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大学生人际困扰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试论大学生人际困扰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大学生人际困扰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

论文摘要:本研究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EPQ人格问卷以及自我效能感量表探讨了大学生人际困扰的成因及对策。结果发现:19.05%的大学生存在严重的人际困扰;人际困扰程度与内外向成显著负相关,与神经质成显著正相关,与精神质相关不显著,与自我效能感成显著负相关。结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人格特质中的内外向、神经质在人际困扰的形成中具有一定作用。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困扰;人格特征;自我效能感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与人之间从未像今天这样处于多方位、多渠道、有形与无形、主动与被动的信息包围之中,到处是接收不完的信息,到处是摩肩接踵的人流,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于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与碰撞、竞争与协作,各种关系越来越复杂,良好的人际关系亦显得越来越重要。美国的卡耐基工业大学分析过1万名在事业上卓有成就者的档案,结论是知识和专门技术在这些人的成功因素中只占15%,而85%的成功因素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见与人和睦相处在成功之路上的重要性。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心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能否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的好坏对今后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关于人际交往的研究多集中在交往动机、交往需要等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人际交往与幸福感的关系等方面,对人际交往的提高方面也有诸多研究,但多为泛泛而谈,少有实证研究的支撑。作为外在行为表现,人际交往势必会受到个体的人格特征、自我效能感等因素的影响。探讨人际关系与人格特征、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人际困扰的成因和制订相应的矫正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人际困扰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研究方法

(2)调查工具。人际关系研究工具为郑日昌主编的《大学生心理诊断》中收录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该量表主要测量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程度,共 28道题。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为符合的题计1分,不符合的题计0分。总分越高,则说明行为困扰程度越深;得分越低,则说明行为困扰程度越轻。

自我效能感的测量采用Schwarzer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称GSES)。共10题,l~4级评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高。王才康等对中文版的GSES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GSES信度和效度良好。

人格特质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问卷》,北京大学钱铭怡等修订,共计48个项目,包括四个分量表,即精神质量表(P)、外内向量表(E)、情绪稳定性量表(N)和效度量表(L)。P、E、N三个量表分别测量人格的精神性、内外倾性和情绪稳定性,L量表用于测试被试是否说谎。

(3)数据收集与处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当场收回问卷。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

2.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 3.大学生人际困扰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首先,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内外向呈现出负相关(r=-0.41,p<0.01),即越外向的学生,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困扰程度越低。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一般那些开朗外向的学生更易与他人交流,对待他人一般也都很热情,这样有利于让其他人接受自己并形成较好的人际关系。

其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神经质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r=0.43,p<0.01)。所谓神经质,是指情绪的稳定性。神经质得分较高的人,往往会呈现出情绪易波动,常出现焦虑、不安、抑郁或狂躁的现象。而此维度得分较低的人,一般都是情绪比较平稳,对待事物的态度是平和的,一般都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在调查中发现神经质得分较高的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他们脾气比较暴躁,很难与他人平和相处与沟通。而情绪平和的人往往会表现出平易近人,在交往中使他人感觉到舒服,这样会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进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本次调查中,人际关系困扰与精神质的相关较低(r=0.01,p>0.05)。但我们仍然要注意培养大学生平和的性格,要做到与人为善。

4.大学生人际困扰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人际困扰和自我效能感相关显著(r=-0.25,p<0.05)。经过分析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人自我效能感较高,那么他就会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更为积极,在与人交往中也会更加热情与主动。自信心高的人对自己的交往能力比较相信,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可以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因此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优势。而自信心不高的人,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在与人交往时会产生退缩和逃避。而正是由于这样,他们与群体的交流更少,这样会产生恶性循环,使他们更加自卑,进而越来越不喜欢与人交流,使人际关系困扰程度越高。

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

1.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本研究表明,人格因素是影响大学生能否成功地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许多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来源于其不良的人格特征,如情绪无常、放纵自己、行为怪异、冷淡、自私、太过敏感等。因此,我们应该培养良好的人格,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会豁达与开朗,要与人为善。在与人接触时要学会积极主动,寻找共同话题。只有拥有良好的人格特征才会在人际交往时展现自己的优势,并且让他人感到愉悦,进而可以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另外,应该在课余时间多参加一些班级或学校活动,努力在活动中学会开朗乐观地对待他人。并且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心情的稳定。这样才能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2.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效能感

本研究还发现,大学生的人际困扰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相关显著。自我效能感即通常所说的自信程度,一个人自卑、缺乏自信以及自傲往往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有紧密的关系。毫无疑问,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把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妥当。但在与他人比较时,应注意标准,客观地比较,既不能以己之长去比他人之短,更不能以己之短去比他人之长。另外也不能以偏概全,自己某些方面不如人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自己某方面突出就认为自己什么都行。如果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不符合实际,夸大了自己的缺点短处,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则只会使自己在别人面前丧失信心,增强自卑感。相反,夸大了自己的优点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短处,也会使自己觉得高人一等,产生目中无人的感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大学生在交往中,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懂得欣赏自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学生在交往中同样也要善于看到自己的短处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差距,学会解剖自己。只有学会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才能既增强自己的信心,克服自卑感,又避免狂妄自大,抑制自己的高傲感。

三、结论

(1)19.05 %的大学生存在严重的人际困扰。

(2)大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与内外向成显著负相关,与神经质成显著正相关,与精神质相关不显著。

(3)大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与自我效能感之间成显著负相关。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代课老师的一封信
人性
赞歌献给亲爱的老师
口香糖
丰碑
春之歌
假如我会克隆,我要……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老师,我想对您说
神奇的车
给航天英雄的一封信
给妈妈的一封信
生命——瞬间及永恒
山林
建设新疆棉花监管库物流信息平台的探索
Intel 10nm时间敲定拒绝14nm悲剧再演
辽宁省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
只做键盘党好用的快速启动器
高职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Flash交互动画》实训教学实践
Win7更换窗口颜色
工业燃煤锅炉现场数据采集系统软件的研究与设计
卡牌化趋势《怪物猎人大狩猎》
称心高效快捷方式有玄机
用安全扩展拦截无用的脚本
汕头网络资源中心网络资源管理内部运行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训平台构建与研究
一种以体感技术实现人机交互的PC游戏控制系统
指定Windows 10的更新频率
怀仁义之心尽智笃信
给孩子一缕金色的阳光
给垃圾找家
找回儿童体育课的欢快——小学体育课师生互动的思考
教孩子择砖块,砌房子
阅读教学应读占鳌头
在游戏语言环境中识字教学尝试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浅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新课改理念
走出教学误区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让语文阅读教学绽放光彩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让我们成为孩子成长的助跑器
对低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几点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