滴
春夏秋冬
假如我是风
我的梦幻曲
秋天到了
小学生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母爱
心灵花园
2008欢迎你
轻舞飞扬
可爱的小甲鱼
浅谈自我发展管理能力培养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浅析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
关于边远地区实现远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试论语言输入与自主学习意识培养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维度与培育分析
试论大学软实力视野下的大学排名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知识分子建功立业的途径与规律探索
关于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关于和谐视域下青少年儿童心理精神疾病问题分析
试论和谐社会建设中高校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体育的根本目标
浅谈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的社会学分析
试析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试析教师个人教育哲学与教师专业发展
试论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新教育理念的构建
从程红兵执教的《我的叔叔于勒》看整体风格模式的教学特点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杂谈
《我的叔叔于勒》三次“对话式”教学案例
《我的叔叔于勒》教后记
同情、理解和爱:《我的叔叔于勒》个性诠释
在《我的叔叔于勒》的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个案分析
解读小说主题的多维性,珍视学生独特阅读体验──谈《我的叔叔于勒》教学
为学生搭建探究与对话的平台──《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与反思
画了一枚铜钱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反思
对教学中“批判性思维渗透”的研究──以《我的叔叔于勒》的阅读讨论为例
三问“态度”抓住本质──《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一例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