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高校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建设的探讨

试论高校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建设的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高校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建设的探讨

"

论文摘要:高校的效能建设能够保证学校政令畅通、制度执行到位、工作效率提高、师生的期望和需求得到满足,学校发展目标能够有效实现。文章从探索高校建立效能风险监控机制的角度,分析了建立效能风险监控机制的意义,提出了实施效能风险监控的工作内容和步骤,以及如何保障效能风险监控机制的有效运行。

论文关键词:高校;效能建设;风险监控

效能建设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容之一。较高的效能能够保证学校政令畅通、制度执行到位、工作效率提高、师生的期望和需求得到满足,学校发展目标能够有效实现。因此,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效能建设,也开展了一些有效的活动。但是如何建立有效的机制保证效能建设持久进行下去,尚缺乏有效的途径。本文试图从建立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入手,探索高校效能建设的途径。

一、建立效能风险监控机制的意义

效能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学校运用各种科学的管理手段、制度和载体,调动全体教师,尤其是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他们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保证学校各项决策得到贯彻落实。但现在高校的效能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

1.高校的效能问题

(1)服务意识弱。在不少人看来,行政部门是领导部门,系(部)是被领导单位,因此行政部门有意无意地产生了“官本位”、“官至上”的思想,将自己当成了领导,在工作中习惯于对系(部)发号施令,习惯于通过开会、发文件来布置工作,深入到系(部)调研、沟通,帮助、指导系(部)如何完成工作任务的少,对系(部)的呼声漠然置之,甚至排斥、刁难。

(2)服务质量低。由于将自己放在领导的位置上,看重本部门所拥有的权力,行政部门唯我独尊,与兄弟部门的沟通少、配合少,锦上添花、得名得利的事情抢着做,困难的事、得罪人的事能推则推,推不掉的就敷衍了事,边缘工作无人做,造成工作推诿、扯皮,出现“中梗阻”等现象,影响了工作效率。

(3)服务水平差。行政部门的管理者应该具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监督能力和认知能力”,但现在不少行政部门的负责人缺乏与其他部门、师生的有效沟通,不能积极主动地回应师生对效能问题的需求。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同样需要精湛的业务技能,但不少人认为行政人员是“万金油”,随便放在哪个岗位都能用,对业务缺少精益求精的态度,业务能力跟不上岗位发展的需要,服务水平不能满足学校发展和师生的需求。

2.效能问题产生的后果

(1)决策不能贯彻落实。由于行政部门的工作效能低下,信息传递慢,学校领导层不能尽快地掌握信息、处理信息,学校执行层也不能及时掌握领导层的决策意图。加上信息传递过程会产生失落、失真的可能性,这样就不能保证学校领导层的决策能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

(2)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世纪之交的明显变化是:效率优位正在被质量优位所取代。质量和顾客满意将成为发达国家21世纪管理的主题。”学校在不断发展,师生的需求和期望值在不断提高,如果行政部门的服务质量改进达不到学校发展的要求,不能适应师生发展的需求,甚至没有改变,都会导致师生对服务质量的不满意,对学校的不满意。

(3)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行政部门没有将服务一线、服务师生的理念贯穿到工作中去,而是一味追求政治利益最大化,工作浮夸,搞“数字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损害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会使那些踏踏实实做工作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学校的效能不能得到提高。

3.建立效能风险监控机制的意义

所谓“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就是行政部门在对本部门工作(岗位)职责信息采集的基础上,分析其产生风险的根源性因素、产生的后果,并提出防控的措施,学校监察部门牵头,对各部门的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进行评价,并监督检查其防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从而达到“事先控制、过程控制为主,事后控制、结果控制为辅”的目的,以实现最大的效能安全保障。

(1)进行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建设的理论探索。我国的效能监察发展历史不长,其理论体系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之中。高校的效能建设起步更迟,目前的研究都侧重于效能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的关系,对于如何探索一条有效的途径进行效能建设,研究者关注较少。因此,进行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建设的研究,可以充实高校效能建设的理论研究体系,是对行政效能保障体系在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2)实现效能建设目标。以前的效能建设,关注的是事后控制和结果控制。由于效能“是以结果有效性作为评价其效率的基础性指标,”因此,“这种事后的结果评价往往无法纠正公共管理过程中的缺陷和不当。”[4]实施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强调了事先控制和过程控制,做到关口前移,有利于实现效能建设目标。

二、效能风险监控的实施内容

在效能建设中,行政部门要将效能目标分解成具体的效能指标,并实现这些可以取证和计量的质量、数量等的效能指标。若这些指标不能实现,那么就存在效能风险。所以在设计效能风险监控机制的框架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实施效能风险监控应关注的问题

(1)效益性。采取效能风险监控措施后,在行政部门正常运转、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否降低行政成本。

(2)效率性。采取效能风险监控措施后,行政部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是否缩短了完成任务的时间。

(3)效果性。采取效能风险监控措施后,部门的效能指标是否实现,学校的发展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师生的满意度是否得到提高,各部门是否形成了自己的工作品牌。

2.建立效能风险监控的制度体系

(1)完善规范性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的原则,规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运行机制,明确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行政依据、过程时间、质量要求等,实现从工作机制、制度和程序上限制行政部门自由裁量空间的目的。

(2)细化操作性制度。在行政部门行使项目审批、基建工程建设、采购、招生、维修、组织人事工作、资金管理和执纪等权力时,要制订详细的工作流程,做到每一个环节透明、公开,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制订问责性制度。对于行政部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变通政令,或管理不善、职责不明、延误工作,或各自为政、工作不协调、互相推诿、不负责任等造成效能低下的,进行责任追究。

3.建立效能风险监控机制的评价体系

(1)评价效能风险点的精确性。每个部门(岗位)在行政过程中,均存在着效能风险。各个部门(岗位)在查找风险点时要详细具体,不能空话、大话、套话连篇。风险点的判断要做到全面,避免表述内容与事实不符。

(2)评价效能风险防控措施的有效性。行政部门(岗位)要对工作目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质量,制定明确的准则、程序,针对不同效能风险的表现、可能发生的原因、存在的形式设计防控措施,建章立制,保证其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简单便捷,以达到从源头上防控的目的。 "

三、效能风险监控的实施步骤

效能风险监控是由学校监察部门牵头,对行政部门制定的岗位职责、权力运行的准则、程序和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效能监察,实施效能评价。只有行政部门的效能风险及早发现,及时判断其来源、范围、程度及其可能产生的危害,并提前采取防范措施,使风险消失在萌芽状态,才能真正提高效能。

1.明确各部门(岗位)的工作职责

行政部门(岗位)的职责要细化,要将权力及其运行机制公布于众,使其由隐性变成显性,由隐蔽变成透明,让一切权力在公众的监督下运行。

2.查找效能风险点

行政部门要从具体的业务事项入手,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查找在履行职责中可能产生的失职渎职、滥用职权、不作为、乱作为等效能风险。

3.提出效能风险防控的措施

行政部门防控措施的设计要响应各部门(岗位)存在的效能风险,做到每个风险点有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形成防控交通风险的网络。

4.组织评价

(2)评估防控措施等级。监察部门综合考虑防控措施对风险点的响应性、可行性和实效性等因素,由评估小组对其进行等级评估,确定一级、二级、三级等级。一级为措施逐一对应风险点,且措施严密有效,系数为2.1~3;二级为措施基本对应风险点,且措施需完善,系数为1.1~2;三级为措施不能对应风险点,且措施需要调整,系数为0.1~1。

(3)确定评价系数。(效能风险等级系数+效能风险防控措施系数)/2=该部门(岗位)的效能评价系数。

(4)组织效能考核。效能考核为动态考核和静态考核相结合,以填表、问卷、走访、明查暗访、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群众测评等方式进行。两种考核方式各占一定的比值。

(动态考核分数×x%+静态考核分数×x%)×效能评价系数=该部门(岗位)的效能分数。(x为部门的动态和静态考核中的打分)

四、效能风险监控机制有效运行的保障机制

效能风险监控机制要得到有效运行,必须要有舆论的支持、制度的支撑、责任的落实、结果的运用等相互关联的要素,提高效能风险监控机制的权威,为建立稳定长效的效能风险监控提供良好的软硬环境。

1.营造良好的氛围

(1)提升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建设的层次。效能建设纳入到廉政文化建设的体系中,让师生在廉政文化的背景中评价效能建设的价值,鼓励师生参与到效能建设中去,支持效能风险监控机制的建设,以强化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效能行为。

(2)提高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做好宣传工作,使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建设得到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理解、支持、配合,消除他们“效能风险与我无关”的麻痹思想、“效能风险太大,工作无法做”的畏难情绪、“效能风险是吓唬人”的侥幸心理,促使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建设能够顺利实施,并得到保持。

(3)取得师生认可。建立效能风险监控机制要真正实现“事先控制、过程控制为主,事后控制、结果控制为辅”的目标,提高行政效率,使学校发展需求、师生期望和需求得到满足。只有给师生真正带来实惠,这项工作才能得到他们的肯定和支持,工作才会持续进行下去。

2.建立长效机制

(1)建立组织管理机构。学校效能建设领导小组为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监察室,由监察室具体负责效能风险监控机制的实施。

建立效能风险监控评价小组。聘请学校主要领导、系(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系(部)教代会代表为评价小组成员,负责实施各部门(岗位)效能风险及防控措施的等级评估、效能评价。

(2)制订效能风险监控的配套制度。出台《效能风险监控实施意见》,并针对部门(岗位)的实际情况,制订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相关制度,使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建设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支撑。

(3)落实效能风险监控责任制。建立金字塔式的效能风险监控责任体系,按照“谁分管谁负责”、“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最低级别的效能风险防控由岗位工作人员对部门负责人负责,中等级别的效能风险防控由部门负责人对分管领导负责,高等级别的效能风险防控由分管领导对学校主要领导负责。

3.加强队伍建设

(1)重视思想教育。对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铭记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敬业爱岗的精神、为民服务的思想,使效能风险防控成为自己自觉的行动。

(2)强化能力培养。重视现岗位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的提高,通过各种途径鼓励他们参加各种能力、业务培训,成为本岗位的行家里手,提高效能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防控能力。

五、结语

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建设是促进效能建设的重要手段,制度体系建设作为其主要内容,已经得到了各高校的普遍重视,出台了许多相关制度,但评价体系的构建还处于探索阶段,而且评价体系的实施是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建设的关键,也是创新所在。因此我们在探索过程中,要汲取国内外内部监控等经验,逐步完善效能风险监控机制,推进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请你谈谈对此的想法并如何行动。
Good Manners(好行为)
Bamboo(竹子)
Cactuses(仙人掌)
The Childrens Park(儿童公园)
My English Teacher(我的英语老师)
Computer(计算机)
Tiger(老虎)
Dogs(狗)
Snakes(蛇)
The EConomic Zone(海南经济特区)
My House(我的家)
Our school(我们的学校)
Our English Teacher(我们的英语老师)
Studying Abroad(出国热)
浅谈森林抚育的几点建议
浅议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困境和对策
黄连木的造林技术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动力激发机制
试论化学工艺及设备安全性的评价体系
大豆对四种主要微量元素的吸收特点与施用技术
选矿厂磨矿电气控制系统分析及解决方法
一次装夹六件柱帽、柱窝夹具的设制与应用
论沥青路面裂缝的防范及治理
多中心治理理论对我国农业科技传播体系转型的启示
关于小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
新背景下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研究
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造价控制
房屋外墙渗漏处理的质量控制
农业的变化真大字词教学
33活化石精品教案一教学实录
35语文园地八精品教案三课文
农业的变化真大精品教案二教学实录
活化石字词教学精品2
活化石精品教案三教学实录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精品1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农业的变化真大字词教学精品2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B)课文
34农业的变化真大精品教案一教学实录
35语文园地八精品教案一课文
活化石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A)课文
活化石精品教案二教学实录